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一个人让他做火锅,捧一个人也让他做火锅。”
创始人
2025-07-22 13:22:24
0

总第4284期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信息量很大

麻辣味型的这30年

《重庆火锅激荡30年》专题纪录片第2集《麻辣上位史》,讲火锅,讲麻辣,看得人口水直流。但又不只讲火锅,也不只讲麻辣,过去二三十年餐饮行业的流行趋势大框架,都在这二三十分钟的片子里了。

内参君摘出了片子中的一些核心观点:

1、多数消费者对味道的感知并不精准,他们只是觉得谁家的东西口味更重,谁家的菜品吃起来更新鲜,谁家的服务让人觉得更舒适,并以此评判餐厅好坏。

2、一定程度上,重的味型更有记忆点、更容易流行。因为流行的最大受众就是年轻人,年轻人的基础特征就是口味重,喜欢甜、辣、油、烫、冰这些,另一个特征就是身体好,能常吃这些。

3、很多好吃的感受来自丰富的口味,发酵物对复合口味很重要。不同地区的人都喜欢在吃的里面加发酵的东西,西南加豆瓣,泡菜,北方加甜面酱。

4、没有完美的食材,没有完美的品类。每个品类每种食材各有所长,只能极尽所能了解更多食材的特点无限次测试不同组合方式,尽可能接近完美。

5、餐厅规模从0到1,可以用好的大厨、好的食材做到好吃,从1到100,就要做到稳定的好吃,离不开标准化、工业化、供应链,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品牌运营等等。

6、规模竞赛中,餐饮品类与品牌,越早标准化,越有加速度。

7、没有厨师经验的人,餐饮创业更喜欢找标准化高、不依赖厨师的品类。

8、消费者喜欢“看手工”。

9、在本地可以只做特色,延长长板。品牌发展壮大离开发源地以后,就得进入到2.0阶段,一手抓特色,一手抓融合。融合当地口味,融合时令因素。

重庆火锅江湖的“造浪者”们

前面说到,消费者对味道的感受是主观、笼统的,但是要做大做强,就离不开产业链标准化,企业需要找到精准的量化指标,并反复执行。

令当下消费者如痴如醉的麻辣江湖,离不开这些“造浪者”们。

“2010年前火锅加工得非常传统,还要个铁铲,一口大锅。不锈钢锅还有个问题,烧久了容易变形,很快就坏了。”寻味向导、聚慧餐调联合创始人王斌回忆。火锅真正进入工业化也就是十几年的光景,整个品类都充斥着巨大红利。

今天的火锅加工早已不是“铁铲大锅”时代。在餐饮调味品龙头企业聚慧餐调的感官实验室里,研究员拿出了“重庆1983老油集”火锅底料,带大家体验了一把火锅底料测评,看看做火锅的人是怎么研发调整产品的。

王斌告诉我们如何判断一款底料的味道,分为几个评价维度,比如“叭嘴感”就是指油脂在口腔中滞留的时间,比如味道入口在口腔中的分布面积。“为什么重庆老火锅大家吃了之后还会特别想吃?很重要的原因是菜吞下肚子几分钟之后还有个浓郁的味道。重庆火锅吃下去,麻辣味、油香、鲜味、甜味等丰富的味道会持续刺激口腔。”

“辣椒要分前辣、中辣、后辣,辣的滞留时间都得算;花椒的麻香度、清香味,要跟牛油、豆瓣精准配比。 ”

王斌带着我们还找到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火锅高级技师潘恋,他手上有他的左手至今还留有5道超过1厘米的刀疤,据说是为了练习刀功留下的。路过一个火锅底料和香料的小摊前,潘恋现场拿起一个黄口姜,讲起了火锅的各类香料。

“黄口姜就比大白姜更出辛辣味、红皮蒜炒料香、花椒要江津的青花椒,辣椒必选本土石柱红,还会有炒、煮、蒸、泡多种手法……”

驱车1个多小时,王斌带着我们来到临近重庆四川交接的重庆江津花椒基地,这里是中国著名的“花椒之香”。数据显示,2022年,江津区花椒种植面积达53万亩;鲜花椒产量36万吨,占全国青花椒产量的15—20%;椒农28万户,62万人。

江津翠花椒供应链负责人石富存提到近年来青花椒的价格波动,2018、2019年,青花椒价格大涨到今年顶峰,一公斤能卖200多元,现在一公斤40多元。

而2018、2019年,也是餐饮行业创业者涌入、疯狂开店的时间。

“害一个人让他做火锅,捧一个人也让他做火锅。”晓鹏肥肠鸡莫总的创业路更为坎坷。他是个跨界过来做餐饮的,自己学炒料时倒掉无数批次,才明白在重庆开火锅店,不仅要拼味道,还要拼供应链、拼效率。

麻辣是刻进重庆人骨子里的DNA。在德庄创始人李德建看来,重庆美食的四大支柱——麻辣火锅、小面、重庆菜、调味料,都带着“麻辣”的烙印。辣椒、花椒是地基,少了这两样,就不是重庆火锅。

“凭什么让他回家吃火锅?核心还是在这口锅。”年白守着社区老店30年,见证了火锅从「纯麻辣锅」到鸳鸯锅的变迁,但始终没改锅底的醇厚。

年白重庆火锅联合创始人黄婷婷告诉我们,现在年轻人爱创新菜品,年白就更换菜单加入一些网红单品;大家种草方式由线下到线上,年白就在社区里面也做营销、抓流量。但这口锅底,年白一直没有改变过“油香、麻辣、鲜甜要在嘴里持续刺激,这才是老火锅让人惦记的原因。”

麻辣的侵略性

让重庆这座城成为火锅终局

重庆火锅的30年,是一场味觉的“扩张战争”。

小宽如此评价:“如果长篇大论,可以喋喋不休。如果三言两语,依然要回到麻辣的宿命。

在重庆,吃火锅不分日夜,不分寒暑,不分老幼,整座城市都散发着浓郁的火锅香气,在这座城市里,火锅只有价格高低,并无阶级贵贱,火锅评价体系是好吃不好吃。在这样一座火锅内卷之城,可以闭着眼睛吃火锅,一家味道平平的火锅店,没有苟活的机会。故而要提麻辣火锅,重庆乃是终局。”

所以,当麻辣味型加上标准化机遇,成就了重庆火锅的终局,且远不止万亿赛道这么简单。

秦朝说:侵略是天性,包容是底气。从码头的下水经典三样到如今层出不穷的食材组合,给重庆火锅食材更好表达的“麻辣上位史”从未停过。不变的锅底,能接纳所有食材,这才是它成为第一大品类的密码。

然而与其说成瘾性,是麻辣火锅的得天独厚,不如说一切成功最大的通路是通达人性。成瘾是人性,用心经营更是人性。在餐饮品质长周期开始的当下,所有餐饮创业者也正在迎来真心红利:真心对产品、真心对顾客、真心对伙伴。

关于餐饮朝前看

鲁迅先生有名言: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万事朝前看。

由首席餐饮经管媒体 餐饮老板内参联手一大口美食榜倾力打造,基于头部垂类媒体十余年的深耕、积累、观察下诞生的全新栏目——《餐饮朝前看》。

《餐饮朝前看》笃信,在时代命运和行业洪流中,餐饮创始人个体始终是成事关键、底层逻辑,他们的思想、哲学、个性、面貌和远见,正是行业最真实的画像和蓝图 。《餐饮朝前看》力图通过他们,观照未来,阔步朝前!

《餐饮朝前看》第二季带来了新亮点!

我们联合餐饮调味龙头聚慧餐调,推出餐饮行业首部品类史专题纪录片 《重庆火锅激荡30年》。重庆火锅的三十年,也是聚慧的三十年。我们将深入到重庆,和重庆火锅背后的大佬聚慧餐调一起,寻味重庆,揭秘三十年来重庆火锅的激荡往事。

《重庆火锅激荡30年》专题片一共分为三集:《下水逆袭记》,《麻辣上位史》,《一锅繁华录》,7月7日起在餐饮朝前看视频号持续更新。

《麻辣上位史》,是《重庆火锅激荡30年》系列纪录片的第二期,接下来,我们将和同样重磅的重庆火锅龙头人物们继续对话,和刘一手创始人刘梅、滟设火锅料理创始人吴克奇、鲜龙井火锅联合创始人李启芳等,一起分析火锅多样化的发展模式,重庆火锅出海的过去和将来。

红汤还在沸腾,故事未完待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酷暑暴击!山西这份「碳水降温大... 三伏天里,山西人的餐桌就是天然空调房,从Q弹冰凉的凉粉到山野馈赠的野菜,每一口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消暑...
可以储藏红酒的恒温恒湿冷库是怎... 红酒大家都爱喝,储藏起来却并不简单,对温度的要求算得上是严格。想要大量储藏红酒,恒温恒湿冷库的存在就...
原创 超... 一个人吃饭最怕什么?不是孤独,是懒得折腾!外卖吃多了又贵又腻,厨房小白看着菜谱又头大。今天分享7道专...
原创 天... 最近这天儿热的,连我家楼下那只见着肉就疯的狗子都开始挑食了。咱打工人更惨,外卖翻来覆去就那几样,油腻...
中医药文化进夜市,带动市民沉浸...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 通讯员 朱清 7月19日晚,郑州中原区二砂文创园广场,为期两天的2025...
张亮麻辣烫引爆巴黎美食圈,国民... 近期,知名中式快餐连锁品牌张亮麻辣烫在法国巴黎核心商圈老佛爷百货,正式开设其首家法国门店。开业盛况空...
原创 三... 三伏天建议餐桌上多几道蒸菜,可以吃到食材的本味和更多的营养,关键做法又很简单,有时甚至可以几道菜一同...
上海蛋炒饭的智慧:剩菜也能翻出... 在上海的烟火小巷里,蛋炒饭是寻常人家餐桌上的常客,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蕴含着独特的生活智慧——剩菜也...
原创 老... 七月流火,暑气蒸腾,万物都在日光下蓬勃着生机。菜园里,红薯藤蔓趁着这旺盛时节,一路蜿蜒、匍匐生长,叶...
富力熊:零食赛道专业化投资标的... 在消费升级与零售业态革新的双重驱动下,零食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品牌逐渐成为资本关...
一场开在塘头的技术交流会,一次... 马友鱼,学名四指马鲅,第四个字读ba,四声。 一个月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莅临...
辣椒炒肉浇头面,唤醒沉睡的味蕾 在忙碌生活的间隙,总有那么一刻,我们渴望用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面条,来慰藉疲惫的身心。鲜嫩多汁的...
冰爽绵密,果香四溢!山东特色奶... 山东果味奶酪小方是一款融合了传统风味与现代甜点特色的家常小食,以其酸甜开胃的口感和简便的制作方式受到...
煎饼果子新口味!贵州特色调料加... 贵州煎饼果子,一道融合了南北风味的地方小吃,在街头巷尾的早餐摊上总能闻到它的香气。虽不如天津煎饼果子...
武汉商场蒜鸟主题快闪店人气火爆 武汉商场蒜鸟主题快闪店人气火爆,文化创意新地标引爆消费热潮 近日,武汉某核心商圈内,一座以“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