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醫院中檢查出了肺結節也不要驚慌,我們要做的就是聽從醫生的安排和訓示,問明此時的肺結節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並進行肺結節隨訪。有人覺得肺結節隨訪只能做胸部CT,醫生提醒實際上肺結節隨訪還有另一種管道叫做抗炎複查。
可能大多數人第一次聽到醫生的這個建議,並不明白隨訪是什麼意思。隨訪指的是醫護人員和住院或者門診的患者在離開醫院後的溝通和交流行動,隨訪的內容大多是有關於患者的病情變化,或者是患者對醫護、醫院的意見和建議。隨訪一般針對的是非傳染性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腫瘤等等。
這些病並不是住一次院就能够解决的,患者的日常生活與這種疾病緊密關聯起來,患者需要照顧的不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病情可能隨著時間流逝而發生變化,對患者身體資訊的瞭解是醫生能够預判病情發展走向的重要依據,而且通過病人的隨訪還能够給其他相似病程的患者做參攷意見,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治癒率。
不同醫院有不同的隨訪管道,而且隨訪制度也不太一樣,有的醫院隨訪制度較為齊全,一般分成三級隨訪,第1級隨訪是科室隨訪或者是康復跟踪,第2級隨訪是醫德、醫風隨訪,第3級隨訪是督查隨訪。除了這三級隨訪之外,還會有更深入的隨訪工作,不過現時大部分醫院都已經不太推行隨訪制度了,主要是對於醫務工作人員來說工作量太大,會影響他們的休息。
還有另外一些難以解决的問題,諸如醫生在與病患聯系的過程中,無意間暴露了自己的私人號碼,這樣會導致病患不分晝夜詢問醫生,自己病情究竟怎麼樣了,該怎樣去治療,這就造成了醫生頻繁被騷擾,身體和心理都過度勞累。
大部分的肺結節病患隨訪所採用的管道是CT,因為這種管道能够較好地查看肺結節的情况,方便醫生為患者日後的治療提供參攷依據。不過除了這種方法,還有一種比較好的管道,就是看你複查的情况,大多數人也許都不瞭解。
我們複查的意義主要是看引發的肺結節是否有變化的徵兆,如果肺結節擴大或有明顯的特徵性變化,可能就需要提前干預,避免後續發展對病患的身體造成損害;如果沒有明顯變化,那麼患者就要繼續複查。病人可能會有所不滿,覺得每次複查都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是不管怎樣,複查再繁瑣也是對自己身體的負責,只有自己瞭解自己的身體,才能够做好相關的保護措施,這樣就不被疾病所頻繁困擾了。
由於很多肺結核都是炎症性的,所以可以採用抗炎複查的管道來進一步判斷肺結節的病况。要如何確定肺結節是炎性的呢?我們說肺結節的嚴重性一般是因為普通細菌的感染,讓患者以肺結節的管道表現出來,這時候患者會有非常明顯的肺炎症狀,像是咳黃痰,咳嗽發燒,血常規中會有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的情况,但這並不是說只要有炎症的都是肺結節,有時候會出現無症狀的肺結節,這種情況的肺結節一般是其他真菌感染,或者是多發、磨玻璃肺結節,隱球菌感染。
肺結節的發展因素有很多,當看到性質不確定,懷疑是肺部感染的肺結節時,醫生會建議患者先抗炎治療兩周,1~2個月後再來複查胸部CT,看病灶變化情况如何,如果病灶此時有縮小或密度變大的情况,那就可以推斷是抗炎治療有效果,排除掉了惡性疾病。
假若是隱球菌感染,那麼所採用的檢測管道是采血,或者是隱球菌乳膠凝集試驗檢測。一般這種檢測管道會有兩種結果,出現陽性的話,可以明確是隱球菌感染,這就需要抗真菌治療了;出現陰性的話,就不能够完全排除惡性情况,但也要開始進行抗真菌治療。
抗炎治療後,如果沒有明顯的吸收肺結,那這些患者就要當心了,因為這有可能是慢性炎症或早期腫瘤的開端。做抗炎複查能够讓我們更加清楚肺結節產生的原因,讓我們進一步確定後續治療該怎麼辦,以及可能會產生的後果。
有的患者在隨訪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困惑,我們再次做了一些梳理,希望對大家能够有所幫助和參攷。
Ⅰ肺結節究竟是良性還是惡性
在肺結節患者的診斷中,出現惡性肺結節的比例比較低,在《肺結節隨訪中患者困惑的辯證分析》中,學者們針對診治過的肺結節患者進行統計分析後發現,不到4%。但是發現了惡性的肺結節,還是會影響患者好長一段時間的心情,有國外的學者對101名肺結節患者進行了心理分析後,發現有60.4%的病人每月至少擔心一次肺結節,有17.8%的人每天都擔心肺結節,在這些患者中會有59.3%的肺結節患者,因為擔心出現了焦慮症。肺結節出現後,醫生患者雙方要積極的互動和聯系,避免病情惡化,並且採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Ⅱ肺結節需要多久複查
肺結節複查的時間不一致,要根據結節的大小CT值和影像學特徵的評估後决定。結節<;4毫米,不需要隨訪。4毫米≤結節≤6毫米, 12個月後複查CT,如果沒有變化,不必進一步隨訪。6毫米<;結節≤8毫米, 6~12個月複查CT,如果沒有變化,18~24個月後複查。結節>;8毫米,分別在3個月、9個月、24個月後複查CT。
Ⅲ肺結節如何治療
肺結節出現後,患者肯定是希望能夠治癒,使自己身體康復。如何治療應當依據患者檢測出來的結果决定,治療的管道也有很多種,像是藥物治療,手術立體定位,放療,雷射消融,微波射頻等等。針對不同的肺結節,採取的治療管道也不一樣,每一種治療管道都有其優缺點,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去進行個性化的治療,治癒率會有所提高。
結語:肺結節隨訪不一定只能做CT,因為肺結節的產生原因有可能是炎性的,所以做抗炎複查能够進一步確定肺結節的性質和幫助醫生判斷後續的病情發展。生長出了肺結節後,不需要整天擔驚受怕,調整好自己心態,積極生活,配合醫生的檢查和治療,是改變自己生活質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