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紅菜頭:畝產達10噸,30年前大面積種,很多人吃到怕,如今成暢銷菜
admin
2021-07-26 17:36:05
0

原標題:紅菜頭:畝產達10噸,30年前大面積種,很多人吃到怕,如今成暢銷菜

導讀:

畝產達10噸,30年前大面積種,很多人吃到怕,如今6元1斤成暢銷菜

現在這個時候,正是播種和移栽各種蔬菜的"黃金季",所以可吃的蔬菜種類不多,尤其是青菜更是少之又少,也就是到了大家常說的"青黃不接"的時節了。

不過去到菜市場,就會看到有一種葉子較肥厚,但是摸起來卻很柔軟的青菜,它可是現在很暢銷的一種青菜,6元1斤很多人喜歡吃。在有些地方可能會賣到八九元,而在農村可能就更便宜,兩三元一斤也可能買得到。

現在的年輕人對這種青菜,可能不太瞭解。但是在三十年前,它卻是農村大量種植的一種蔬菜,很多人當時吃到吐,這個可不是誇張,因為它的畝產量可達到10噸以上哦,這就是之前以難吃而聞名的紅菜頭。

紅菜頭的科普

相信不少上了年紀的農村老人,見到紅菜頭,就會想起過去的艱苦歲月了。紅菜頭在我國南北方都有種植,因為它適宜在冷凉的環境生長,但是也有較强的抗熱效能。囙此在我國各地的名字也就不同,比如牛皮菜、猪婆菜、猪菠菜、葉甜菜、根達菜、厚皮菜、冬菜等等。而它的學名則很少人知道,就是莙薘菜。

在筆者的老家這邊,一直都是叫它紅菜頭。聽老輩人說,這種菜是除甘蔗以外,能用來做糖的第二大原料,所以就叫它紅菜頭。其實準確的來說,莙薘菜是葉用紅菜頭,它是紅菜頭的親戚而已。

紅菜頭在我國的種植歷史非常悠久,並且還是大面積種植,從南方的四川、雲南,到河北、天津和北京等地區都有種植。這是一種兩年生的植物,它的葉片以卵形或者是長卵形為主,並且很肥厚,葉面還是皺縮的,上面有光澤,葉色以淺綠、深綠色為主,也有些品種是紫紅色的。

紅菜頭的價值參攷

在30年前,農村地區可以說是大面積種植紅菜頭,在冬季的時候,能看到菜地裏、莊稼地裏都會見到成片的紅菜頭。在當時可吃的蔬菜不多,就連食物也是比較短缺的,而紅菜頭就成為了常吃的一種青菜了。

中午吃,晚上吃,甚至有些早上也要吃它。不光是吃新鮮的,還會把它做成鹹菜,或者是曬乾了存起來慢慢吃。所以在當時有很多人見到這種菜就害怕,有些人吃它到吐,這個也一點不誇張。既能直接炒著吃,也可以煮湯、煮粥、甚至和一些雜糧混合一起吃,吃法非常的多樣,總之就是換著花樣吃。

不過,雖然在當時大面積種植紅菜頭,它也只是在民間食用,在宴席上是看不到紅菜頭的,因為它的食用口感不佳,是一種上不了檯面的青菜。

但是紅菜頭的食用價值還是比較高的,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其中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中作為蔬菜食用的莖葉就有清熱解毒、行淤止血的作用;而它的根和種子還能入藥,有解風熱毒,止血生肌之效。

而在當時,大面積種植紅菜頭,不光是為了填飽肚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用途,就是用來喂猪。這種蔬菜的再生能力很强,管理也較粗放,只要水肥足够,生長速度非常快。它的莖葉是可以掰下來,然後接著再生長的,並且是越掰越長。所以產量非常高,差不多每隔十天左右就能掰一次,而畝產量可以達到10噸以上。在當時就會大量種植紅菜頭,用它當成飼料來喂猪。

結束語

只是從90年代以後,在我國種植紅菜頭的面積就逐漸减少了,如今在農村再也見不到大面積種植的紅菜頭了,並且很少有人種植它了。只有極少數人才會在菜地裏少量種植幾株,因為稍微種多了就吃不完。

而很多人不願意種植紅菜頭,一來是這種菜確實口感並不佳,很多人不喜歡吃。二來是以前吃太多了,吃怕了,現在不想再吃了,也不願意想起過去的艱苦歲月了。

但是在都市裏,紅菜頭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它成為了一種暢銷菜,不僅在菜市場很常見,而且很多的飯店、飯店和農家樂,都把它當成時令蔬菜銷售,並且非常受歡迎。前幾天筆者也去量販店看到了紅菜頭,價格要6元一斤,比白菜、黃瓜和蘿蔔都要貴,可是購買者不少。

在筆者看來,紅菜頭的嫩莖葉還是不錯的,口感清爽,質地柔滑,並且富有很多的營養成分,尤其是膳食纖維很豐富,能促進腸胃的蠕動,用它煮小米粥,或者是清炒著吃,偶爾買一點吃還是挺下飯的。

各位朋友們,你們喜歡吃這種青菜嗎?在你們當地它又叫什麼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