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18日至22日,“三区”建设展新姿——“市县融媒看成县”全媒体集中采访暨全市新闻业务大练兵活动在成县圆满举行。活动期间,来自省级媒体驻陇记者站、市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及通讯员走进成县,以脚步量成长,用笔墨记变迁,探寻成县城区、景区、园区建设的生动实践,推出了一批接地气、有温度、高质量的新闻作品。近期,成县融媒体中心将通过陇南成县发布微信公众号、成县融媒客户端、成县发布视频号、成县融媒抖音、成县融媒快手等新媒体平台, 对此次活动创作出的优秀图文稿件及短视频作品进行集中展播,敬请大家关注。
近日,"市县融媒看成县"活动采访团走进甘肃红川酒业,在醇香四溢中领略千年酿酒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精彩对话,开始了一场难忘的白酒文化探索之旅。
这座拥有七十余年历史的白酒企业,既承载着千年酿酒文化传承,又展现出新时代的创新活力。作为陇南市的重点企业和成县的工业名片,红川酒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向我们展示了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创新技术的完美融合。
穿过颇具现代气息的企业大门,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酒香和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氛围。红川酒业不仅是一家白酒生产企业,更是一座活态的白酒文化博物馆。
历史回眸,千年酿酒文化的传承者
红川镇的酿酒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据记载,诗圣杜甫寓居同谷时,就曾写下"酿得万家合欢液,愿与苍生共醉歌"的佳句。元朝中期,山西杏花村商人在此创办"春和涌"烧坊,开创了红川酒业的雏形。明清时期,红川酒便已享有"烈酒产红川,盛名贯九州"的美誉。
1951年,在"春和涌"等老字号酿酒作坊的基础上,组建了国营红川酒厂。2008年,企业改制为民营控股、国有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
如今,红川酒业已发展成为总资产近14亿元、年产纯粮原浆酒6000余吨、在职员工近1200人的陇酒领军型企业。
生态酿造,自然馈赠的酿酒宝地
红川镇位于北纬33°的酿酒黄金地带,这里气候湿润,水质甘洌,空气中富含1500多种微生物群落,形成了不可复制的酿酒微生态环境。
企业依托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坚持选用优质五粮原料,从源头确保产品品质。
工艺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参观过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红川酒业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创新。企业始终坚持"踏实做人,认真酿酒"的理念,恪守"因为纯粮,所以自信"的质量信条。第一站我们先来到了老厂区。这里保留着传统的酿酒车间,古老的发酵池、传统的蒸馏设备,处处彰显着历史的痕迹。
在制曲车间,工人们正在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独有的65摄氏度高温"包包曲"。这种制曲工艺是红川酒的独门绝技,也是保证酒体风味的关键环节。
发酵车间里,数百个发酵池正在静静地进行着微生物的奇妙变化。红川酒采用固态发酵法,入池发酵时间长达75天以上,双轮底发酵更是超过150天。
科技赋能,现代酿酒的新篇章
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红川酒业也在积极引入现代科技。与传统的老厂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化的新厂区。这里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灌装车间内,全自动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从洗瓶、灌装、封口到贴标、包装,整个流程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每小时可灌装上万瓶白酒
产品体系,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红川酒业现已形成"红川"与"成州"两大品牌体系,开发了六十余款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锦绣陇南、金成州、经典成州、飞天成州等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广受好评。特别是金红川自酿系列,以其"柔而不淡、香而不艳"的独特口感,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参观结束时,红日当头,整个红川酒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酒香依旧弥漫,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酿酒传奇。
红川酒业的故事,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交融的故事,是坚守与创新并存的故事。
这座扎根于陇南大地的白酒企业,正以独特的魅力与实力,书写着中国白酒行业的新篇章,让千年酒香飘向更远的未来。
来源:陇南礼县发布
文:马杜 图:后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