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水果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是僅次於蔬菜和肉類的消費品。以前在市場上能見到的水果除了容易儲運的蘋果、梨等水果之外,基本都是本地產的水果了。而由於電商購物的普及,物流快遞的提速,天南地北的各地水果,多數都能買到。但線下的水果商店中,真正實現了水果品類多樣化,還是得益於冷鏈運輸的發展和普及,市面上可供消費者選擇的水果品類越來越多,果農們也更積極的加大優質水果的種植。這也使得近幾年很多聲名遠播的水果,很容易在市場上買到,黃桃就是其中之一。
大概在5年前,除了產地及產地附近,市面上見到的多數都是黃桃罐頭,黃桃鮮果是十分罕見的。因為黃桃在當時的運輸科技下,非常很不耐運輸,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磕傷,要麼就是運到目的地已經過分成熟出現腐爛了。所以儘管黃桃品質好,營養價值高,但都是賣往加工廠製成黃桃罐頭,銷路單一,果農們基本沒有議價權,並不敢大量種植。正是因為種得少,運輸科技不强,黃桃一直處於被埋沒狀態。
隨著冷鏈運輸的發展,黃桃能運到全國各地,終於憑藉其優良的品質,迅速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即使一斤賣到7、8元,消費者也很捨得購買。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情况,期間農民也紛紛擴大了種植面積,不僅滿足了市場的需求,同時也拉低了黃桃的賣價。到了去年,剛上市的錦繡黃桃價格已經跌到5塊錢左右(線下零售價),線上銷售的黃桃更是5斤19.9元包郵,再到上市高峰期,一度出現了滯銷的情况,很多果農在去年愁銷路,最後不得以將黃桃傾倒掉或是任由它爛在田裡。
其實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市場消化不了那麼多的黃桃,銷往加工廠的通路也出了問題。眾所周知,近年來環保一直是各地狠抓的主題,很多地方的加工廠不符合要求,都關停了。黃桃的加工廠也受到了不小影響,就意味著黃桃銷往加工廠的數量減少,更加劇了黃桃的供過於求現象,最終導致黃桃滯銷。
然而今年,黃桃的形勢並沒有好轉,如今剛成熟就出現爛市的情况,溫州產的錦繡黃桃產地收購價一斤6毛錢,其他地方也都在1元左右(炎陵黃桃除外)。和大多數水果一樣,受疫情影響,今年收購商長度跋涉去外地收購水果的意願較低,如今黃桃上市,外地來的收購商並不多,價格也很不理想,而加工廠的收購量更是急劇减少。
去年很多加工廠關停,即使如今符合要求,重新營業,但不少果農仍表示:加工廠收購量不如往年。一直以來黃桃加工成的罐頭,不僅是局限於內銷,出口也占到不小的比例,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出口受阻,加工廠也不敢像往年那樣收購黃桃。囙此果農也不敢將希望都寄託在加工廠,眼下只盼收購商會來收購,或者通過電商通路銷售出去。
?
不過電商銷售也將面對各地黃桃大量上市的競爭,加上如今"壞果包賠"的保證,更受消費者認可,黃桃又是比較不耐儲運的,損耗都要算到果農的收購價上。果農更傾向於收購商來收購,如今擔心的就是收購商不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