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爱吃酸菜鱼,太二最受伤
创始人
2025-07-14 14:43:14
0

大家都不爱吃酸菜鱼,太二最受伤

酸菜鱼这道曾火遍大江南北的国民菜,如今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打开社交平台,吐槽声此起彼伏:“现在的酸菜鱼怎么吃都不对味”“人均百元就吃几片鱼,剩下全是酸菜”“鱼腥味重得下不了筷”……而在这场消费降温中,以“酸菜比鱼好吃”为卖点的太二酸菜鱼,恐怕是最受伤的那一个。作为从区域小店成长为品类巨头的代表,太二的发展轨迹恰好折射出酸菜鱼赛道的兴衰沉浮。

从“反常识”出道到万店梦:太二的狂飙之路

2015年,太二在广州天河城开出第一家店时,没人能想到这个带着“中二”气质的品牌会改写酸菜鱼历史。彼时酸菜鱼还是家常菜馆里的“配角”,太二却敢主打“一人食小份制”,用黑红撞色的极简装修、“不拼桌、不外卖、不接待四人以上”的奇葩规则,硬生生造出了“网红基因”。

2018年被九毛九集团收购后,太二进入扩张快车道:2019年门店数突破300家,2021年突破500家,2023年直逼800家,成为酸菜鱼赛道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其杀手锏是标准化供应链——老坛酸菜统一发酵、鲈鱼规格严格管控、汤底配方固定,甚至连服务员的话术都有统一脚本。这种“去厨师化”模式,让太二用五年时间走完了传统餐饮十年的路。 巅峰时期,太二单店日均翻台率能达到6次,客单价稳居120元以上,贡献了母公司九毛九超70%的营收。

那时消费者为了打卡,甘愿忍受排队两小时、米饭收费6元的“傲娇”,毕竟“能吃到太二”本身就是社交货币。

“暴利”标签撕不掉,消费者用脚投票

“别说太二,外边的酸菜鱼都暴利。”小红书用户“小罗说创业”的吐槽,精准戳中了太二的命门。一份招牌酸菜鱼标价108元,端上来只见表层铺着约20片鱼片,底下全是酸菜、豆芽和粉丝。

这种“鱼片薄如蝉翼、价格厚如城墙”的套路,在大家花钱越来越算细账的当下,越发像道菜谱里的败笔。

从前食客愿意为“打卡网红店”的仪式感多掏几十块,如今拿起菜单先算“每口鱼值几毛钱”。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太二的翻台率从巅峰时的每天6轮跌到2.5轮,有些门店午市时段竟能空出半壁江山,连服务员都比食客多。人均消费也悄悄缩水,从2023年的75元滑到71元,到了第四季度,内地门店更是跌到66元——相当于每桌少点了一份芥末虾球。

当“花小钱办大事”成了餐饮消费的新暗号,太二这套“高价撑场面”的玩法,就像穿错了季节的外套,怎么看都不合时宜。

鱼的品质滑坡,招牌食材守不住了

“现在的鱼不知道怎么了,好腥好难吃。”食材品质的下滑,比价格争议更伤品牌。太二曾承诺“鲈鱼现杀现片”,但随着门店扩张到800多家,供应链根本跟不上需求。

老食客的味觉不会骗人:“以前的鱼片滑嫩弹牙,现在吃起来像泡过药水,腥味盖过酸菜的香味。”更让人心凉的是,太二曾挂在嘴边的“老坛子酸菜”也没了魂。工业化流水线跑起来后,酸菜的发酵香淡得像兑了水,反倒飘着股塑料坛子的怪味。当鱼不鲜、菜不香,那句“酸菜比鱼好吃”的口号,听着就像句自嘲的玩笑。

数据也藏不住真相:2024年太二同店销售额掉了18.8%。这流失的客流里,不少是被那口变了味的鱼片和酸菜,生生“劝退”的回头客。

同质化困局+创新停滞

更尴尬的是,太二的口味创新几乎停滞。从2015年到2024年,除了新增藤椒、番茄两种口味,酸菜鱼本身毫无突破。反观火锅、烧烤赛道,每年都有“奶茶锅底”“淄博小饼”等新玩法,而酸菜鱼始终停留在“酸辣+酸菜”的老套路上。当一道菜失去“尝鲜”价值,被冷落也就成了必然。2024 - 2025年,随着市场上各类新餐饮概念不断涌现,太二的市场关注度被进一步稀释,翻台率等数据持续走低就是直观体现。

“傲娇”变“矫情”,规则反成绊脚石

太二的“个性”曾是加分项,如今反倒成了把食客往外推的门槛。“不接待四人以上”的规则,让家庭聚餐、朋友小聚直接绕道;曾经死磕“拒绝外卖”的倔强,在大家习惯“手机点单坐等投喂”的时代里,显得像个不合时宜的老古董,好不容易2023年松口开通外卖,还得凑够200元才肯送;连茶水都要扫码自助,美其名曰“减少接触”,实则降低了服务体验。

有消费者吐槽:“花100多块吃顿饭,还要自己倒茶、自己盛饭,感觉像在食堂打饭,还没食堂实惠。”当餐饮市场从“为网红打卡买单”变成“实实在在图方便”,太二这些透着“傲娇”的规矩,就从“特立独行”变成了“花钱受气”。 2024年,太二终于悄悄松了口:多人座位加了,部分奇葩规则撤了。这转身虽有点狼狈,却也明明白白告诉大家——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个性”,早就成了生意路上的绊脚石。

从现象级网红跌落到争议漩涡,太二的挣扎其实是整个酸菜鱼赛道的一面镜子。当“人人爱嗦酸菜鱼”的红利期过去,光靠耍酷营销和高价套路,注定走不长远。

太二若想把食客重新拉回餐桌,或许该翻翻创业时的账本——大家爱的从来不是“不接待四人”的傲娇,也不是扫码倒茶的仪式感,而是那口滑嫩到弹牙的鱼片,和酸得恰到好处、能配三碗米饭的老坛酸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分...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原创 推...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美团宣布:请所有骑手喝奶茶 8月6日,立秋前夕,全国百万美团骑手收到“秋天第一杯奶茶”。记者联系到美团相关负责人,对方证实,美团...
云南酸木瓜鸡酸到上头!比柠檬酸... 云南酸木瓜鸡,这道源自滇西的风味佳肴,以其独有的酸香成为无数食客的心头好。它选用云南特有的酸木瓜,其...
卤海带要焯水吗?30年卤味师傅... "哗啦——"海带刚下锅就泛起可疑的绿色泡沫,厨房瞬间弥漫着海鲜市场的腥气...作为炸过三次厨房才学会...
《云南档案》——保山小粒咖啡:... 云南保山,北回归线横贯其间,高黎贡山巍峨耸立,怒江奔腾不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享誉世界的保山小...
原创 立... 立秋一到,早晚的风里终于带上了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凉意,可白天的“秋老虎”依旧发威,闷热未消,暑湿缠绵。...
核桃油清蒸鲈鱼——宴客家常两相... 一道鲜到掉眉的懒人硬菜!鲈鱼肉质细嫩无小刺,清蒸后淋上热油激香。冷榨核桃油替代传统香油,坚果香气巧妙...
原创 避... 第一次做避风塘鸡翅时,我信心满满:不就是裹面包糠炸鸡翅吗?结果鸡翅下锅炸到一半,“滋啦”一声油花四溅...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提前引爆申... 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6日报道: 随着立秋节气的临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一年度消费仪式再度成为申城市...
870.82% ↑ 遵义白酒,... 据遵义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遵义白酒出口额达3981.26万元(茅台集团的出口除外),同比...
暑期昆明茶饮市场火爆,本土特色... 8月的昆明街头,茶饮店门前蜿蜒的长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昆明饮品市场迎来消费高峰...
家常桂鱼的多种美味做法大全,轻... 桂鱼,作为一种肉质鲜嫩的淡水鱼,深受家庭主妇和美食爱好者的喜爱。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富含优...
打卡经济的密钥:是日本三得利乌... 近年来,伴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打卡经济”成为品牌营销中备受关注的新趋势。三得利乌龙茶近期与宝可...
酸辣鲜香,皮薄馅大!30个步骤... 1. 准备食材 里脊肉:选择新鲜的里脊肉,切成小块备用。 玉米粒:准备适量的玉米粒,可以是新鲜的或...
酸奶发酵菌种鉴定试验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因篇幅原因,CMA...
家常美味排骨汤制作大全:多种做... 排骨汤,是许多家庭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