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气温下降,由于怕冷,57岁的唐先生养成了每天早上起床就洗个热水澡的习惯,可是这一天早上,危险发生了,洗澡的时候,唐先生突然感到头晕乏力,眼冒金星,然后他一下子瘫倒在浴池里,这样的情况持续了短暂的几秒钟,等到唐先生恢复意识的时候,急忙向家人求救,十五分钟后,唐先生被送进医院急救。
起初,医生怀疑唐先生是不是中风了,但是头部检查却排除了,医生说,导致唐先生突然意识障碍的原因,其实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早上起床洗个热水澡,就脑缺血发作了,这也太夸张了吧!
医生提醒,这一点都不夸张,唐先生早在十年前就罹患了高血压,他虽然没有中风,却罹患了脑动脉粥样硬化,这些都是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高危因素,早上起床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很容易引起血压的飙升,所以早上,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间段。
唐先生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早上的时候,不吃降压药,然后空腹去洗澡,这样做很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因为洗澡本身就会消耗身体的能量,洗澡时热水可使人体的血管扩张,从而使血压下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空腹状态下,由于没有充足的能量供给,导致无法维持脑部正常的功能代谢,可能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人洗四澡,命比纸薄?医生:四个时间点不适合洗澡,请牢记!
第一,不要在早上起床空腹洗澡
如果你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粥样硬化,那么早上空腹洗澡,是非常容易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即便你没有上述两种疾病,早上空腹洗澡,危害也很大,不仅容易引起低血糖的出现,而且还容易增加感冒的风险,因为空腹洗澡,人是很虚弱的,再加上早上的气温比较冷,很容易受凉感冒。
对胃同样没有好处,早上空腹的时候,胃酸的分泌本来就比较旺盛,洗热水澡会刺激胃肠的蠕动,导致胃酸的分泌进一步增加,没有食物与胃酸的中和,大量的胃酸很容易腐蚀胃粘膜。
第二,不要在饱餐后马上去洗澡
饱餐后,身体的血液都涌向胃肠道,我们的大脑会处于一个相对缺血缺氧的状态,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不是马上去剧烈运动,也不是马上去洗澡,就拿洗澡来说,饱餐后马上去洗澡,本来这个时候大脑就处在一个却缺血缺氧的状态,在热水的刺激下,皮肤的血管进一步扩张,最后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加重大脑的缺血缺氧,于是发生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第三,不要在运动后马上去洗澡
剧烈运动后,身上出了很多汗,这个时候回到家中,很多人迫不及待要去冲个澡,殊不知这样做危险同样很大。
运动的时候身体里的血液更多的是涌向了组织和肌肉中,大脑同样会处于一个相对缺血缺氧的状态,运动后马上去洗澡,皮肤血管扩张,会进一步加重大脑的缺血缺氧。
运动的时候,身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洗澡会进一步加重热量的消耗,这样做,容易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第四,不要在喝酒后马上去洗澡
很多人喝完酒以后,习惯去洗一个澡,觉得洗澡能解酒,事实上,这并不正确。
酒精的代谢主要经过肝脏,并不是通过皮肤,洗一个澡,不可能让酒精都通过皮肤挥发掉。
喝完酒以后,身体的血管是扩张的,这个时候去洗澡,会导致血管的进一步扩张,两者叠加,就容易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