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白酒调饮”在酒馆和社交平台迅速走红,果 汁、气泡水、冰块与白酒的创意搭配成为潮流。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纯饮,各式白酒调饮占据酒单显眼位置。
但鲜少有人提及,早在10 多年前,江小白就因为“调饮” 在年轻人中火过。如今劲酒、牛栏山、汾酒、五粮液等酒企扎堆入局,白酒调饮重获青睐,江小白的时代回来了吗?
在白酒调饮热潮中,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酒企。劲酒以小劲酒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威士忌”;牛栏山的“牛碧桶”被年轻人玩出多样花样;汾酒借“欲买桂花同载酒”话题热度深耕混饮赛道;五粮液近期也推出 29°五粮液・一见倾心,官方直言其可与果汁、茶饮等融合,打造“东方鸡尾酒”。
其实,白酒调饮并非新鲜事物,江小白就因为调饮火过。当时,消费者用江小白搭配出多款特色饮品:“白色恋人”以草莓、椰奶分层调制;“独家记忆”按 3:1 比例混合西柚汁与江小白;朋友小聚时,江小白搭配冰红茶,复刻“长岛冰茶”的甜中带苦;更有网友尝试江小白加七喜、养乐多、气泡水,诠释“万物皆可江小白”。其中,江小白加雪碧并盖上纸巾“boom”一下的喝法,被网友称作“情人的眼泪”,甚至促成江小白与雪碧推出联名款。
只是近几年我们好像没太听见江小白的声音了。
如今调酒混饮翻红,核心原因在于消费人群迭代。
十年前,70 后、80 初是白酒消费主力,他们坚守传统饮用方式,难以接受白酒与饮料混合的“另类”喝法。甚至有些传统白酒消费者认为,江小白本身口感差,调饮只是为了“遮丑”。
如今,90 后、00 后成为消费新势力,他们成长于全球化环境,对鸡尾酒、预调酒熟悉,更易接纳白酒调饮。在网络平台,#居家微醺#、#调酒配方#等话题浏览量居高不下,白酒+果汁、白酒+气泡水等组合层出不穷。
但是也并非所有白酒都适合调饮。白酒调饮看似简单,实则对基酒要求颇高,需酒体纯净、度数适中、不抢味、不抢色。
江小白在这一领域具备天然优势,从名字上就已经赢了。其名字中的“白”字极具深意——在消费者心智中,“白”代表纯净、空白与无限可能,这与江小白的酒体特性高度契合。作为清香型白酒,江小白酒体纯净、度数适宜,无浓重窖泥味,类似伏特加、朗姆酒的“百搭属性”,能与果汁、气泡水等辅料良好融合,既不掩盖辅料风味,又能保留白酒香气,这也是十多年前消费者选择江小白调饮的核心原因。
这样看来,江小白若不宣传自身调饮优势,无疑是浪费了早年积累的市场基础与产品特性。
如今白酒调饮再次火爆,行业向年轻化、多元化转型,调饮成为共识,江小白似乎也迎来新机遇。但挑战同样严峻。当前入局者远超十年前,除传统酒企,新兴低度酒品牌、国际酒企也在争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大幅提升。江小白早年因“超前”的调饮承受质疑,但如今能否抓住机遇,不仅取决于产品是否适配调饮,更关键在于能否精准把握新一代消费者需求,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