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饮食习惯是早晚喝粥,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羹,来来回回总是这几种,味蕾早已失去惊喜,其实还有一种好喝的粥:疙瘩汤,这种粥是中原地区的传统做法,用面粉和鸡蛋制作而成,包容性极强,无论是搭配油条、包子,还是就着一碟小咸菜,都是绝佳组合,喝到肚子里特别的舒服。
疙瘩汤还特别的解酒,每次喝酒后肚子里翻江倒海难受的时候,如果能喝上一碗疙瘩汤,立刻就会舒服很多,疙瘩汤不仅能做成甜味的,还可以做成咸味的,加上西红柿、青菜,喝完一碗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分享老式鸡蛋疙瘩汤的做法,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你餐桌上的新宠。
食材:普通面粉适量,鸡蛋一枚,清水适量。
第一步:取半碗面粉,边加水边搅拌,直到揉成偏软一点的面团。接着用筷子继续搅打几分钟,让面团表面稍微变得有点光滑。
第二步:往面团中加入一碗清水,刚好没过面团,静置十分钟左右,让面团充分吸水、变得更筋道。十分钟后倒掉水,再用筷子或手反复搅动几下,使面团更细腻。这个过程建议重复2~3次,口感会更好更光滑。
第三步:最后一次加入水后,不要搅成浆糊状,而是用筷子轻轻向中间拨动,洗出面团边缘的“小颗粒”。
注意搅拌方式要多方向交替,别只朝一个方向转圈,这样才能搅出光滑均匀的小疙瘩,不会出现面筋。
第四步:锅里提前烧好一锅水,水开后将碗中的面疙瘩和水慢慢倒入,同时用筷子搅拌,防止粘连成块。
第五步:等汤煮开后转小火,再煮上四五分钟,把鸡蛋打散成蛋液,一边倒入锅中一边搅拌,让蛋花分布得更均匀。再次煮沸后就可以关火了。
这样一份热腾腾,暖胃暖心的老式疙瘩汤就做好了,面疙瘩软中带劲又光滑,面汤香软,喝过保准浑身舒服。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社会新闻,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