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的风裹着蝉鸣掠过街头,巷口的老蒲扇摇着,可最勾人的,还是厨房里那口咕嘟冒泡的橄榄蛏蚌丝瓜汤。这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的宴席菜,却是南昌人夏日里最惦记的“消暑海鲜”,一碗下肚,仿佛整个赣江的清凉都装在了这口鲜甜里。
橄榄蛏蚌丝瓜汤充分利用当地好山好水的自然优势,橄榄蛏蚌选自赣江支流清河水域,这里水质清澈,流速适中,孕育出的蛏蚌肉质格外肥美。
买回来的蛏蚌不能立即烹饪,要先养在清水中,滴几滴香油,让它们彻底吐净泥沙,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两小时。将吐净泥沙的蛏蚌取出肉后,用擀面杖轻轻拍打蚌肉,这样不仅能将残留的泥沙震出,还能让肉质更加紧实有弹性。
丝瓜的选择同样讲究,地道的南昌人会指名要“青蔓丝瓜”,这种丝瓜表皮翠绿发亮,摸上去有一层细细的绒毛,瓜身笔直匀称,掂在手里沉甸甸的。最妙的是它的口感——煮熟后软而不烂,甜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苦,正好中和海鲜的腥气。
丝瓜去皮时要保留一层薄薄的青皮,这样煮出来的汤色才够清亮。切滚刀块也有讲究——太大不易入味,太小容易煮烂,通常以两指宽为佳。切好的丝瓜要立即下锅,否则容易氧化发黑。
正式烹饪时,要将铁锅烧热,倒入少许茶油,油热后先下姜片与葱爆炒出香味,再下蛏蚌肉与丝瓜,炒至微微出现海鲜香味儿,再倒入清水,水开先撇去浮沫,继而转小火慢煨3分钟,待丝瓜煮到边缘微微透明便可以慢慢起锅——这时候甜刚好释放,橄榄蛏蚌丝瓜汤在锅中咕噜咕噜“冒泡”,诱人的鲜味渐渐弥漫开来。
调味则是最后的点睛之笔。只需一小撮井盐提鲜,两滴现磨的白胡椒粉增香,再撒上一把刚从菜园摘来的小香葱,就可以关火了。
盛入碗中,先喝一口清汤,丝瓜的甜和蛏蚌的鲜立刻在口腔中绽放,仿佛能看见赣江清波在舌尖荡漾。再尝一块蛏蚌肉,经过棍拍处理的肉质弹牙而不失嫩滑,带着淡淡的江河气息。最后品一片丝瓜,它已经吸饱了汤汁的精华,入口即化,只留下一抹清甜在唇齿间徘徊。
在江西的美食江湖里,橄榄蛏蚌丝瓜汤是南方的“海鲜”汤,也是南昌的“消暑密码”。它不像瓦罐汤那般名声在外,却是本地人私藏的美味。一碗下肚,暑气消了大半,鲜得人直咂嘴,连汤底都要喝个底朝天。有食客会在汤里加一碗米饭,让米粒吸满汤汁,这碗“汤泡饭”就成了夏日里最奢侈的享受。
如今,虽然南昌街头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消暑饮品,但南昌居民仍然保持着夏天喝橄榄蛏蚌丝瓜汤的传统。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每当蝉鸣响起,灶台上再次飘出那熟悉的鲜香,就知道,南昌的夏天,真的来了。
来源:江西宣传
作者单位:青云谱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