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刷到个超搞笑的苏打饼干表情包,如下图所示!
这张图片是小编自己设计的,仅作示例图,原图未获得授权(小猫是小编自己养的猫,名叫秋香
)。
哈哈!不过玩笑归玩笑,小编突然好奇——超市里的苏打饼干上这些整整齐齐的小洞,难道真是人工扎的?到底为啥要给饼干戳这么多孔啊?
为了好吃又好看!
苏打饼干的精髓在于酥脆的口感和平整的外表,只有打孔才能实现。
图源:freepik
想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就必须了解苏打饼干的制作原理。
苏打饼干之所以得名,与关键原料——小苏打(碳酸氢钠)密不可分。在制作苏打饼干的面团中,面粉、酵母和水是基础成分。
酵母在发酵中会产生乳酸、醋酸等酸性物质,而在这时加入小苏打,就会发生化学反应。
这一过程中,小苏打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内部充满了微小气泡。
图源:freepik
如果不扎孔,多余的气体无法排出,排不出的气体可能在饼干表层形成不规则的气泡,导致烘烤程度不一,出现烤焦、夹生的情况,严重影响口感。
此外,排不出的气体容易导致饼干内部压力过大,使得饼干鼓包、变形甚至破裂。
除了影响烘烤过程和效率,扎孔还有助于保持苏打饼干理想的酥脆口感。
因为苏打饼干会通过多次折叠面团形成薄层结构(类似千层酥),扎孔可减少层间气体堆积,防止烘烤时层与层之间过度分离或粘连,从而达到理想的酥脆口感。
图源:小编自己拍的苏打饼干截面
同时这些小孔还能缩短烘烤时间,减少能耗,在提升饼干酥脆品质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2018年《食品科学与技术学报》研究研究表明,有孔饼干的烘烤时间可比无孔面团缩短10%-15%,且成品断裂强度(酥脆度)提高20%以上。
因此,在面团发酵并加入小苏打后,工厂会用特制工具均匀扎孔,确保成品酥脆美观。
当然不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中,苏打饼干的扎孔工序已经变得高效而精准。
docker大约长这样。图片来源:小编自己画的
这得益于一种特制的工具——“docker”(也叫“docking tool”)。这种工具可能是装有密集尖刺的滚轮,或是布满细针的平板,能够高效且均匀地在流转的面团上留下规律的小洞。
了解完苏打饼干扎孔的原理,你觉得有趣吗?不如亲自动手,体验一下给苏打饼干扎孔的乐趣吧!
小编特地为大家附上简易版苏打饼干制作步骤!
苏打饼干食谱
食材 低筋面粉225克,玉米油45克,牛奶90克,盐3克,小苏打1.5克,干酵母3克,白芝麻15克。 |
|
第一步 先加入玉米油、牛奶、盐搅匀,然后加入小苏打和酵母搅匀,再加低筋面粉混匀至无干粉。 |
第二步 加白芝麻混匀,揉成团,盖保鲜膜,等待30分钟。 |
第三步 放油纸上,擀成2毫米的薄片,切掉不规则边缘,切成自己喜欢的大小。 |
第四步 将油纸放入烤盘,用叉子叉小孔,送入预热好的烤箱,170度烘烤15分钟。 |
制作完成后,别忘了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苏打饼干照片和扎孔心得。
✦
参考资料
✦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2%B3%E6%89%93%E9%A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