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鸣鸣很忙”)披露港交所IPO招股书。鸣鸣很忙拥有“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两大品牌,两者皆起源于县域市场的平价零食连锁品牌,如今正式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然而,在光鲜表象之下,另一重现实正悄然浮现,大量加盟商陷入回本难的生存挣扎线、无名低价商品食品安全隐患凸显……在光环与阴影的交织中,这个主打低价实惠的量贩巨头,既像是一台疯狂运转的财富引擎,又宛如一叶在微利浪潮中飘摇的脆弱扁舟。
一方面,有零食界“蜜雪冰城”之称的赵一鸣零食以每日扩张20家分店的惊人速度迅速占领城市的大街小巷,其母公司凭借2.1%的微薄净利润支撑起了555亿元的交易总额。但另一方面,赵一鸣零食却在IPO前夜面临加盟商闭店率激增、股东套现离场的困境,资本市场究竟会将其推崇为“平价零食巨头”还是质疑为“资本游戏的终局棋子”?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潜藏在挣扎在一线的加盟商和暗流涌动的股权格局变化中。
强制让利消费者、日营业额仅千元,回本遥遥无期
去年12月,家住西海岸新区香江路上的王女士发现家附近开了一家赵一鸣零食。“刚开业的时候是真火爆,每次经过里面都不少人,但现在我也就每月8日会员打折的时候会去薅羊毛,平时也就进去买瓶水喝。”消费者王女士对记者表示。
对于消费者来说,转角式的醒目招牌也比不上那句“青岛,我们很便宜”的口号更具诱惑力,价格不仅是吸引顾客走进赵一鸣零食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店铺活下去的生死红线。
“每月8日是赵一鸣零食的会员打折日,这一天的生意会格外好一些,很多爆款零食都会被售空,但平均客单价也就在百元之内,平时一天的营业额也就几千元左右,可能只有临近过年的几天才能过万。”赵一鸣零食富春江路的店员告诉记者。记者根据招股书相关数据算了一笔账,2024年鸣鸣很忙营收共555亿元,门店数14394家店,其中新开门店7809家店,那么平均每家门店的日均销售额至少需达10564元/天,千元营业额显然算不上一个好成绩。
而让消费者“狂欢”的会员折扣日对加盟商来说更像是一种“负担”。“会员日看似是客流量大了,但是商家的利润却更低了,因为这些折扣总部并没有补贴,全是要求加盟商强制让利,不搞活动顾客就不来,我们也是进退两难。”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长跟记者表示。
记者以加盟者身份向赵一鸣零食招商部工作人员咨询可知,加盟一家店至少需要55万-60万元,不包含店铺转让费与租金。其中加盟费3.8万元,保证金2万元,管理费每月800元,装修费12万-15万元,设备道具10万-12万元,首次进货25万-30万元。当被问到综合毛利率和回本时间时,工作人员则表示每个店面情况不一,无法给加盟商保证。但综合毛利率为18%-20%,平均回本时间为18-24个月。同时,记者发现招股书显示,鸣鸣很忙近三年的净利润为1.7%、2.1%、2.1%,与加盟赵一鸣零食所宣传的18%的毛利相差甚远。如果加盟商想享受0加盟费、0管理费、0培训费、0服务费、装修0利润的优惠政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时间和店面都有较高要求。
藏在SUK里的“套路”:同质化、品控差
记者走访赵一鸣零食发现,店内零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品牌零食,一类是非品牌零食,且这类食品一般以散装称重的形式出售。虽然在加盟时总部表示会在500米内进行地域保护,但记者连续走访了五家赵一鸣零食发现,方圆一公里内仍有其他零食集合店,以赵一鸣零食西海岸新区濠洼步行街店为例,仅一街之隔便是同类竞品好想来。
除此之外,对比其他零食集合店,赵一鸣零食店在品类上并无明显差异化运营。尽管招股书显示鸣鸣很忙单店SUK数量不少于1800种(是传统商场的2倍),看似种类多样,但根据《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的调研数据,当前零食自研品牌虽然产品迭代速度极快,年更新率达80%。但市场表现呈现明显的“二八分化”,仅有4%的爆款单品贡献了80%的销售业绩。这反映出零食自有品牌普遍面临“广种薄收”的困境:尽管产品线不断扩充,但绝大多数单品销售乏力,市场竞争力显著低于成熟品牌商品。“零食行业同质化严重,不同品牌商品类别存在高度重合,大概能占到70%以上,顾客黏度主要依靠价格优势来维持,哪家便宜就去哪家。”经营着两家711便利店的刘蒙告诉记者。有趣的是,“赵一鸣零食们”对于商品同质化问题的解决措施是,在地板上印上不可刮掉的logo,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提高加盟商的“换牌”成本,这样一来如果加盟商想换成竞品品牌或自立门户,第一件事就是“大换血”掀了地板砖。
记者发现,无论是哪家零食集合店,非品牌零食都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零食店铺盈利的关键主要在于进货渠道的议价能力,一般来说品牌零食的价格和利润都比较透明,而非品牌货的议价空间就相对会大一些,如果以散装称重的形式出售利润空间会更高,但也有明显的弊端就是品控差,可能影响复购率。”记者查看黑猫投诉发现关于赵一鸣零食的投诉约有1089条,其中有不少关于“无生产日期”“吃出异物”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而这些投诉的主角大多正是非品牌零食。
股权变动扑朔迷离,想上市先套现?
有趣的是,在赴港闯关上市前,多个鸣鸣很忙的股东选择对外转让公司股权。去年年底,盐津铺子控股退出了鸣鸣很忙的股东序列,将其持有的3.3%股权转让给了湖南晓芒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企查查信息显示,成立仅一个月湖南晓芒企业就接手了盐津铺子所持有的全部股权,成为鸣鸣很忙的重要股东之一,并且其具体的投资方向和业务内容仍未完全明确。而湖南晓芒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时间和背景,给此次股权转让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外界对此议论纷纷。
另外,从招股书来看,赵一鸣零食创始人赵定所持股的“宜春鸟窝”在2025年4月出售了两笔关于鸣鸣很忙的股份。一笔是将1%的股份以1.0878亿元的价格卖给了红杉资本,第二笔是将0.2%的股份以约2175.6万元的价格卖给了黑蚁资本,宜春鸟窝两次股份转让所得约1.3亿元。按照持股比例,赵一鸣零食创始人赵定(持股65.3705%)收益约有8286万元。这两笔交易究竟是资本对鸣鸣很忙的肯定,还是有心之人为套现而为之投资者心中会有各自的答案。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管亚楠)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