嗅覺失靈非小事,或是疾病發訊號
admin
2022-02-15 19:14:05
0

原標題:嗅覺失靈非小事,或是疾病發訊號

<!---->

鼻子除了具有呼吸通氣、發聲共鳴的功能,同時還具有嗅覺功能。

嗅覺對於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

人的嗅覺可辨別成千上萬種氣味,但也會受到如溫度、年齡、環境等很多因素的影響:溫度低嗅覺靈敏度較高,所以人在冬季比夏季嗅覺要靈敏些; 年輕人的嗅覺比老年人的嗅覺靈敏; 如果長時間接觸某一種氣味,就會形成嗅覺的適應性,正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但嗅覺也會有失靈的時候。

嗅覺失靈雖並不會危及生命,除了不能感受到各種香味,且因很大部分的味覺也受嗅覺影響,所以他們面對美味佳餚時也常會感到"食不知味"。

但是,最關鍵的是嗅覺失靈還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訊號。

嗅覺减退

是帕金森病早期的典型表現

嗅覺减退是帕金森病的早期典型表現,而且嗅覺减退症狀一般出現在運動症狀發作前的3~5年

在臨床上,有超過90%的帕金森病患者都存在嗅覺减退的症狀。也正是這一原因,國際運動障礙協會發佈的最新《帕金森病臨床診斷標准》將嗅覺减退列為確診帕金森病的支持標準之一。

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中老年人有嗅覺减退的現象,尤其是伴有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或肌强直等,應該儘早到當地醫院的帕金森專病門診就醫,爭取在疾病早期就明確診斷。

嗅覺失靈

也可能是這些病的發病訊號

嗅覺失靈除了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狀之外,也可能是其他一些疾病的發病訊號,譬如鼻部疾病、中樞神經疾病、病毒感染等。

鼻部疾病與嗅覺障礙的關係非常密切,常見於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等相關疾病。 究其原因,是鼻腔黏膜水腫、鼻息肉導致氣道堵塞,造成傳導性嗅覺障礙; 同時,長期慢性的炎症也會對嗅覺神經上皮造成損傷,影響患者嗅覺。

患有中樞神經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顱內腫瘤等的患者,神經功能的衰弱可能會造成嗅覺神經萎縮,進而嗅覺减退。

相比而言,病毒感染類的嗅覺失靈更容易治療一些。

它們多以短暫性嗅覺障礙為常見症狀,如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時,造成鼻腔黏膜腫脹、流涕、充血等,阻塞鼻腔氣道,嗅覺减退。 通常隨著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的好轉,患者的嗅覺也會慢慢恢復正常。

嗅覺失靈表面上看並不會給人造成特別大的困擾,但絕不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兒,一定要引起重視,防患於未然。

END

有用就擴散

參考資料

[1]匡玉婷. 警惕嗅覺失靈[J]. 家庭醫藥,2015,(3):17.

[2]周軍. 別讓你的嗅覺失靈[J]. 家庭醫藥,2017,(11):58.

[3]嗅覺失靈非小事或是疾病發訊號[J]. 家庭醫學(上),2019,(第8期).

圖:稿定素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