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炒菜時,油為何總是四處飛濺?大廚:只需加1物,不炸鍋不濺油
admin
2021-07-28 08:51:37
0

原標題:炒菜時,油為何總是四處飛濺?大廚:只需加1物,不炸鍋不濺油

說起炒菜,以前可以說是飯店飯館或者家庭主婦們的專業活。現在可不一樣了,由於社會的進步,生活水準的提高,對於誰進廚房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分工,誰有時間、誰有興趣、誰做得好吃,誰都可以做。所以,現在這個時代,要說真正沒有上過廚房的人還是比較少了。

說到這裡,所有上過廚房的人我相信在炒菜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件麻煩事:就是每次鍋內的油加熱後,就要放入已經清洗好和準備好的食材。但是往往在這時鍋內的熱油就會炸得砰砰響,同時還四處飛濺,搞得整個鍋灶及周圍到處都是油。特別是高溫熱油濺到衣服上、皮膚上或者是眼睛,那後果就更加嚴重了。再說,這時候人都不敢靠近,後續的操作步驟很多時候被迫終止,出現這種情況,難道還能做出色鮮味美的菜出來?

所以,以上這種情況看起來是個小事,事實上並不小,小則影響心情,炒出來的菜不好吃,大則留下傷疤,弄髒衣服,炒幾個菜還搞得人心惶惶,心驚膽戰的。那問題來了,為什麼會發生以上濺油現象呢?出現這種現象有沒有辦法解决呢?接下來我就針對以上兩個疑問,同大家一起詳細聊一聊。

炒菜時,鍋內熱油為何會炸鍋飛濺?

炒菜時,鍋內的熱油為何會炸鍋飛濺?首先為大家簡單科普一下,看了之後,應該就會明白了。食用油不同於水,食用油的沸點一般在250度以上,有些食用油的溫度會更高,達到300度以上,而水的沸點只有100度。這就是為什麼水煮食物只能煮熟煮爛而不能煮焦,而油能把食物炸幹、炸脆,炸焦的緣故。

而我們在炒菜時,鍋內的油一般都是加熱到7~8成熱時,其它的菜才開始下鍋。這時候的油溫至少也是200度以上,但是我們清洗的菜表面仍然殘留有不少水分,水突然遇到高於自己沸點2倍的高溫,瞬間沸騰汽化,從而急劇膨脹發生爆裂,自然將鍋內的熱油一起帶出鍋內,造成四處飛濺的現象,而且是夾雜著熱油,溫度很高,你說能不危險嗎?

所以,只要明白了上述道理,其實也就是一個簡單的物理知識,大家就會明白鍋內的油為什麼會炸鍋飛濺的原因。知道了原因解决問題就自然有辦法了,下麵為大家分享兩種簡單實用的辦法,供大家參攷。

最大限度瀝幹食材表面水分

為了防止鍋內的油濺出來,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我們平時在清洗各種食材的時候,盡最大可能要瀝幹食材表面的水分,工具可以利用有洞的籃子裝菜,這樣更有利於水分的瀝幹。只要表面沒有水分,直接下鍋,是不會發生爆裂濺油的。因為不管是蔬菜還是肉類,裡面的水分是不會有影響的,它是緩慢而均勻的受熱,並非瞬間高溫。

所以,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不要讓食材表面殘留生水。

提前加入食鹽可以防止熱油飛濺

鍋內油溫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在下入食材之前可以放入適量的食鹽,正當食鹽開始融化的時候,就立刻下入準備好的食材,這樣同樣可以防止熱油炸鍋飛濺。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食鹽放入熱油中,食鹽是固體,受熱會快速溶解成液體,這個過程就會吸收周圍熱油的熱量,從而導致熱油溫度降低,溫度低了,自然水分的汽化程度就沒有那麼强烈,甚至是不會瞬間汽化,也就不會發生爆裂現象。

以上道理,大家明白了嗎?不過注意的是,既然前面已經加了食鹽,那麼就要注意,在接下來的炒菜過程中是不是還需要加鹽,到底加多少鹽,這就需要自己掌控了。

結尾總結

本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講了炒菜時為什麼會濺油?出現濺油現象時,我們該用什麼辦法去解决?炒菜濺油並非是一件小事,因為除了影響我們炒菜的質量和炒菜時的心情之外,還會弄髒環境和衣服,更可怕的是可能傷到我們的皮膚和眼睛。所以,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應該想辦法解决才是明智之舉!

我是家常美味,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如果大家覺得有不正確的地方,歡迎留言指導,我每天在這裡為大家分享美食知識和技巧,您的收藏評論轉發,關注點贊,將是我繼續奉獻優質美食內容的強大動力,下期再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