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
15省27市!
累計確診患者超200人!
本輪南京疫情已經不僅僅是小規模、局部爆發的散發疫情了!
圖片來源:閩南網
據澎湃新聞整理全國各地疫情數據並統計後報導,在7月20日-7月29日9天期間,南京疫情已蔓延至全國15省份27市。據不完全統計,本輪疫情累計相關感染病例已超200人。
另外,根據近日成都、北京等7地報告的本土新增病例來看,張家界已成為南京疫情外溢的中轉站,成為本輪疫情的另一傳播中心。專家和媒體稱:南京疫情經張家界二次放大傳播,南京與張家界或已形成疫情傳播雙中心。
話雖這麼說,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張家界作為新的"疫情傳播中心",卻並未出現大量本土新增病例,至今只報告了一例確診病例(7月29日報告,患者家住永定區官黎坪街道),而疫情爆發地南京,自7月20日疫情突發以來,本地累計確診病例達已184人(7月30日發佈會最新資料)!同為"疫情中心",兩地疫情卻天差地別呢?其中有何玄機?欲知內情如何,且看下文分析:
一、張家界並非疫情爆發中心,稱為疫情中轉站更為貼切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張家界會被大家稱為"疫情中心",原因很簡單,成都、北京、淮安等7地近日報告的本土新增病例或多或少都與張家界有關,大多都有過張家界旅遊史,張家界疫情又與南京疫情有密切聯繫,疫情中轉站/新傳播中心的帽子自然就被扣上了。
但是,別看這麼多本土病例與張家界有關,張家界自己只報告了一例本土新增病例,患者還是旅行社員工,結合成都等七地的相關病例,我們可以找到一個關鍵字——旅遊,如果再深度挖掘一下可以找到一個地方——張家界魅力湘西劇場。
張家界市的相關部門也及時發現了這兩個規律,馬上採取措施,7月28日就發佈通告,將魅力湘西劇場關停一周,迅速對相關人員開展疫情排查工作,包括演員、觀眾、工作人員等;7月29日再發通知,即日起關停全市範圍內旅遊購物場所、電影院、KTV、网咖等人員聚集密閉場所,並迅速、有序開展疫情排查、流調、溯源等相關工作。
張家口本就不是疫情的源頭和大規模爆發地,病毒很有可能是被來自南京祿口機場的遊客給帶進來的,而個別遊客的傳播範圍還是相對有限的,加上張家口市迅速反應,一套疫情防控組合拳打下來,本地的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現時只報告一例確診病例也就合情合理了。不過,為了大家的安全起見,7月29日晚,張家界市疾控中心發佈了"關於暫不要來張家界市旅遊的提示",建議各地遊客在疫情未得到全面控制之前不要前來旅遊。張家界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還宣佈,從7月30日起,張家界市所有景區景點關閉。
這就叫擔當!為張家界市迅速、果斷、高效的防疫措施點贊!
二、南京是疫情爆發中心,病例存量和防控壓力都最大
7月30日,南京疾控中心通報,截至7月29日24時,南京本地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84例,還有一例無症狀感染者。確診總人數仍在持續增長,但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量呈下降趨勢。
圖片來源:閩南網
從確診病例數來看,南京仍然是全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不但總病例數最多,而且每日新增數目也最多。不過,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南京從始至終都是本輪疫情的源頭和爆發中心。
疫情的最初源頭是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由於機場相關監管缺位和防控失職,導致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市甚至全國,南京相關部門在疫情爆發後的緊急應對和防控部署也算不上優秀,導致疫情呈現"點狀-線狀-彌散"擴散蔓延。所以南京本地成為重災區,確診病例存量最多,防控壓力最大也就不足為奇了。
儘管南京疫情現時的形勢略顯嚴峻,但我們還是不能過於慌亂和消極,就如防控專家張文宏醫生發文分析那樣,較大規模的疫情還是局限在南京本地,本輪疫情尚在可控制中。
南京本地通過多輪的篩選、排查、防控之後將會逐漸把病例存量消化掉,只要做好防控工作,不再出現二次大範圍傳播,未來數周之內,疫情將會得到全面、有效地控制。
南京祿口機場在疫情防控上存在漏洞和失誤造成疫情輸入和蔓延已是事實,眼下最要緊的事是"亡羊補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待本輪疫情結束後,對相關失職、犯錯人員的問責追責,對這次疫情的複盤總結、深刻反省等一系列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全國各地汲取本次南京疫情的教訓,避免再次出現"悔不當初,亡羊補牢"的情况。
最後,希望張家界和南京兩大"疫情中心"儘快完成疫情排查工作,全力控制疫情;希望大家近期要密切關注疫情進展,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做好個人防護,大家齊心協力助國家度過眼下這段"困難時期"。相信疫情過後,我們會更加强大!
參考資料:
[1]南京疫情相關病例,已途徑15省27市.光明網.2021-07-30
[2]感染鏈再延長,或已形成南京張家界疫情傳播雙中心.中國青年網.2021-07-29
[3]張家界:暫時不要來旅遊,所有景區景點關閉.光明網.2021-07-30
[4]南京昨日新增13例本土確診病例情况7月30日南京疫情最新消息(中高風險地區名單).閩南網.2021-07-30
[5]南京疫情促使全國經受壓力測試,為未來疫情防控提供更多思考.張文宏醫生.2021-07-2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