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中國已不再是一種普通的飲料,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茶儼然成了中國人的生活必需品。正如俗話所說:"開門七件事,油鹽醬醋茶"。不管是朋友見面聚會還是接待客人和同事,都離不了茶,一杯清茶堪比千言萬語,清新淡雅的茶香以及整潔舒適的環境,讓誰都會覺得心情舒暢。中國人的茶相當於西方人的咖啡,發源於神農,聞於周公,興於唐代,被西方人稱之為"神奇的東方樹葉",我國是世界種茶、飲茶和茶文化的發源地。
如今,我國的茶葉品種多達上千種,可以說無論當你走到哪個茶葉店,總是會因為絢麗繽紛、五花八門、琳琅滿目的各種茶葉看得眼花繚亂,同時還會被它們神秘而奇特的名稱所深深吸引。但是面對如此眾多的各類茶葉,如果不進行一個系統的歸類,就會顯得雜亂無章,同時為消費者的購買和挑選帶來更大的困難。
囙此,如今的茶葉按照顏色和加工管道被分成了大家熟知的傳統"7大茶系",它們分別為:紅茶、綠茶、黃茶、烏龍茶、白茶、黑茶和花茶。但是即使對於我們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仍然有很多對7大茶系傻傻分不清,至少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所以,接下來我就同大家來詳細聊一聊7大茶系各有什麼特點,以供大家飲茶和選茶時參攷。
NO1:紅茶
祁門紅茶
所謂紅茶,就是一種全發酵、重發酵茶,是各大茶類中茶多酚氧化程度最高的茶葉。因為成茶、沖泡後的湯色以及葉底的顏色以紅色為主要基調,故囙此而得名,最初的紅茶又被稱之為"烏茶",注意不是"烏龍茶"。紅茶雖然在國內的銷量不及綠茶,但它是我國出口量最大的茶系,佔據茶葉出口總量的50%左右,是全世界飲用國家和人數最多的茶類。囙此紅茶總的銷量仍然要多於綠茶,它是享譽世界的浪漫茶類。
紅茶採用萎凋、揉撚、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具有香氣濃郁高長,滋味香甜醇和,飲用管道多樣的特點。目前我國紅茶的主要生產地分佈在福建、湖南、安徽、廣西、海南、臺灣等地,其最具代表的有祁門紅茶、政和工夫、閩紅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滇紅工夫、九曲紅梅、寧紅工夫、宜紅工夫,等等。很多人容易把大紅袍誤認為是紅茶,這是不對的。
NO2:綠茶
西湖龍井
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大、歷史最早的茶,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屬於不發酵茶。正是由於綠茶沒有經過發酵,所以綠茶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茶葉,最大限度保留了茶葉中的各類營養成分,比如鮮葉中的茶多酚、咖啡鹼、葉綠素和維他命等均損失較少。同時它的顏色也基本上保留了鮮茶的原始成色,不管是成茶的色澤、沖泡後的湯色還是葉底顏色均以"綠色"為主要基調,故取名為"綠茶"。
綠茶由於沒有發酵,從而形成了"清湯綠葉,滋味清香、收斂性强"的特點,在我國只要是有產茶的地區,幾乎都有綠茶生產,尤其以浙江、四川、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居多。綠茶最具代表性的茶葉有:太平猴魁、西湖龍井、六安瓜片、洞庭碧螺春、廬山雲霧、信陽毛尖、黃山毛峰,安吉白茶等等。其中人們容易混淆的就是把"安吉白茶"誤認為是"白茶",而實際上它是屬於綠茶,主要是因為安吉白茶只是鮮葉自帶白色,而加工工藝屬於不發酵的綠茶工藝。
NO3:烏龍茶
武夷大紅袍
烏龍茶屬於一種很有特點的茶系,屬於半發酵茶,常言說:"綠葉鑲紅邊的烏龍茶",這句話就很好道地出了烏龍茶與眾不同的地方。因為烏龍茶是半發酵,所以它在口感和滋味上融合了紅茶和綠茶的清新與甘鮮,飲後滿口芳香、生津甘醇、回味無窮。如今的烏龍茶可是熱度很高,受到海內外人士的喜愛和追捧,還被人們冠以"美容茶"和"健美茶"的美譽,可見地位非同一般。
目前我國的烏龍茶產地主要分佈在福建、廣東和臺灣等地,其出名的代表茶類有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大紅袍、凍頂烏龍、鳳凰單樅、黃金桂、安溪鐵觀音等。對於烏龍茶來說,其中的"鐵觀音"是人們最容易混淆的,很多人認為鐵觀音屬於綠茶,主要是因為鐵觀音的成茶色澤砂綠油潤而被誤認為是綠茶。
NO4:白茶
白茶屬於我國的特產和茶葉中的珍品,在其它地區很少見。可以這麼說,在7大茶系中,最容易讓人有點迷糊的就是綠茶和白茶,其爭議之處在於兩點:一是綠茶和白茶究竟誰才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茶類?二是綠茶和白茶的加工工藝極為相似,為何要分為不同的茶系?下麵來詳細說一說。
對於綠茶和白茶誰才是我國最早的茶類,其實至今仍無定論,分成兩派,一派認為綠茶最早,另一派認為白茶最早,其主要依據都是根據我國最早出現茶葉的神農時期的原始制茶工藝來判斷的。綠茶屬於不發酵茶,經過殺青、揉撚、乾燥等簡單工序,而現代工藝下的白茶是經自然萎凋、不炒不揉、乾燥而成的輕微發酵茶。囙此,單從現在的工藝上來說,我認為綠茶屬於我國最早的茶類應該比較妥當。
但是還有一類白茶,如天目湖白茶、安吉白茶等,它們雖然名為白茶,但實際上不是白茶而屬於綠茶。因為這些茶的加工工藝完全屬於炒青類的綠茶工藝,命名為白茶只是因為它們所用的鮮茶葉的顏色均為白色,是來自於由基因變異而導致的白化茶樹品種。
白茶由於特殊的加工工藝,鑄就了它美麗的外形和獨特的口感,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來,素有"茶中美女"之稱,具有口感鮮醇、湯色黃亮的特點,同時還有清凉解暑的功效。現時白茶主要產於我國的福建,其主要品種有白牡丹、貢眉、白毫銀針、壽眉、福鼎白茶等。
NO5:黃茶
所謂黃茶,就是在制茶過程中,因為殺青、揉撚後乾燥不足或不及時從而導致成茶色澤變黃,囙此發現的一種茶葉品種,命名為"黃茶",屬於輕微發酵茶。不要小看了黃茶,它可是集綠茶、紅茶、白茶和黑茶特點於一身的茶葉,既有綠茶的清香、紅茶的甘醇、白茶的鮮醇,又有黑茶的厚重。偶然天成的淡雅和黃葉黃湯的品質,可謂是一黃到底,都要歸功於制茶過程中悶堆渥黃的結果。
目前我國的黃茶主要分佈在四川、浙江、安徽和湖南等地,主要代表茶有君山銀針、廣東大葉青、蒙頂黃芽、北港毛尖、霍山黃芽等。
NO6:黑茶
普洱
所謂黑茶,因其茶色呈黑褐色而得名,屬於後發酵茶,也是深度發酵茶。由於加工製造過程中堆積發酵時間較長,所以葉片多呈現暗褐色,同時也形成了黑茶陳香醇厚的口感特點,具體表現為:茶葉粗老、湯色橙黃、色澤細黑、香味醇厚,濃烈的松烟香味。而且具有存放的時間越久,其味道越發醇厚的特點。
普洱
目前我國黑茶主要分佈在湖南、雲南、四川等地,其主要代表茶有普洱茶、黑磚茶、老青茶、湖南黑茶、六堡散茶和四川邊茶等。
NO7:花茶
花茶又名"香片"、"熏花茶"和"香花茶",屬於一種再加工茶。所謂再加工茶,就是在已經是成品茶的基礎上再進行一次加工而成為一種新品種茶。而花茶的主要基礎茶類是採用綠茶、紅茶或者烏龍茶作為茶坯,再加工時添加的原料就是一些能够吐出香氣的鮮花。對於花茶,值得注意的就是,並非是在基礎茶胚中直接添加鮮花就成了花茶,而是採用特殊的窨制工藝讓鮮花吐香茶胚吸香製作而成。
茉莉花茶
花茶也是屬於我國特有的茶葉品種,既有花香又有茶香,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受到很多人尤其是偏好重口味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