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铜仁市思南县宽坪乡和平村里的酒坊早已热气蒸腾,木甑中翻滚的玉米醪糟散发出醇厚香气,工人们忙着出甑、拌曲、发酵,动作娴熟,空气中飘散的酒香诉说着这里产业的发展故事。
俯瞰宽坪乡。宽坪乡党建办供图
宽坪乡酿酒历史悠久,凭借独特的工艺和优质的原料,这里产出的玉米酒口感醇厚,在周边地区颇有名气。但过去,酿酒中产生的大量酒糟,因缺乏有效利用途径,往往被随意丢弃。
“酒糟是个宝!”酒坊负责人张勇捧着新酿的玉米酒满心欢喜。张勇不仅是酿酒大户,还是省级养殖家庭农场主。走进他的农场,宽敞整洁的牛舍里,30多头思南黄牛正在享用拌了酒糟的草料。“酒糟富含蛋白质,牛吃了长膘快,成本还比常规饲料低三成。”张勇算着账说。
在宽坪乡,“酿酒养畜”的生态循环模式已渐成规模。宽坪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乡肉牛存栏达4830头,每年消耗酒糟100吨,可节约饲料费25万元。采用这种模式,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比传统模式降低约30%。
农户用酒糟拌草料喂养黄牛。何敏 摄
循环的妙笔不止于此。牛粪能经过处理变成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种植,形成“酿酒—养牛—有机肥还田”的完整循环链条,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围绕肉牛、红薯、生态茶等特色产业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2024年,思南县肉牛饲养量约17.72万头,全县养牛业年消耗秸秆超16.7万吨,年产生的近140万吨畜禽粪污,通过堆积发酵、还田还土等方式实现有效消纳。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紧密协作,形成了肉牛、红薯、生态茶、食用菌、蛋鸡等多个循环产业链,带动5万余人增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绍莉 蒲艳梅
通讯员 何敏
编辑 刘力维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