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老了再“养”肝脏就晚了!医生:保护肝脏健康,从4个习惯做起
创始人
2024-12-26 20:29:32
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肝脏,这个沉默又勤快的器官,每天都在忙活。它过滤毒素、代谢酒精、分解脂肪、处理药物,是人体名副其实的“超级加工厂”。

不过,别看它看似无坚不摧,实际上却非常脆弱。肝脏近乎不存在痛觉神经,即便已“疲惫不堪”,也不会让你即刻察觉。等到真正出问题时,可能已经晚了。

很多人觉得,肝脏健康是年纪大了才需要操心的事。年轻的时候,喝酒吃肉、熬夜加班,怎么造都行,反正“身体扛得住”。

但事实上,肝脏的承受能力并非无限,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下,终有一日会不堪重负。这种积累式的伤害不分年龄,等年纪大了再想着养护肝脏,可能它已经损伤得难以逆转了。

要保护肝脏,最重要的就是未雨绸缪。从年轻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保肝护肝的“必修课”。以下四个简单的习惯,就能给肝脏减轻不少压力。

吃得太多、太油腻,肝脏的工作量就会直线上升。

肝脏是处理脂肪的主要器官,食物中的脂肪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储存或转化成能量。

如果顿顿大鱼大肉,超出肝脏的处理能力,脂肪就会囤积在肝细胞里,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初始或许并无症状,然长此以往,将诱发慢性炎症,进而发展成肝炎或者肝硬化

除了油腻,高糖饮食对肝脏的伤害也不容忽视。摄入过多糖分,肝脏会优先把这些糖转化成脂肪储存,导致脂肪堆积。

研究表明,长期饮用含糖饮料者,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概率较常人高出40%有余。蛋糕、奶茶、甜点等高糖食品,看似甜蜜,实际对肝脏来说是“隐形杀手”。

酒精更是肝脏的“头号敌人”。每次喝酒,肝脏都得加班加点地分解酒精,生成一种叫乙醛的有害物质。乙醛会直接攻击肝细胞,导致细胞受损。

如果长期酗酒,轻则引发酒精性脂肪肝,重则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因酒精相关肝病死亡的人数占到全球肝病死亡总数的30%以上。

水是肝脏的好朋友,帮助它完成代谢和排毒的任务。肝脏每天需要通过胆汁分解脂肪、处理毒素,这些过程都离不开水的参与。

喝水不足,肝脏的代谢效率会降低,胆汁分泌减少,毒素堆积的风险大大增加。

但有些人总是喜欢用饮料代替水,尤其是含糖饮料,结果适得其反。含糖饮料不但不能解渴,反而会让肝脏处理更多糖分,进一步增加脂肪堆积的可能。

研究显示,每天喝两杯含糖饮料的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概率几乎翻倍。

喝水的正确方式是少量多次,别等到渴了才喝。特别是早晨起床后和饭后,喝一杯温水有助于肝脏快速“启动”代谢功能。

如果有人习惯早上用咖啡代替水,那就要注意了。咖啡因的代谢也需要肝脏工作,长期依赖咖啡可能让肝脏负担更重。与其如此,不如养成喝白开水的好习惯,清清爽爽又能帮肝脏减轻压力。

运动是保护肝脏的另一种天然方式,特别是有氧运动。它不仅能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脂肪,还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肝脏的代谢效率。

对于那些已经有脂肪肝的人来说,适量的运动甚至可以让脂肪肝的症状显著改善。

久坐不动则是肝脏的“隐形杀手”。久坐会使能量消耗降低,血液循环减缓,多余的糖与脂肪更易在肝脏堆积,从而增加罹患脂肪肝的风险。

数据表明,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的人,患肝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30%。

不过,运动不能盲目追求强度。高强度的爆发性训练可能导致肝细胞短暂缺氧,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对于保护肝脏来说,适量运动更重要。

像快走、骑车、慢跑,每天坚持30分钟,每周4-5次,既能帮助燃烧脂肪,又能降低炎症水平,让肝脏从内而外变得更健康。

肝脏最忙碌的时间是在夜间,它需要在身体休息时完成解毒和修复功能。如果经常熬夜,肝脏无法按时进行自我修复,久而久之功能就会大打折扣。

长期熬夜还会扰乱身体的激素分泌,比如皮质醇水平升高,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

研究表明,熬夜人群的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风险明显高于作息规律的人。而且,喜欢熬夜还爱吃夜宵的人,肝脏更是“雪上加霜”。夜宵不仅让肝脏在休息时间不得不加班处理,还会导致血脂升高,加速脂肪肝的形成。

优质的睡眠是肝脏健康的基础。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让身体的代谢进入稳定状态,肝脏才能得到充分的修复和休息。睡前少吃油腻食物,避免增加肝脏负担,也是保护肝脏的一个小妙招。

那么问题来了,肝脏有“报警机制”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不会直接用疼痛告诉你它有问题,但它的异常会通过身体的其他信号悄悄提醒你。

例如,食欲不振、疲惫无力是常见症状,这是肝脏代谢功能受损,使身体能量供应匮乏而造成的。皮肤和眼白发黄则可能是胆红素代谢异常,提示肝脏出现病变。更显著的信号有蜘蛛痣或者肝掌,此二者乃肝功能受损之际,体内激素代谢紊乱所引发的典型表征。

有些人还会出现右上腹的隐隐不适,这并不是肝脏直接“喊痛”,而是它膨胀时刺激到周围器官或包膜的结果。

此外,长期消化不良、肚胀、脸色暗沉等看似普通的小问题,也可能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些症状虽然不够显眼,但绝不能掉以轻心。

想准确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体检。

肝功能检测可以通过血液分析判断肝酶水平是否异常,而B超能直接观察肝脏的形态变化,比如是否存在脂肪肝、炎症或者肿块。通过体检能早期发现问题,为肝脏争取最佳的干预时间。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调整饮食、戒酒、改善作息,并遵医嘱治疗,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肝脏,避免病情恶化。肝脏虽沉默,但它的“报警信号”绝对不能忽视。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资料参考

[1]历见伟.养肝细化饮食与生活习惯[J].中医健康养生,2024,10(08):64-6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要错把肠癌当消化不好,身体出...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科普 | 结直肠息肉到底是什么... 科普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提升,肠镜逐渐成为人们常规的体检项目,不少人在肠镜检查时发现了息肉。那么息肉...
西安甲康甲状腺研究院:发现有甲... 人体的内分泌器官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就属甲状腺了。甲状腺对机体的代谢和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果患...
台媒:台北地检署抗告成功,柯文... 【环球网报道】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因涉台北京华城案和政治献金案遭羁押近4个月,12月27日,柯文哲以...
流感后头晕,出现“新毒株”?回...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支原体病毒、合胞病毒等仍居高位,同时流...
包皮整形术:让你重拾自信与健康... 包皮整形术究竟是什么?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包皮整形术,这是泌尿外科和男科学...
你知道吗?女性常忽视的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增厚,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这个问题简直让人大跌眼镜!竟然有这么多的女性朋友都不知道这...
男性晨起后,别做这4件事,比喝... 老刘见多了因为生活习惯不注意而损害健康的案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男性朋友们早晨起床之后有哪四件事情最...
高胆固醇患者不能吃腊肉?医生告...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原创 自... 导读:自带“青霉素”的4种菜,建议大家:天冷要常吃,增强免疫少生病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往往更容易受到...
肺鳞癌局部转移后还能进行手术吗... 肺鳞癌,作为一种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往往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当肺鳞...
原创 它... 标题:它才是真正的“五谷之王”,调节血糖、助睡眠,这种做法最养人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
儿童扁桃体肥大,该不该割?看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扁桃体肥大是父母们常常面临的医学问题。这一现象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构成威胁,更可能影...
原创 夫...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然而,在...
糖尿病早餐就吃它,有营养含糖少... 一天3顿饭,缺一顿都不行,但有一顿饭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吃的,不但要吃,而且...
原创 他... “意志在于磨练,成功在于坚持。”——《佛系少女》 在当今社会,减肥一直是人们口中讨论的话题。尤其是对...
高血压患者夜晚有3大表现,高度...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河南省宫内疾病与生育力保护研讨... 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郭晨欣 12月28日,由河南省医学装备学会主办的河南省宫内疾病与生育力保护研讨...
柿子是胃病“加速器”?提醒:这...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日本流感患者激增,东京等地陷入... 日本媒体当地时间12月27日报道,日本近期流感患者激增,首都东京等36个一级行政区相关指标超过警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