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個頭不大,長得像草魚,為何被稱為"淡水魚之王",釣友:力氣大
文/農夫也瘋狂
對於釣魚人來說,有兩件事情讓他們很興奮,第一個就是釣到"大貨",越是大貨就越會有成就感。
第二個是釣到一些"稀罕貨"。因為別人沒釣到的稀罕貨,自己釣到了,這也是一種成就。當然如果能釣到一些稀罕的大貨,那就是喜上加喜的事情了,足足能吹噓一輩子。
只是現在的環境是大貨越來越少了,而稀罕的大貨更是少之又少。幸好現在長江全面禁漁十年了,這對於江河魚類生態環境的恢復是很有好處的。
有一種魚個頭不大,長得很像是草魚,卻被稱為"淡水魚之王",如今也非常罕見。有不少人很疑惑,個頭不出眾的它,為何被稱為"淡水之王"呢?釣魚人:它的力氣大。
黃娟魚的科普
釣魚人對於黃娟魚肯定是很熟悉的,這種魚長得很像草魚,魚鱗非常的粗大、漂亮,囙此在民間還有著"水中精靈"的美譽。
這種魚在我國民間的叫法很多,比如黃娟魚、青棍魚、磚魚,軍魚、坑堅、光眼魚、粗鱗魚等等。它和草魚真的是太像了,好些人都把他誤認成草魚。但是大家知道,草魚主要是吃草,所以得名草魚。而黃娟魚則不一樣,是一種很愛吃肉的魚類,主要是以水生昆蟲、各種小魚小蝦為食。
另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這種魚的魚背上的肉裡面藏有倒刺哦,這個也是草魚不具備的特性,囙此得名"光倒刺鲃"。
黃娟魚的個頭要比草魚小很多,在水庫裡面五六十斤重的草魚也是常見的。但是黃娟魚一般也就是兩三斤重,超10斤的就非常的罕見了。囙此相比於其他的肉食性魚類而言,黃娟魚的個頭並不出眾,那為何卻被稱為"淡水之王"呢?釣友反駁:它力氣大。
黃娟魚為何被稱為"淡水之王"?
提到淡水之王,很多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鱤魚,因為它就是水中的大麦克,在一個魚塘裡面,只要一兩條鱤魚,就可以把全部的魚類吃光。畢竟這種魚的個頭大,性兇猛,在淡水區域可以說是所向無敵。
不過黃娟魚也不是吃素的,這種魚被稱為淡水之王,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它長得漂亮,個頭小卻力氣大。黃娟魚雖然不大,但是力氣還是很大的。如果是和鱤魚同體型來對比,黃娟魚要完勝鱤魚。
有部分的釣友就體驗過,一條十斤以上的黃娟魚,力大無窮,沒有足够的力氣和經驗,是難以把它拖上岸的。
第二個原因是黃娟魚的肉質很鮮美。在眾多的淡水魚中,黃娟魚堪稱是上品。它的肉質肥厚
有
鮮美,並且還沒有腥味。在南方地區曾流行用黃娟魚做生魚片吃,肉質細嫩,是難得的魚中珍品。
黃娟魚的現狀
這種魚對生活的水質要求非常高,只在水流清澈的山泉水中才有。可是現在很多地方的水質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再加上有些人過度的捕撈,不合理的捕撈,導致黃娟魚的數量越來越少了,只在一些深山的地方才偶爾見到。
不過幸好現在禁漁了,這對於黃娟魚數量的恢復有幫助。相信十年以後,很多地方又會再次看到這種"淡水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