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号“烤肉宛”的炙子烤肉,堪称京城美食界的一块金字招牌,其独特的魅力,单是听那炙子上肉片“滋滋”作响的声音,便足以让人食欲大增,直呼“能下一碗饭”。
烤肉宛始创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历经三百余载风雨,以烤牛肉起家,与“北季”烤肉季并称“南宛北季”,是北京炙子烤肉的传奇代表。其烤牛肉之所以能“溢油荡香、鲜嫩赛豆腐”,关键在于选料与工艺的极致讲究。精选西口牛的上脑、黄瓜条、里脊等精华部位,肉质鲜嫩、纹理细腻,再以尺许长的特制钢刀切成柳叶形薄片,一斤肉能切出百余片,薄厚均匀如纸。
烤制时,将肉片铺在特制的圆形铁炙子上,用松枝、枣木、梨木等果木炭火烤炙,果木香与肉香交织,瞬间弥漫整个空间。肉片在炙子上翻滚,油脂渗出,与葱丝、香菜、特制酱汁融合,待肉色栗红、边缘微焦时,夹起一片送入口中,鲜嫩多汁、口感润滑,果木的清香与肉的醇厚在舌尖绽放,令人回味无穷。
烤肉宛的独特体验更在于“武吃”文化。食客围炉而立,一脚踏长凳、一脚踩地,一手执长筷翻烤,一手端佐料碗,边烤边吃、大快朵颐。这种豪迈的吃法,既保留了游牧民族的粗犷,又融入了老北京的烟火气,成为京城饮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如今,烤肉宛的炙子烤肉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百年传承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一份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敬畏。无论是名人雅士的题字留墨,还是普通食客的口口相传,都让这道“听着滋滋声就能下一碗饭”的美食,成为京城味道的永恒记忆。
上一篇:干红怎么喝?干红的饮用方式?
下一篇:麻婆豆腐炒制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