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最新一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赫然呈现以鱼子酱领衔的“中国新特产”专题。令诸多消费者惊讶的是,这款曾象征西方奢侈的顶级食材,已在华夏大地完成从舶来品到国产化的蜕变。
由鲟鱼子制成的鱼子酱与鹅肝、松露并称“世界三大珍馐”,素有“黑黄金”之美誉。过去十年,中国已悄然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跃迁——依托突破性的人工养殖技术,国产鱼子酱不仅实现规模化生产,更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鱼子酱生产与出口国,其中卡露伽以近40%的全球市场份额成为行业领军品牌。曾经奇货可居的顶级奢侈品,如今在中国智造赋能下,既保持着“黑金”品质,又化作了触手可及的国民美食,正以“中国新名片”的姿态走向世界餐桌。
图:卡露伽鱼子酱登上《三联生活周刊》杂志封面
作为中国高端食材代表品牌,卡露伽连续十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供应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米其林餐厅,并与汉莎航空等国际高端客户达成长期合作,多次亮相G20峰会与奥斯卡晚宴等国际顶级场合。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在高端食材领域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制定”的华丽转身。
早年间,贴上“Made in China”标签的鱼子酱曾一度不被国际高端市场看好。卡露伽选择用品质回应质疑,带领中国鱼子酱打动市场。近年来,从《时代》周刊、《环球时报》到《华尔街日报》,多家国际媒体将目光投向这个中国品牌。曾在里海从业40年的伊朗专家阿巴斯·阿扎里参访工厂后评价:“中国的鱼子酱非常好,有其独特的品质。”如今,卡露伽坚持以科研立身与匠心品质加速全球化布局,让世界看见中国风味。
优质的鱼子酱来自优质的鲟鱼,卡露伽的行业地位源于其对核心技术的深耕。2003年,依托千岛湖的优质水源,卡露伽在浙江衢州建成国内首个鲟鱼全产业链基地,开创中国规模化人工养殖的先河。通过二十余年的技术攻坚,卡露伽依托自主研发的鲟鱼人工繁育技术,构建了涵盖鲟鱼繁育、养殖、加工、品控的完整体系,成功实现鲟鱼种群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目前,卡露伽已在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辽宁这6个省份设立了8个生态养殖基地。
图:鲟龙公司在千岛湖的养殖基地
卡露伽从未止步于“产得好”,始终将科技和品质作为核心驱动力。生产“卡露伽”鱼子酱的鲟龙科技是一家集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拥有亚洲最大的鲟鱼加工中心。“对一家企业来说,育种就好像芯片一样,我们需要不断培育优良新种。”高产能的背后,是科研驱动的全产业链布局。2020年,鲟龙科技成立了产研合作的研究院,在研究院的7个工作室中,遗传育种研究室始终是核心。鲟龙科技研究院的副院长许式见透露,分子基因手段已经应用于育种中,他们“已经建立了160多个家系,可以根据家系成员的情况,追踪到父母本来做扩繁。”
无论在哪个行业,严苛的品质管控才是立足之本。从搓卵、清洗、到装罐、挤压,卡露伽遵循严格监督标准,确保在15分钟内完成整个流程,最大限度保留鱼子酱的新鲜度。在所有工序中,技术难度最高的是拌盐——手法要轻柔,保证快速让盐和鱼卵混合均匀而不破裂。这一岗位的工作者至少需要具备两年的车间工作经验,还要提前用大米或绿豆来练手。
图:在鱼子酱的加工车间,从搓卵开始整个流程会在15分钟内完成
随着鱼子酱市场不断扩展,鲟鱼养殖业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成长为带动区域经济的特色产业。据悉,鲟龙科技采用“基地+农户+标准化”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执行标准化养殖。公司与当地农户签订鲟鱼回购协议,向周边农户发放鲟鱼苗并提供技术指导,在鲟鱼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形成推广效应。合作农户主要集中在贵州、四川、云南三个省份,大多具备丰富的鲟鱼养殖经验和配套养鱼设施。“公司收鱼的时候,会对每一批次的鲟鱼进行抽样并做药残检测,确保符合公司收购标准。”四川荥经的养殖户陈玉林分享说。鲟龙科技通过产业辐射带动,帮助当地农户增收,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范式,也为同类企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渔业发展新模式。
从创立初期,卡露伽便把“创造美好的生活享受”作为使命,把“做世界最好的鱼子酱,打造百年老店”作为愿景。从千岛湖畔到全球餐桌,卡露伽以技术创新为根基,以文化融合为纽带,持续推动中国高端食材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这颗源自千岛湖的“东方黑珍珠”,不仅改写了鱼子酱的世界版图,更成为了新时代中国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在“品质消费”与“中国制造”双轮驱动下,卡露伽正书写国货品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