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药都,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的赛道上开辟出独特天地。如今,在亳州市谯城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通过发散思维,创新发展模式,成就了事业,为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添砖加瓦。
“即食药膳”走上全国餐桌
参杞牛肘、陈皮牛肉、黄精红烧肉、玉竹肥肠、滋补鲫鱼汤……这些亳州药膳的“拿手菜”,因为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已经一路向南,走上沪苏浙地区广大消费者的餐桌。谯郡府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员。
“你看,像这款滋补鲫鱼汤,包装盒设计好了开关装置,打开包装后,拧一下就会启动加热,几分钟就可以品尝到美味滚烫的鱼汤,里面加了枸杞、人参等药食同源类药材,有滋补作用。”在谯城区十八里工业园区谯郡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葛峰拿起一款药膳产品向记者介绍道。除了这类产品以外,他还研发了小袋即开即食的肉制品。这些都在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销售,方便游客在观光的同时,通过吃零食般的方式品尝亳州药膳。
走进这家企业大门,浓浓的肉香夹着中药香味扑面而来,车间里,一道道精美的药膳熟食整齐地排列着。
“对于中药的养生功效,沪苏浙地区的人们非常钟情。”葛峰说,沪苏浙地区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为了满足各类人群需求,公司开发了盒装、袋装、罐头包装等多种款式,方便不同消费群体随时随地品尝药膳美味。
此外,为了满足沪苏浙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公司在卤肉制品中,以药膳牛肉为主打,还开发了兔肉、鸡肉等药膳产品。以药膳牛肉为例,目前公司生产的葛根牛肉、参杞牛肘、陈皮牛肉、黄精牛肉等畅销沪苏浙地区。“葛根牛肉适合老年人,有降‘三高’的作用;参杞牛肘适合男性,可补气补虚;陈皮牛肉适合孩子吃,能健脾开胃;黄精牛肉适合女性,美容养颜。”葛峰说,这些药膳产品采用30多种中药材制作而成。
除了肉制品以外,葛峰还研发了多种滋补汤。滋补鲫鱼汤、当归玉竹老鸭煲、芡实牛肚鸡汤……这些汤品有的是直接加热即食的快餐,有的是适合家庭桌餐享用的美味,令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公司每年仅牛肉制品年销售额就已达1200多万元,其中沪苏浙地区的销售额占了八成左右。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大发展
近年来,谯城区不断加快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培育“食药同源”食品、白酒及滋补养生酒、生态畜禽、谯城花茶、精品粮油、绿色蔬果等六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同时,谯城区还积极培育规上企业,开展扶优育规工作,实施“一企一策”,建立农产品加工“规上、育规、拟退规”企业三库,目前已入库企业142家。其中新增规上企业8家,临规企业10家。已培育各类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5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28家,市级12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2家,其中产值1亿元~10亿元企业73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3家。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2家,其中药业饮片企业104家,酒企7家,食品企业10家,其他11家。
葛峰在介绍药膳产品。
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强劲
今年以来,谯城区聚焦提质增效,农业领域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谯城区不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今年以来,省“双招双引”平台共新增绿色食品项目5个、总投资20.4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2个、投资额16.1亿元;已开工项目1个、投资额2亿元;已投产项目2个、投资额2.3亿元。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总投资15亿元的安徽菜大师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新开工1亿元以上项目1个(总投资2亿元的安徽佳合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药提取及植物提取物生产线建设项目)。重点实施项目8个,分别是:鹭燕中医药产业及总部项目、古井镇酒糟资源化利用项目、安徽古奇酒业有限公司古奇酒业威士忌生产项目、安徽和润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天然植物提取物及提取物制品生产项目(年产5000吨)、亳州德丰酒业有限公司优质配置酒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1.1亿元、年产1000吨)等。
此外,谯城区还不断强化品牌培育,今年第一季度,全区新认证绿色食品的有1家8个产品,正在进行新认证的有4家11个产品,正在进行续展申报的有4家6个产品。预计1—6月,全区新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达10个。(刘景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