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兰州牛肉拉面预包装产品
在兰州牛肉拉面奋力迈进千亿级大产业的路上,一碗面已不单纯是街头巷尾的美食,而是一条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向上与调料企业紧密相连,向下与预包装食品环环相扣。在从“农耕文化”迈向“工业产品”的跨越中,看看兰州的协会、企业如何在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平衡中弘扬本真匠心,守卫金字招牌。
建立更严内控体系
匠心守卫金字招牌
如今走进超市便利店,你能寻到全国各地的方便美味,安徽板面、四川小面、柳州螺蛳粉、贵州红酸汤米线等应有尽有。地方美食预包装形式的迅猛发展,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 “坚守本真、弘扬匠心”的新课题。兰州市牛肉拉面预包装产业发展协会会长王小伟认为,兰州牛肉拉面的灵魂,藏于繁复精妙的传统工艺中。“这要求我们对工艺抱有敬畏与专注,即便在预包装生产中,也绝不能牺牲核心工艺的完整性。”
走进蘭啵旺预包装牛肉拉面的现代化生产车间,一碗面在工业化流水线上的“匠心之旅”生动呈现在眼前:在熬汤环节,坚持牛肉、牛棒骨搭配28味天然香料的古法配比,经6小时文火慢炖,并通过风味组学技术反复调试,让汤底还原度达 98%以上。选料上,根据兰州市预包装牛肉拉面地方标准,建立严于国标的内控体系——菜籽油选用金龙鱼非转基因品种,辣椒限定甘谷“羊角椒”,牛肉可实现“从牧场到包装”全链路溯源。生产中,对牛肉卤制时间、汤料包灭菌条件、包装密封性等环节,都建立精确到毫厘的数据标准,配以严格品控体系。拉面制作环节,蘭啵旺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用质构分析仪拆解传统拉面筋道度,通过调整面粉配比与醒发时间,让预包装面条复煮后仍保持“柔而不烂”的口感。
“预包装意味着标准化放大,任何细节疏忽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保持严苛的匠心,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兰州牛肉拉面金字招牌的捍卫。”王小伟说,“守正”是根基,“创新”是动力,如今的兰州牛肉拉面预包装食品已针对不同群体推出细分产品:为年轻人开发“酸菜牛肉款”,为健身人群推出“低脂高蛋白款”,为家庭用户设计“宽细双形态包装”,不断探索标准化与个性化平衡。
汤料点亮地道风味
“点睛之笔”独具匠心
一碗面,香辛料虽只占方寸之比,却是点睛之笔。“香辛料的魅力在于其复杂性和协调性。差之毫厘,风味谬以千里。”兰州君鹏调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钰是个精干的年轻人,但在调料的世界,他早已不是外行的“毛头小子”,细究起兰州牛肉拉面汤料中最常见的草果,他透露了一个“秘密”——同样的食材,经过炭烤和电烤两种不同的烘干方式,风味就会产生微妙的差异,“在我们的心里,‘一丝不苟’绝非一句空话。牛肉拉面的精髓,尽在那一口汤里。”
“我们不仅是供应商,更是风味的研究者和创造者。”守住匠心,马钰事必躬亲。如何通过工艺改进,更好地锁住香辛料的原始香气?如何根据不同地区客户的需求,在经典基础上进行微创新,开发出更受市场欢迎的复合汤料?这一切都需要反复试验、品尝和调整,这个过程考验的正是耐心和追求极致的精神,“从原材料的溯源采集、入库检验、除尘筛选,到根据秘方进行精确到克的称量混合,再到现代化的加工研磨,每一道工序都建立了严格的标准操作流程。”
汤料的匠心,是对产业链下游企业的负责,也是让这一碗面在世界美食中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借着兰州牛肉拉面的东风,马钰的梦想也得以远航,经他之手的优质香辛料已走进国内100多家、海外90多家面馆,为食客带来了兰州地道的匠心风味。
兰州日报首席记者 赵文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