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编辑部的一口好吃
创始人
2025-02-06 13:23:00
0

开工第二天,你进入打工状态了没?按照惯例,我们带着回来啦,今天先来分享好吃。

美好的假期总是过得很快,年味渐消,回味变得重要。这个春节,你又吃到了哪些难忘的食物呢?让你难忘的,是味道本身,还是制作食物的人?又或者是由食物牵扯出的千头万绪。

带着只吃不胖的朴素愿望,我们汇集了编辑部的吃货回忆录,组成了YOU成都·2025春节版 「编辑部的一口好吃」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春节味道。

@书书

过手米线

这次春节假期去了滇西自驾,走过了米易、腾冲、芒市、瑞丽、攀枝花、西昌,一路上吃了很多云南美食,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芒市这顿过手米线。

· 芒市大部分馆子是矮桌矮凳,春节期间许多关门不营业。

过手米线源于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吃的时候需先取一团米线置于手心,将拌料放在米线上,再用手将加了拌料的米线送入口中,因此得名。

点了一套牛肉过手米线,没想到端上来这么多配料。中间的特制酸水是灵魂,据说是用萝卜叶加入适量的米,水煮后,放置缸内发酵后形成的。那一碗猪骨煮干萝卜片也必不可少,晾晒透的干萝卜片用猪骨头汤熬煮后,味道非常特别,印象深刻。

烤鸡和饵块也不逊色,鸡肉烤得恰到好处,鸡皮有焦香,但肉又不至于烤得过度。饵块不干不硬,雪白劲道,清香软糯。芒市第一餐,必须好评。

@咩咩

海带肉丝面

春节的一口好吃,送给 犍为的海带肉丝面、从小吃到大,本地人严选。以下陈述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在成都生活了10多年,说起面,甩哈脑壳。问过在重庆读书的姐妹:“重庆的面咋样?”姐妹甩哈脑壳:“你晓得,我们犍为的”。

· 犍为美景

是了,犍为的面确实好吃。先说犍为面的三大名场面:犍为的面馆,大多安家在菜市场旁边;犍为的面馆,几步路就有一家;几十年起算的老面馆,围着菜市排一圈,方便买菜的叔叔阿姨,在拎菜赶回家的路上快速嗦上一口。

也不晓得为啥子犍为人那么爱吃面,面馆地上的卫生纸,扫地都扫不完。 相较于成都面吃浇头,乐山面好闻,犍为的面更麻辣,口味更重,面条没得那种大城市的机械口感,吃完一碗面,一般要用完一包纸,热火朝天。

随便走进一家面馆,80%-90%的犍为人都在吃海带肉丝面。犍为独有的海带肉丝面,成都、乐山根本没得,除了犍为人之外,很多人也没听说过海带肉丝面,干脆哨紧跟其后。

题外话:乐山市区的钵钵鸡、烧烤、豆腐脑已经没得好吃的店了。钵钵鸡、豆腐脑就去犍为吃吧,烧烤不晓得,最传统的豆腐脑,一定要有豌豆尖,罗城镇上还有一家。

犍为的热西米露、狼牙土豆也是一绝,热西米露,外地没得哈,一定要吃。

在此我要吐槽乐山重百商场后面的蛋烘糕,难吃死了,么多人排队,蛋烘糕也可以去犍为吃。千言万语,乐山有的,犍为更好吃,除了翘脚牛肉。

@李可以

好吃兔

每次让出租车司机推荐“一口好吃”,哥老倌们都会有一个固定答案:开车去周边吃嘛。

找了个晚上,一家人便开车去了趟金堂。

早就听说金堂好吃的很多,这一盘,我们是奔着兔子去的—— 好吃兔,一家金堂的老馆子,据说开了也有十来年,每天都要卖百来只兔子

车程约一小时抵达,这家店就位于路边,店招简简单单,在夜色中倒也显眼,内部空间同样朴素,方桌子木板凳, 感觉会是过年过节时许多本地人的聚餐选择

招牌有泡椒兔、鲜锅兔、青椒兔,三个人点了份鲜锅兔套餐,有菜有汤有小吃有米饭,再搭配几只兔头、兔腿,刚刚好。

首先要推荐的是兔腿,端上来香味四溢,虽看着上面铺满酱料, 入口不咸不辣不油,兔子表皮炸得酥脆,整体偏干香。盘子里还没吃完,话就飞出去了:“这桌再来两只兔腿嘛,老板儿。”

兔头较于兔腿就差点意思了,只留下了个“略咸”的印象,不过好在这也谈不上份量,就当餐前小零食了。

小份的鲜锅兔看起来 份量够实在兔肉吃起来嫩滑、新鲜,配菜有味;一碗汤清甜可口,喝得可舒服,几个人一致觉得这家店是配得上开车一小时来吃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他家的 手工馒头,每桌必点,打包回家当早餐的人也很多。是小时候在早餐店吃老式馒头的口感, 微微甜、带点儿嚼劲,特别好吃

环顾店里,几乎都是“ 左手馒头,右手兔子”的搭配。馒头加了三轮后,确实吃不动了,学着隔壁桌打包上两份,便心满意足地返程了。

@Wooden Face

土豆饼

这两年在路边摊也常能看到土豆饼。细长的土豆丝紧紧粘连,被整齐地摆放在方方正正的黑色煎格里。四面油炸金黄后,还会撒一些折耳根、大头菜、酸豇豆,味道其实也可以。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初中吃的那种土豆饼。当时读住校,每周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周五放学和发小一起,到对门的巷子买土豆饼。

土豆饼大的3块,小的2块,一个个圆圆的,里面嵌入薯条粗的土豆条,背后是一层光滑的脆面皮。

卖土豆饼的孃孃会提前炸好一部分放在铝盘子上,下单后她会随机夹上一块到油锅里面复炸。捞起锅后,再在表面刷上一层红色的海椒面和一层黄色的豆面。除了土豆饼,孃孃现在也在卖豌豆饼、炸串。 她也有新想法,像手抓饼那样,用土豆饼裹上火腿肠和鸡柳。

拿到土豆饼,我随口问:“好多钱?”孃孃笑着说:“3块。”我好奇地问:“孃孃,你是不是以前一直在五津中学门口卖土豆饼呀?”她点点头,我忍不住感叹:“天哪,10多年了,你都没涨价啊!”咬了一口,我感叹,怎么还是这个味道,好好吃。孃孃说,明天大年初一,我在老君山摆摊,你又来嘛。我说,好的。

第二天,在老君山看到她的摊子,我又买了一个,这次,加了一个鸡柳,一共7块。转身时眼睛尿尿,这种感觉就像我下个周五放学又会来买,但是,我不晓得好久又才碰到她,再吃上一口热乎的土豆饼。

@贝贝居

腊排骨汤

过年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吃似乎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几乎从年三十回家的第一顿开始,顿顿大鱼大肉,又油又爆,对于“貔貅”体质如我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年一度的大考验。

初四左右,我就感觉自己像一台系统完全坍塌的造粪机,无奈还有朋友约吃饭,本来已经吃不动了,结果他们说要摆八卦(鬼知道这个环节对于一年只见一面的人来说有多重要)。

吃饭地点约在 岳记兴隆·青城腊排铜火锅。傍晚6点左右抵达,隔壁子火锅店早闹麻了,腊排骨家竟然清风雅静,除了我们只有一桌人。三个人团了个双人餐,除了满满一锅腊排骨土豆,还送了一份肉丸子和素菜拼盘。

清心寡欲的色泽一看,就令人感觉双下巴缩小了几分。我先打了一碗汤,一口下肚,土豆的味道和腊味的微咸混合在一起,竟然还挺得劲,多闷几口,肚子里咕噜噜的,感觉坚硬的“石头”正在满满软化。

炖煮了一会儿,土豆和排骨更加软糯了,正是入口的好时刻。一边打捞,一边往锅里煮点冬瓜、金针菇、白菜、萝卜等素菜。不一会儿,会发现此前的微咸,又加入了霜打菜的甘甜,汤汁变得更加浓郁了,便又忍不住多喝几碗汤。

吃到最后,眼见着铜锅边缘的汤水下沉,再往里面倒入新鲜的豌豆尖,用筷子夹住逃跑的苗子往锅里一按,稍煮十几秒,捞出来往嘴里一塞,突然觉得闷油的肠胃又得到了几分喘息。 果然,第二天一早,肠胃系统得到了久违的舒展,这也是它在巳蛇年春节的首次舒展。感谢我的一口好吃,清心寡欲的腊排骨汤。

@Rain

漳州生烫

春节因族中长辈过世,过得匆忙潦草,没来得及品尝美味。但春节前几天去闽南逛了一圈,在漳州吃到一个好东西:生烫。

走在漳州街头,三五步看到一个生烫店,朝人多的店进就对了。 通常店门口是操作间,两口锅滚着,一口烫配料,一口烫主食。

配料包括各种你能想到的东西:牛肉、鱼丸、猪肝、猪心、猪腰、牛肚、鲜虾、花甲、豆皮、豆干、鹌鹑蛋、海菜……主食是各类米粉,粗的细的,圆的扁的都有。你也可以只要配菜。

所有的食材,在锅里冒一下就好了。除了没有辣椒,简直就是 福建版的冒菜。吃惯了油爆爆的川味冒菜,可能以为这种清汤寡水“冒菜”味道不足,其实不然, 它淡而有味,清而不寡,尤其是那口汤,很鲜。很多上班族,午餐就在生烫小店里解决。

一碗生烫下肚,对“猛料去腥”的做法产生怀疑,似乎不必那么复杂麻烦,也能做出好吃的东西。而食物的本味,或许更让人回味。

还有一种特产叫片仔癀,可以入药入菜,也可以配甘蔗汁喝,很便宜,几块钱一瓶。第一次吃的人可能不习惯,闻到想呕,像在吃草坪里的草。 看来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折耳根”,不足为外人道,又敝帚自珍。

@欢歌

奶汤面&钵钵鸡

年前,朋友、同事问我:春节去哪里玩?都开玩笑似的答:35+岁的人只耍古镇。不假。不只是预算,更在于轻便、简单。

假期到了邛崃,晚上惆怅到底要吃什么美食,才能不枉费冬天出门的勇气,但又不想吃火锅、串串。无意中打开手机,发现 渔桥李记奶汤面(东街店)在附近。

去过邛崃,也写过邛崃,都没有吃过邛崃的奶汤面,就想尝一尝。渔桥李记奶汤面是邛崃的老资格面馆,春节期间照常营业,主打奶汤面,很多本地人和游客都专门来吃这家。

奶汤面,是指其汤底的颜色,用鲜猪骨、猪蹄等炖成高汤,汤色乳白,汤汁微稠,面条浸泡在汤汁里,顶着一些炖得软烂的碎肉,看着就特别鲜。

· 老店的碗磕磕碰碰一年又一年

鲜,不是越多越好,过量容易腻,但是李记的奶汤面里刚刚好的白胡椒消解了腻,所以,吃起来很清爽。

钵钵鸡也是李记的特色,拌匀的红油覆盖着鸡片、鸡脚、鸡杂,勾人食欲。没记错的话,不论部位,都是90元/斤,随便选可拼。大家都是称个几两配面吃,20元、30元的量基本就差不多了。

李记的钵钵鸡没有看上去那样爆辣,微辣、微麻,恰好能刺激产生相应的灼烧感、震动感,配上奶汤面很巴适。

吃多了大荤大油的年夜饭,来碗一两奶汤面足矣,再来一碗烫豌豆尖更是绝绝子。

@叶子萄乃

盐亭酸辣粉

每逢假期回到盐亭,只有吃了酸辣粉,回家的旅程才算真正圆满。

一家酸辣粉店,本地人亲切地称为“369”,开业几十年,依然门庭若市。 个位数的价格和始终如一的美味,是他的王牌。

只见师傅手法娴熟地取一坨淀粉糊,放入布满洞眼的漏勺中,左手将漏勺高高举起,右手握拳,使劲敲打。顷刻间,一根根粗细均匀的粉条坠入沸腾的锅中。煮熟后,粉条被铺在盛满豆芽的碗里,再淋上一勺酸辣鲜香的汤汁,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辣粉便大功告成。

这样的粉,吃起来软糯而有嚼劲,与超市里光滑的粉条截然不同。而酸辣的汤汁,更是这碗粉的灵魂所在,酸得开胃,辣得过瘾,让人一口接一口,欲罢不能。我的朋友芊芊甚至每次都会将汤喝得一滴不剩,足见其之美味。

如果你来到盐亭,记得去“369”,喊老板来碗一两酸辣粉哦。

@Lilith

凉拌儿菜

今年过春节的魂,彻底散了。不想大扫除,不想外出、不想大吃大喝。

最后还是决定买备点肉蛋奶蔬菜,想吃就弄。除夕晚餐,就一荤一素一汤。即便这样,感觉还是腻歪,临时决定做一大份凉拌儿菜,备在冰箱里,随吃随取。

在下厨房和小红书上查了下方法,选了一个不放油的版切片后腌制了30分钟,然后清洗并用超大力气挤掉水分,然后按手感和习惯,加上各种佐料,然后拌匀后,就放冰箱里静置。

果然,如期待一样。 凉拌儿菜在大年三十的夜晚,耀眼爽脆,宛如王菲在春晚的吟唱,让其它汤菜成为陪衬,成为“年”菜:从龙年吃到蛇年。

春节假期,

你的「一口好吃」是什么?

欢迎评论区和我们分享哇~

编辑丨YOU成都编辑部

图源YOU成都编辑部

CONTACTS

找到小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产威士忌,盯上年轻人 国内威士忌市场正迎来本土化浪潮。 3月27日,广州一家连锁新零售门店内,在摆满果酒及主流洋酒小酒版的...
非遗美食擂糖糊:甜而不腻,回味... 江门台山市赤溪镇是台山唯一的纯客家人聚居地,有着许多有客家特色的传统美食。其中,最有特色、最具知名度...
朋友每次来都要点名这3道菜,家... 香菇烧鸡:鲜香入味,一口难忘 食材准备 三黄鸡半只(约 500 克)、干香菇 10 朵、生姜 1 块...
半烫面大馒头,柔软筋道,越嚼越... 现在天热了,特别适合做发面食物。发得快,也更容易成功。今天来做一款最家常的白面圆馒头,我用的是半烫面...
原创 入... 导语:入夏后,少吃猪肉多吃它,比鱼肉便宜,比牛羊肉鲜美,低脂高蛋白,随手一炖,太香了! 大家好,我是...
原创 越... 最近邻居王婶跟我唠嗑,说她家孙子天天抱着手机看动画片,眼睛都快眯成缝了,老伴儿看报纸也得把台灯调到最...
阿卜杜萨拉木.艾麦提中国烹饪大... 阿卜杜萨拉木·艾麦提2004年出生,在新疆阿克陶县2021年初中毕业。 在阿克陶县开始学了烹饪专业2...
原创 两... 文|隔雾 编辑|隔雾 前言 从无人问津的小地摊做到全国人民喜爱的平价零食店铺, 两位85后的年轻人...
餐饮的本质:吃货们到底在馋啥? 当你走进一家餐厅,是被招牌上的“网红爆款”吸引,还是为了一碗能抚慰疲惫的热汤?在这个营销花样百出、网...
原创 立... 立夏一过,气温就像脱了缰的野马,蹭蹭往上窜。咱家娃在幼儿园疯跑一天回来,小脸红扑扑的,喉咙总是干痒痒...
原创 腌... 导读:腌鸭蛋,只放盐,难怪不出油了,学会3窍门,盐味适中,肥香流油 在美食的江湖里,咸鸭蛋一直占据着...
永昌四月八:文旅盛宴点燃消费热... 当祁连雪水浸润千年丝路的驼铃,当五月春风唤醒永昌大地的砖雕!永昌县2025年“来永昌吃十八子”四月八...
原创 蒸... 要说起我最爱吃的鱼,那必须是鲈鱼!每次逛菜市场,总要拎条鲈鱼回家。记得去年年夜饭,我特意给全家人露了...
立夏时节,补血很关键!这样做最... 立夏已到,万物进入“夏长”的黄金期。中医认为,立夏之后阳气外浮,气血趋向体表,体内反而空虚,这一时期...
浓香型白酒与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 中国白酒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中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是两种最为广泛认知的香型。它们不仅在口感和香气上有...
**秋葵的美味革命:五种简单又... **秋葵的美味革命:五种简单又惊艳的家常做法** 秋葵,这个外形独特、口感滑嫩的蔬菜,近年来逐渐成为...
**海洋珍宝的味蕾盛宴:解锁虾... **海洋珍宝的味蕾盛宴:解锁虾的百变美味烹饪秘籍** 虾,作为海洋赐予人类的珍贵食材,以其鲜甜弹嫩的...
冰粉的清凉解暑:冰粉籽的选择与...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一碗色泽晶莹剔透、口感滑嫩的冰粉,无疑是一道完美的消暑利器。在这个季节,无论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