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昆玉,这个名字听过很久了,但一直没能提起兴趣去试。
这天朋友请吃饭,选择了这里,正好试试吧。
到店后,对廖昆玉这店名有点兴趣,便网上查了一下。廖昆玉原来是明末清初的秀才,是一位客家人。
网上提及了一些廖昆玉的威水史,但似乎没能找到他跟餐饮相关的事迹?
所以店家起这个店名,就是为了说明自己是做客家菜的吗?还是说,这店是由廖昆玉后人所经营?又还是纯粹的“傍大款”?
我还对店家“三百多年客家菜”的招牌有点兴趣,不知道是不是,暗示这店的出品手艺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真要认真品尝一下了。
我们点的菜有:盐焗手撕鸡、酿豆腐、山泉水炖土猪汤、青椒炒土鸡蛋、白灼菜心。
盐焗手撕鸡。
盐焗手撕鸡,一直都是很多客家菜馆的招牌菜,想必客家人都很擅长做这道菜吧?估计这里的出品应该也很不错?
循例手机先吃。
奇怪的是,拍照的时候,居然闻不到香味?
以往吃过的客家咸香手撕鸡,只要靠近一点,就能闻到香味。
于是,凑近,用鼻子搜索,果然,几乎没什么香味!
心里马上感觉,不妙啊?
直接用嘴吧!
牙齿切下去,好柴啊!我是在吃干柴吗?
你说鸡胸就算了,可我把盘里所有的部分都全试了,区别就是:柴的类别不同而已······
牙齿怎么也没想到,这回沦落到劈柴的份上!
而那死鸡皮就更可恶了,牙齿根本就砍不过它!
使劲九牛二虎之力后,还是没能攻破。
最后,只能屈辱地,拜托喉咙拿去“火化”······
那边厢,味蕾就更遭罪了。
这盐焗手撕鸡,是咸的,大家都知道,但没想到的是,居然只有咸味!
客家咸香鸡,怎就没有了后面那个字?
当客家咸香鸡只剩下咸,还有意思吗?
哎,这道菜,我已经不忍心再评论下去了······
是我不懂欣赏啊。
酿豆腐。
这个是招牌菜,也是客家菜馆基本都很擅长做的一道菜。想必,这回应该回到正轨了吧?
谁知道,一口去,牙齿就非常纳闷:这客家豆腐怎就那么粗糙呢?
通常客家豆腐都水准挺高的,又嫩又滑,牙齿都怀念曾经跟客家豆腐谈恋爱的日子了······
可这货咀嚼起来,满口都是石膏粉质感!这豆腐是骨折了吗,需要那么多石膏粉?!
还有更失望的是,这豆腐居然没有豆香味。
你说,你粗糙,你很丑,但是你至少要很温柔吧?
一块豆腐,不嫩,不滑,没豆香味,里面酿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吧?
况且这酿猪肉也不精彩啊,足已侮辱了客家土猪的名声了。
哎,能够接连把客家菜的看家菜色咸香鸡和酿豆腐做到这种程度的客家餐厅,大概也不多了吧?
山泉水炖土猪汤。
是不是山泉水不好说,不过,这水体比自来水确实轻透一些。
猪肉汤还不错,肉香适度,口感偏淡,但踏实。
怎么说呢,里面就那么一丁点猪肉,如果能产生巨香浓的肉香味,那大概率就是科技的贡献了?
所以,虽然这汤喝起来猪肉香味浓度不算高,反而让人安心。事后也证实,科技狠活的痕迹没那么深。
大概,这一道算是比较正常发挥的一道菜吧?
青椒炒土鸡蛋。
这炒蛋太老了,香味较为低调,不好判断是否土鸡蛋?
白灼菜心。
菜心新鲜,菜味浓,值得一赞。
如果问这一顿最大的亮点什么?大概只能是白灼菜心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又上演一个跑龙套单骑救主的戏码······
想起店家“三百多年客家菜”的招牌,经过这一顿后,我想,三百多年客家菜的手艺,大概跟廖昆玉关系没那么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