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煮面条真是气人,水烧开了就把面条一股脑倒进去,结果捞出来全黏成一团,筷子搅半天都散不开,最后吃着跟面糊似的。我妈在旁边看着直摇头,说 “你得在水开的时候撒勺盐啊”。试了下还真管用,面条根根分明,滑溜溜的,筷子一挑就分开了。
你说这盐到底在水里干了啥?我以前总以为是心理作用,觉得加了盐面条就变 “乖” 了。直到有次跟小区门口面馆老板聊天,他说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窍门。老板煮面的时候,水刚冒泡就抓一小撮盐扔进去,盐粒在水里滋滋响着化开,再下面条,用长筷子轻轻一搅,面条就不会粘锅底了。
后来我才琢磨明白,面条里那些让它有嚼劲的东西,好像叫什么面筋,遇到盐就变得更结实。就像咱们扎辫子,用皮筋勒紧了就不容易散。盐就像给面筋上了层 “保护膜”,让它们在水里煮的时候不会软塌塌地粘在一起。而且面条里的淀粉特别调皮,煮的时候总爱跑到水里去,结果就是面条表面变黏,互相粘住。盐在水里好像能管住这些淀粉,不让它们随便乱跑,这样面条表面就清爽多了。
我奶奶煮手擀面的时候更讲究,她说 “盐要早点放,水冒泡就行”。她总说以前没那么多讲究,就靠这一勺盐,煮出来的面条才能根根利索。有次我学着她的样子加了满满一勺盐,结果面条硬邦邦的,一点都不软和。奶奶笑我 “傻孩子,盐多了会起反作用”,后来查了才知道,盐加太多反而会破坏面筋,面条就不好吃了。
现在买的挂面也有意思,包装上大多写着含钠量。有次我没加盐煮挂面,发现居然也不怎么粘。后来才知道,原来和面的时候已经加过盐了,难怪煮的时候不用额外加。不过那种新鲜切面就不行,不加盐煮肯定粘成一团,你说神奇不神奇?
其实盐在水里不光管粘连,还能让面条更筋道。上次煮碱水面,忘了加盐,煮出来软趴趴的没嚼劲。加了盐之后,面条咬起来咯吱咯吱响,口感完全不一样。面馆老板说这是因为盐能让面条里的蛋白质更结实,就像给面条加了层 “骨架”,煮再久都不容易烂。
不过现在我也学乖了,加盐的时候会少放一点。毕竟现在吃的东西里藏着不少盐,上次看科普说一天吃盐不能超过一个啤酒瓶盖的量。煮面加一小勺就行,尝着水有点咸味儿就够了,加多了对身体不好。
你平时煮面条有啥小窍门?我试过加几滴油,好像也能防粘,但没加盐方便。而且油多了吃着腻,还是盐省事。你们要是有别的招,评论区告诉我呀,下次我也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