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烟品牌虽多,但还没有哪一家能像“中华烟”这样深受全国人们喜爱,访友、订婚、结婚、宴请等各种场合,都能看到中华烟的身影,甚至有网友说“烟里的中华,酒里的茅台,这都是面子的象征。”
不过,虽然它随处可见,但绝大多数朋友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烟盒上的“中华”二字是谁写的?很多人想当然以为是为人所写,其实不然,它出自一位极为低调的大师之手,几乎99%的人没听说过他,此人就是陈烟桥。
陈烟桥,1912年1月4日生于广东深圳观澜镇牛湖村,他自幼学习书法、绘画,书法上根植于传统,绘画上则受西方影响,在版画、油画上颇有造诣。1928年,陈烟桥考入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1931年又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鲁迅,二人亦师亦友,他在鲁迅的鼓励与支持下,从事版画创作,曾任《新华日报》美术科主任。陈烟桥的书画给鲁迅留下了深刻影响,他曾盛赞陈的字是“有古人遗风,我深为佩服”。1949年。陈烟桥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西文联二把手等。
上世纪50年代,中华烟品牌创立,向全国征集题字、图标,陈烟桥毛遂自荐,他的设计稿被选中,于是便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华”二字,不仅如此,烟上面的天安门城楼也是陈烟桥所画、所设计的,让人不由赞叹一声“全才”。
陈烟桥幼年时以颜真卿《多宝塔碑》为启蒙,后又临摹欧阳询、柳公权的字,打牢基础后再取法晋唐宋元明诸家,尤其是妍美端庄一派的书风。“中华”二字,有“颜体”之宽博,又有赵孟頫、董其昌书法之秀逸,刚柔并济。
中锋稳行,提按和缓,横画起笔多藏锋逆入,行笔中段粗细变化明显,收笔轻顿回锋。转折处方折为主,内角略作圆转避生硬。结字方正匀称,无明显的欹侧变化。这种规范源自对唐楷的简化,确保书写严谨
虽然只有两个字,但从中仍可看出陈烟桥笔法的稳定、结字的规范、墨色的浓淡自然,展现了实用书写的规范,既保留了丰富严谨的笔法,又兼顾了易识性、书写性,做到了艺术美与实用美的平衡,雅俗共赏,气质纯正。
对于陈烟桥先生,我们不仅要知道是他书写了“中华”二字,更要了解他是一位出色的版画家、爱国人士和教育家,为我国的美术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