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上海的餐厅似乎一夜之间都改名叫 bistro 了。
本地菜如此。
外地菜如此。
甚至就连外国菜都是如此。
跟窗明几净的普通餐厅不同,它们的统一特点就是灯光昏暗+黑桌子+地方狭小(不足30㎝的餐桌台间隔)。
最重要的是菜单根本不说人话,如果看不懂还要挨叼。
这种现象甚至引发了网友各种大开脑洞的调侃。
除此之外跟普通餐厅都会标榜自己正宗截然相反,bistro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正宗(美其名曰融合创新菜)。
甚至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花了两倍的价格最后还没吃饱。
所谓 bistro 其实源自法国,原本指的是价格亲民的家常小饭馆。
但是上海的 bistro 没有继承它的价格。
反而完美复刻了它的量少。
法国人的饭量本来就是出了名的小。
但你不可否认它的确能给人带来情绪价值。
上海的 bistro 一般都开在浦西以小资闻名的小马路上,餐桌上是精心摆盘的漂亮饭和红酒,身边围绕的是美丽的摩登女人。
这种自带的微醺氛围下,饭菜好不好吃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它给了你一种从浑身班味儿的打工人穿越成都市丽人的幻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