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厨房炸花生米,油星子噼里啪啦溅得灶台上到处都是,我正举着锅铲跟它们斗智斗勇呢,我妈从客厅溜达过来,瞅着我那手忙脚乱的样儿直乐。"你这炸法不对头," 她伸手把火调小了点,"等会儿出锅前滴两滴酒试试,保管不一样。"
我当时还撇撇嘴,心想炸花生米不就图个香酥脆吗?跟酒有啥关系。结果等花生米在油锅里开始泛黄,我依着她的话往里头滴了两滴白酒,滋啦一声冒起股白烟,那股子香味儿瞬间就不一样了 —— 原先光有花生的油气,这会儿混着点酒香,直往鼻子里钻。
后来我才琢磨明白,这招还是我姥爷传下来的。以前逢年过节,姥爷总爱端着小酒盅,跟前摆一碟花生米。有回我见他炸完花生,特意从酒壶里倒了点黄酒进去,还拿手颠了颠锅。"这是啥讲究?" 我凑过去问。老爷子呷了口酒,慢悠悠地说:"你试试放三天,保证还脆生生的。"
真不是我吹,这法子是真管用。上礼拜炸了一盘没放酒的,第二天就有点皮了,嚼着像棉花;放了酒的那盘,搁在玻璃罐里三四天,掏出来照样咔嚓响。我家孩子现在吃花生都点名要 "带酒味的",说比超市买的香多了。
其实做法也简单,就是得拿捏好火候。先把花生米淘洗干净,摊在筛子里晾半天,表面一点水都不能有,不然下油锅准溅得你跳脚。油要烧到六成热,就是筷子插进去周围冒小泡的程度,倒进去后得不停扒拉,听见花生壳开始 "啪啪" 响,颜色变成浅黄,就得赶紧关火。
这时候关键的一步来了 —— 趁着余热,滴个三五滴白酒或者黄酒,迅速用铲子翻匀。你会看到花生表面好像裹了层看不见的膜,那就是酒在起作用。放凉后装在密封罐里,吃的时候抓一把,又香又脆,带点若有若无的酒香,配粥、下酒都合适。
我试过好几种酒,发现高度白酒效果最好,酒香不重还特别提味;黄酒次之,会带点淡淡的甜;啤酒就差点意思,可能度数太低,放两天还是会潮。有回我爸非说用米酒试试,结果炸出来带点酸味儿,全家人笑了好几天。
以前总觉得做饭讲究那么多干嘛,能吃就行。但自从发现这点小窍门,才明白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多精妙。就像这滴酒的动作,看着简单,其实是利用酒精挥发带走潮气,还能让花生的香味更透。现在每次炸花生,我都想起姥爷坐在小马扎上喝酒的样子,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脸上,连带着那碟花生米都金灿灿的。
昨天邻居王阿姨来借酱油,看见我在炸花生,还说她家炸的总爱回潮。我把这法子教给她,她临走时说:"等我炸好了给你端一盘尝尝。" 你看,做饭这点事儿,就是这样你传我我传你,慢慢就成了生活里的小乐趣。
现在这盘花生米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客,早上配白粥,晚上老公小酌两杯也离不开。有时候孩子写作业累了,抓一把当零嘴,还总问:"妈妈,你是不是又偷偷加了什么好东西?"
其实生活里藏着好多这样的小智慧,不一定多复杂,却能让平凡的日子多些滋味。就像这滴进花生米里的酒,不显眼,却让简单的吃食变得不一般。
不知道你们家有没有这样代代相传的小窍门?要是有的话,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呀。也祝看文章的各位,日子像这花生米一样,香脆带劲,越过越有滋味。记得用发财小手点赞关注呀,说不定就能沾沾喜气发大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