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都在提倡“减糖”,但生活中糖分却必不可少,只是需要适量摄入,糖果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与多巴胺相关联,可以看到现在糖果品牌宣传大都强调“幸福感”。
传统渠道市场份额处于萎缩状态,品牌们都在不断创新与深耕,随着竞争的加剧,品牌分层竞争逐渐显现,在消费升级与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分化与拓展,新消费场景涌现
在糖果市场中消费场景正经历着分化与拓展,传统的糖果消费场景主要集中在日常零食、节日礼品等方面,但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需求的升级,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涌现,为糖果品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徐福记新增了现代喜礼与轻奢喜礼两大风格,通过婚庆、诞生等场景拓展线下礼品市场,这是品牌在消费场景拓展方面的另一重要策略,婚庆市场是喜糖消费的重要场景,其通过与婚庆公司、酒店等合作将其喜糖产品更精准地推向目标客户。
新生儿家庭往往会准备喜糖分发给亲朋好友,以分享喜悦,针对这一场景推出相应的喜礼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其他糖果品牌也在积极拓展消费场景。
此前M&M还与电影IP合作推出了一支逗趣预告片,豆人形象联合《侏罗纪世界2》潜入电影院,消费场景的拓展已成为糖果品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诞生场景同样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还有一些品牌将糖果与咖啡、茶等饮品搭配,推出适合下午茶场景的糖果产品,部分品牌将糖果融入到办公零食场景中,推出小包装、方便携带的糖果,满足上班族的需求。消费场景的分化与拓展使得糖果品牌能够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客户,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高端化入局,新兴品牌花样多
糖果市场涌入了不少新兴品牌,而大多数品牌主要定位高端,高端糖果市场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的特点,关键在于它们瞄准了精准人群。
比如某品牌深入研究消费者需求,将目标客户锁定在追求高品质生活、注重健康和口感的中高端消费群体,宣称产品采用优质的原材料,在生产工艺上精益求精,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达到高端水准。并且在产品包装和品牌形象上也下足了功夫,打造出时尚、高端的品牌气质,与目标消费群体的审美和生活方式相契合。
另一品牌则以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和产品设计,在高端市场中崭露头角,该品牌瞄准了年轻、时尚、追求个性化的消费群体,其产品造型独特、口味新颖,包装设计充满个性和艺术感。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精准营销,与目标客户进行互动和沟通,迅速积累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可以看出这两个品牌都是主要以线上为主,打造品牌形象,新兴品牌善于利用社交媒体、网红推荐等新兴营销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且它们还注重打造品牌故事,赋予品牌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以吸引目标消费群体。
新兴品牌切入高端化并非偶然,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糖果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高端糖果市场的潜力逐渐显现,为新兴品牌提供了发展机遇。
新兴品牌的崛起给传统品牌带来了竞争压力,但也推动了整个糖果市场的升级和发展,只不过新兴品牌也存在不少短板,比如根基不稳、上游建设薄弱等问题,是否有能力在高端糖果市场分得一杯羹,还有待观察。
翻新转型,老品牌是否成功?
在糖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老品牌面临着来自新兴品牌和外资品牌的双重压力,为了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许多品牌选择翻新,通过产品迭代、文化赋能、渠道革新三大核心策略实现年轻化破局。并非所有老品牌的翻新都取得了成功,有些品牌成功实现了转型,而有些品牌则依然在吃老本。
某个悠久历史的糖果品牌曾经一度面临品牌老化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该品牌进行了一系列的产品迭代,它推出了多种新口味的奶糖,如红豆味、玉米味、巧克力味等,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口味需求。
在提升品牌热度上与其他品牌进行跨界合作,推出了奶糖味的唇膏、香水等产品,借助跨界营销的热度,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年轻化形象。充分挖掘自身的品牌历史和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到产品包装和营销活动中,该品牌还推出了复古包装的奶糖,唤起了消费者的怀旧情感,同时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通过这些举措,成功实现了品牌的年轻化转型,重新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通过产品迭代不断推出新的产品系列,如棒棒糖推出了多种水果口味和夹心口味,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渠道革新方面,该品牌积极拓展线上渠道,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提高了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品牌影响力,同时还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吸引消费者参与,增强了品牌的亲和力和忠诚度。
也有一些老品牌在翻新过程中未能取得成功,依然依赖传统的产品和营销模式,吃老本现象严重,某些地方老牌糖果品牌,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和市场洞察力,产品种类单一,口味多年未变,无法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在渠道方面,这些品牌仍然主要依赖传统的线下批发市场和小卖部,对线上渠道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市场份额逐渐萎缩。
在品牌建设上,这些老品牌也未能有效挖掘自身的品牌文化内涵,缺乏与年轻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它们的营销活动往往缺乏新意,无法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品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翻新和转型,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老品牌的翻新成功与否,取决于多个因素,成功的老品牌能够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而那些失败的品牌则往往固步自封,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对于老品牌来说,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积极进行翻新和转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功能性糖果发展,缺乏研发依靠
功能性糖果作为糖果市场的一个新兴细分领域,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据相关数据预测,功能性糖果市场规模预计 2030 年将突破 600 亿元,其中益生菌、维生素类产品增速超 15%。
然而功能性糖果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缺乏研发依靠。功能性糖果的功效性宣传具备一定的噱头,如宣称具有补充维生素、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但是这些功效是否有科研数据支撑?
实际上大多数功能性糖果产品都是在产品中加入某类营养元素,并无科学佐证其功效。这种缺乏科研数据支撑的现状,无法为其卖点做支撑,让产品无可讲点,也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很多企业往往更注重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忽视了研发的重要性,它们更多地是跟风生产,看到某种功能性糖果畅销,便迅速推出类似的产品,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夸大宣传也是功效性糖果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并没有任何科研佐证的情况下就表示产品具备功效性,《广告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李桧芳食品经营部,通过签到打卡、集中授课、视频讲解等方式向老年消费者宣传其所售的大蒜油凝胶糖果、珍硒虫草浸提粉等普通预包装食品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治疗冠心病等功效,该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相关规定,最终建邺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综合裁量案件情节,处10万元罚款 。
要改变功能性糖果缺乏研发依靠的现状,还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是不可或缺的,并且随着国内对于功效性产品的重视,期待有越来越完善的标准出现,让企业有法可依。
以跨境购为卖点,是否真的是国外产品?
因为消费理念的原因和尝新心理的趋势,部分消费者往往会愿意为跨境购糖果支付更高的价格,比如德国的 Ritter Sport 巧克力糖果、英国的吉百利巧克力糖果、加拿大的 Smarties 糖果等都发展不错。跨境购产品受欢迎的因素除了品牌知名度外,产品优势是主要竞争点,消费者往往对异域风味充满好奇,这些糖果带来区别于本土产品的全新味觉享受。
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进行虚假宣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近两年俄罗瑟糖果拥有较高热度,以其浓郁的口味和独特的包装深受消费者喜爱,一些商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便开始生产和销售假冒的俄罗斯糖果,这些假冒产品在包装上模仿俄罗斯糖果的风格,标注虚假的生产地址和信息,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俄罗斯紫皮糖的假货层出不穷,这些假冒的 “俄罗斯紫皮糖”,对外宣称是俄罗斯生产,以此吸引消费者购买,但实际上很多是国内小工厂代工生产的。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就可以看到如何鉴别俄罗斯紫皮糖的教程,部分仿品在包装上很难看出差异,但是产品口感与正品差别较大。
这些假冒的跨境购糖果质量无法保证,一些假冒的俄罗斯糖果可能使用劣质的原材料,添加过多的食品添加剂和色素,同时这种假冒行为也损害了真正国外糖果品牌的声誉,影响了跨境购糖果市场的正常秩序。
消费群体分层,可作为创新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果消费群体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不同年龄、不同消费观念的群体对糖果的需求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银发群体和 Z 世代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需求和偏好对糖果品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集中于低糖、易咀嚼的糖果产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对糖分的摄入更加谨慎,低糖糖果成为了银发群体的选择,并且老年人的牙齿功能也逐渐退化,咀嚼能力下降,易咀嚼的糖果产品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而Z 世代消费群体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具有独特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他们偏好个性化、社交属性强的糖果产品,喜欢具有独特设计和创意的产品,个性化的包装和口味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营销方面糖果品牌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产品的特点和使用场景,同时,品牌还与网红、博主合作,进行产品推广,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儿童这一细分群体也深受品牌的关注,尤其是在软糖方面,打上“儿童”的标签后价格翻倍,比如小葵花DHA藻油富锌多维软糖售价39.9元90克三十粒,秋田满满的叶黄素酯软糖、三源铁富铁软糖等均售价49.9元,净含量是60g三十粒;合生元儿童叶黄素酯软糖售价168元,净含量100g四十粒。而普通软糖大多在十元左右一包,即使儿童软糖添加了营养元素,但实际上的价值不足以支撑其较高的价格。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本土品牌深耕大众市场
中国糖果市场呈现“外资主导高端、本土深耕大众市场”的格局,吉百利、荷氏等外资品牌凭借维生素、益生菌等功能性成分占据高端市场,而本土品牌则在大众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头部外资品牌通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它们在功能性糖果的研发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和经验,能够推出具有独特功效和高品质的产品。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入中国市场后,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迅速占领了高端市场。
本土品牌在大众市场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本土品牌运输成本会相比在国内没有加工厂的外资品牌低,能够以较低的价格销售产品,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需求,现在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本土品牌的价格优势使其能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在渠道方面拥有广泛的销售渠道,包括批发市场、小卖部、超市等,这些渠道能够将产品快速地推向全国各地,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在产品上更能够推出符合本土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比如一些本土品牌推出了具有中国传统口味的糖果,如桂花糖、薄荷糖等,受到了大众消费者的喜爱。
虽然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本土品牌也具有向高端市场突破的潜力,比如某品牌通过推出高端喜礼系列,提升了品牌的高端形象;另一品牌凭借在保健品领域的优势,推出了高品质的功能性糖果产品。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本土品牌深耕大众市场的格局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随着本土品牌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这种格局有望逐渐被打破。
认知&浅评:成熟市场下的糖果品牌分层竞争,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糖果品牌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是新兴品牌还是老品牌,都需要注重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才能推动糖果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下一篇:伊丽莎白雅顿红酒加盟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