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尚贵州丨从街头小摊到热销全国,贵阳丁家脆哨如何出“圈”
创始人
2025-07-25 09:24:19
0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每天早上9点多,贵阳市云岩区民生路丁家脆哨门前就开始排起长队。

“贵阳太多好吃的了,尤其这脆哨别的地方还没有卖的,我们特地过来买一些带回家。”来自新疆的游客许晴琴说。

“现在的顾客大多数是游客,晚上九十点都有人排队,我们的营业时间也延长至晚上12点。”丁家脆哨民生路店负责人丁菊英介绍,现在店里每天4口大锅从早上6点开火到下午5点,30名员工“三班倒”,全力保障供应。

丁家脆哨从1979年开业至今,历经三代人接力经营,月销售额达100万余元,获评“贵州老字号”,入选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街头小摊到热销全国,贵阳精美特色餐饮丁家脆哨如何出“圈”。

匠心传承,开启脆哨美味

脆哨是一种独具贵阳特色的美食。相传,物资匮乏的年代,贵州百姓为了延长猪肉的保存时间,便将猪肉反复熬制,意外创造出了这种香脆可口的食物。

1979年,作为丁家脆哨品牌创始人,当时的丁冬月和丁菊英两兄妹,凭借着对美食的热爱和对传统脆哨制作技艺的传承,在贵阳街头摆起了小小的脆哨摊。

创业初期,条件十分艰苦,丁家两兄妹每天天不亮就要去市场挑选最新鲜的猪肉,回到摊位后,便开始了繁琐的制作工序。切肉、炼油、调味,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常常忙到深夜。

然而,他们始终坚信,只要坚持品质,就能赢得顾客的认可。他们严格把控每一块猪肉的品质,精心调配独特的香料配方,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终于制作出了口感酥脆、香味浓郁的脆哨。

“脆哨不同于油渣,需取肥肉、五花肉或精瘦肉,再配以各种调料油炸煎炒,香、咸、脆、爽。”丁菊英说。渐渐地,丁家脆哨摊凭借着独特的风味在贵阳小有名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需求,丁家脆哨不断丰富产品种类。除了传统的肥肉脆哨、五花肉脆哨、瘦肉脆哨外,还推出了麻辣软哨等创新口味。

现在,脆哨也成为了贵阳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黄金配角”,无论是清晨的素粉、糯米饭,还是晚餐的炒饭、火锅,加一勺脆哨,瞬间就能让美食增色不少,可谓“万物皆可脆哨”。

如今,丁家脆哨已传承至第三代,三代人始终秉持着匠心精神,将这份美味不断发扬光大,让丁家脆哨成为了“贵州老字号”和“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热销全国,备受消费者追捧

在贵阳,丁家脆哨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品牌。每天,无论是游客,还是本地百姓,都会买上一些。“每次路过都要买一些,家里人都爱吃,早餐煮粉放一点,味道香极了!”一位老顾客笑着说道。

如今,丁家脆哨不再局限于贵阳本地,而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美味卖向全国。

“叮~”在丁家脆哨民生路店里,电脑旁的机器传来订单的声音,工作人员在核对订单,将顾客下单的产品打包发往北京、山东、上海、新疆等全国各个地方。

现在,丁家脆哨已畅销全国。线上,在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小红书等各大电商平台上均有销售,并长期名列同类产品第一名。其中,抖音、淘宝月销售均10万余单。线下,已在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观山湖区以及六盘水市和遵义市共开设30余家门店。

“第一次在网上买丁家脆哨,收到后全家人都赞不绝口,酥脆可口,越嚼越香,已经回购好几次了!”一位来自北方的顾客在评价中写道。

如今,丁家脆哨全网粉丝破百万,网店共有23个,月销售额达100万余元。“在未来的发展中,为了更好的传承丁家脆哨这一技艺,计划将丁家脆哨的线下门店建设到全贵州省其他城市乃至全国。”丁菊英说。

品质为本,守护美味传承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丁家脆哨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供应,丁家脆哨在乌当区奶牛场火石坡工业园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工厂,专心从事于脆哨食品的加工开发以及相关食品的深加工生产。

“公司生产工厂按照高标准建设,拥有15000平方米的厂房、无菌检测车间、数条生产线、一条全自动包装车间等各种卫生高效的生产环境,以及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年产能约100万斤脆哨及相关产品。”丁家脆哨工厂负责人丁俊杰介绍说。

在原材料把控上,丁家脆哨始终坚持选用新鲜、优质的猪肉,与固定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每一批猪肉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在制作过程中,虽然引入了现代化设备,但核心的制作工艺依然传承传统手法。师傅们凭借多年的经验,精准把控油炸的火候和调味的比例,让每一颗脆哨都保持着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丁家脆哨十分注重食品安全管理。工厂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员工必须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和专业培训才能上岗。每一批产品在出厂前,都要经过多项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感官检测、微生物检测等,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此外,丁家脆哨还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顾客的反馈和投诉,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让丁家脆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口碑,守护着这份传承了几十年的美味,也让贵阳脆哨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丁俊杰表示。

来源:贵阳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大厨3分钟教会你可乐鸡翅,这个方法我儿子一餐吃五个 准备食材很简单,鸡翅中适量、一瓶可乐、姜片、...
7月吃牛羊肉不如吃它,鲜香开胃... 七月盛夏,迈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酷热潮湿, 这时人的食欲下降, 孩子的食量也明显变少了,但三伏...
原创 大... #大妈集市小吃,小生意大乾坤 在热闹的集市一角,一位大妈的小吃摊前总是围满了人。那看似普通的小吃,...
原创 奶... 上海静安寺地铁口,两家奶茶店上演着现实版的“冰与火之歌”。左边,喜茶悄然撤掉“美团专送”灯箱,玻璃门...
原创 大... #观大叔制豆腐皮,悟生活之匠艺 在市井一隅,邂逅一位制作豆腐皮的大叔,他娴熟的技艺,如一场无声却震...
原创 夏... 夏天,把这5种水果晒成干,留着当零食吃太赞了,且放一年也不坏! 盛夏时节,水果大量上市,价格亲民,...
原创 阳... 晨光中的果香诱惑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厨房,案板上整齐排列着几个圆润饱满的脐橙,金黄的外皮上...
原创 天... 胃和心,总要有一个是满的。所以,全世界的迷茫和忧伤都可以用美食去抵挡!更多家常美食做法,请关注典典小...
今日养生方 | 夏日救肤达人!... 丝瓜为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其果实、藤茎、汁液均可入药,自古被誉为“肌肤的天然保姆”。 岐黄学者...
原创 舌... 记忆中的那抹咸香 老巷口的炒货摊前总是围满了人。铁锅里翻滚的花生裹着细盐,噼啪作响的声音像极了过年...
武汉“过早”天下无双,正餐和宵... 武汉“过早”天下无双,正餐和宵夜同样精彩,美食排行榜前10来了 武汉美食的精髓,尤其是最富特色、最深...
原创 大... #大妈“下岗”后街头卖这个!30个鸡蛋放到锅里!一天卖出1000份! 在城市的某个街角,有这样一位...
原创 清... 晨光微熹时,厨房里飘散的第一缕咖啡香,是许多人一天开始的仪式感。磨豆机规律的咔嗒声,热水注入滤杯时升...
原创 大... #大叔做了一张大面皮,往上面放入这种馅料,很多人一下子买了好多 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有这样一位大叔,...
原创 大... #大咖品美食:咸鸭蛋好多人都爱吃,今天教大家咸鸭蛋的制作方法! 在美食的世界里,咸鸭蛋以其独特的风...
原创 大... #大咖品美食:美味的坚果糖你会做吗?赶紧来学学做给宝宝吃吧! 在美食的世界里,坚果糖宛如一颗璀璨的...
原创 舌... 保定漕河驴肉 介绍:漕河驴肉是保定驴肉火烧的主要食材,其制作工艺始于宋代,选用太行驴肉,肉质紧实...
原创 大... #大叔街边卖这种美食,一位大姐吃了个遍还不想走,结果笑喷了! 在城市的某个街角,常常藏着令人惊喜的...
原创 大... #大厨教你在家做7道美味的川菜,大冷的天气吃上一口,太过瘾了! 在寒冷的天气里,还有什么比得上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