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一种疾病,像帕金森病一样有这么多的专用术语,比如面具脸、路标手、小碎步等等。现在,帕金森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杀手”。
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因脑部神经元变性引起,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除了常见的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患者同时还会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嗅觉减退、认知障碍、感觉异常、尿便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其中,焦虑和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
有数据显示,约70%的帕金森患者伴有焦虑症状,常感到紧张不安、坐立不宁等;约50%存在抑郁症状,常表现为兴趣减低、食欲减退、易疲劳、失眠、自觉无用无能等,严重时会出现自杀倾向。
帕金森病的用药原则
✦早诊断、早治疗:早期药物治疗可能获得疾病修饰治疗,即通过治疗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细水长流、不求全效:基本能够满足生活的需求就行,力求实现尽可能小剂量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的用药原则。
✦科学减药、停药:严格根据医生医嘱,切勿自行调整剂量。
✦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疾病所处的阶段、症状、患者对药物敏感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帕金森患者用药指南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
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通过大脑中控制运动的相关核团发送电脉冲,激发相关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纠正大脑中异常的神经环路。绝大多数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手术效果良好。
帕金森病不同患者之间的症状往往不同,同一患者在不同病情阶段对治疗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帕金森病的治疗没有绝对的固定模式,需要患者经常与医生互动,紧密联系、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