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食物,只會對消化道造成傷害。 p>
殊不知,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單單是損傷了消化道,同時還可能會對肝臟造成損傷,演變成肝病,甚至惡化成肝癌! p>
要知道,肝臟就是人體最大、最為重要的消化腺,它負責的消化吸收功能主要有兩大部分:
分泌膽汁中和胃酸、促進脂肪和維他命吸收; span>對合成營養物質、對其他部分營養物質進行轉化和儲存。 span>
所以,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食物攝入就會新增肝臟的負擔。 p>
特別是以下五類食物,可對肝臟造成傷害,現在遠離或許還來得及:
1. 富含亞硝酸鹽的食物
主要包括泡菜、臘酸菜、變質的剩飯菜,以及鹹肉、鹹魚等。 這些食品含硝酸鹽較多,大量食用後,腸道細菌可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可在胃內合成亞硝胺,變成一種强烈的化學致癌物,可引發肝癌。 p>
囙此,在食用蔬菜時首先應注意保鮮,防止腐爛,如已經腐爛變質不可再食用。 剛醃制的蔬菜(如酸菜等)不宜大量食用,也不宜過早食用。 因為細菌在一周內把菜中的硝酸鹽還原成有害的亞硝酸鹽勢頭正旺,一周後由於醋酸及乳酸的分解破壞,亞硝酸鹽的含量才逐步下降,所以醃酸菜最好放半個月以上再食用。 p>
2. 燒烤
很多食物經過煙熏烘烤之後,的確很香,那股焦香味吸引著很多人。 p>
但大量的研究表明,肉直接在高溫下進行燒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再與肉裏蛋白質結合,就會產生一種叫苯並芘的致癌物質。 烟中就含有這種致癌物質,會加重肝臟的負擔。 p>
3. 含黃麴黴素的食物
黃麴黴素,是由黃麴黴、寄生麯黴等黴菌產生的劇毒物質,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僅僅1mg的黃麴黴素就可導致癌變。 p>
而這種劇毒物質,就廣泛存在於發黴變質的穀物、堅果中。 p>
肝臟是解毒代謝器官,黃麴黴素又會進入肝臟,對肝細胞造成傷害,甚至是誘導細胞DNA變異,損傷肝臟,新增未來患肝癌的幾率。 p>
4. 高脂肪食物
過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腦、腸等),易使人肥胖和血脂增高,這些都是脂肪肝發生的重要原因。 p>
5. 酒精
酒精雖然是進入了消化道,但是酒精卻不會在消化道內分解,而是會隨著血液迴圈進入肝臟,肝臟通過酶類分泌,將酒精分解變成二氧化碳和水。 p>
但是,在酒精分解的過程中,卻會對肝臟細胞造成損害,抑制肝臟代謝脂肪的能力,發展為酒精性脂肪肝。 p>
長此以往,肝臟細胞DNA就會逐漸損傷,發展為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 同時,酒精還屬於一類致癌物,長期大量酗酒,會新增未來患肝癌的幾率。 span>
想要肝臟健康,大家首先要做的就是遠離各種不健康的食物,保持清淡、規律、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 span>
END
有用就擴散
參考資料
[1]包剛隆. 警惕,十種"毒"物最傷肝! [J]. 肝博士,2014,(第6期). p>
[2]張禹. 遠離5類傷肝食物[J]. 家庭醫藥雜誌,2006,(第3期). p>
圖:稿定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