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每到二十四節氣其中的一個,爺爺就會開始背《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在一旁也不知是何意,後來長大些我就明白了,之所以念叨這些,一來感歎時間飛逝,二來也是提醒自己地裏該種什麼農作物了。
以前春分,農村習俗非常多,如果去看古人的詩詞,你也會發現寫春分的不在少數,比如唐代徐鉉就有寫道:
"春分雨脚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
宋代歐陽修在《踏莎行·雨霽風光》也描寫到:"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牆,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從這些詩詞當中,我們不難看出春分的景色。千花百卉爭明媚是有多熱鬧,或許只有自己去看看才能感受到,春分前後萬物生長,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色,我們在享受美好時光的時候,也別忘吃些時令佳蔬,降春燥。
接下來推薦大家吃5種時令佳蔬,它們水嫩多汁降春燥,營養高好吸收。
第一,蕎頭
蕎頭也叫藠頭,在民間它被稱為"素食第一品",據漢書《龔遂傳》記有:"遂為渤海太守,勸民務農桑,令口種百本薤。"這裡說到的薤指的就是蕎頭,它的食用價值高,還被很多人稱之"菜中靈芝"。
春分前後,正好是吃蕎頭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它拿來炒著吃,也可以醃著吃。在傳統醫學中記載:蕎頭有"增進食欲,解除油膩,健脾開胃,溫中通陰,舒筋益氣等食療作用。這裡推薦大家和雞蛋一起炒,做一道蕎頭炒雞蛋。
第二,蘆筍
蘆筍的季節性很强,春天正當時令,這個時候的蘆筍價格相當實惠,4塊錢就可以買上一斤,關鍵是它營養價值還很高,尤其是微量元素硒,和蘑菇基本相同,甚至比海蝦、海魚還要高。再加上它有鮮美芳香,膳食纖維柔軟可口,能大大刺激人的食欲。
蘆筍的吃法比較多,建議大家焯水以後炒肉絲,或者是把它進行凉拌,吃它的原汁原味都很好。
第三,芝麻菜
在我們當地,每到春分前後,大家就有食用芝麻菜的習慣。這種菜一般只在春天可以吃到,主要是採摘其嫩苗食用,吃的時候,把它洗乾淨,放入到水中燙一下,撈出來浸泡,然後把它的水分擠幹,就可以放入料汁凉拌了,當然也可以把它拿來煮湯,或者是和蒜蓉炒,鮮甜爽口,還有一股清香味。
第四,枸杞芽
枸杞芽在我們這裡叫紅菜頭頭,吃的話,主要是吃它的嫩梢、嫩葉,《食療本草》中記載:枸杞頭耐老、除風、補益筋骨和去虛勞的食療作用。在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中還有相關的記載:"枸杞頭,生高丘,實為藥餌出甘州,二載淮南實不收,采春采夏還采秋,饑人飽食為珍齏。救饑,村人呼為紅菜頭頭"。
關於枸杞頭的吃法,《紅樓夢》中倒是有一道經典菜,"油鹽炒枸杞芽"。在我們家,紅菜頭頭都是直接用來煮湯。
第五,柳芽
這種野菜很多人不知道還能吃,其實在很早的時候,這道菜就有流行,它有清熱透疹、敗火解毒的食療效果。關於其吃法,放入沸水中焯透,然後用冷水浸泡,凉透以後把柳芽撈出,就可以放上我們經常把拌菜的料吃了,看起來青綠鮮嫩,讓人特別有食欲。
柳芽除了直接凉拌以外,也可以和豆腐一起拌,或者是把它做成餡,和肉一起,包進面餅裡面,蒸熟就可以吃了。
春分前後,這5種時令佳蔬可忘了吃,水嫩多汁還能降春燥,不僅營養高還很容易吸收,喜歡吃時令菜的朋友,不要錯過這美味了,不然又要等一年。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删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