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有一种汤菜,名字不讲究,卖相不惊艳,却是山西人的“心头爱”,它就是“烂糊白菜”。
就连话题“烂糊白菜就是山西汤菜天花板”还登上了热搜,引发了网友朋友的关注。
网友们纷纷分享自己对这道菜的喜爱:“我最喜欢的汤,每次去外面吃饭都点”……也有父母记得孩子的喜好:“烂糊白菜,我家娃娃最爱喝的汤”……
喝完酒的人都会来这么一碗汤,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酒后佳品。”
这道“其貌不扬”的汤,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获取山西人的“偏爱”?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烂糊白菜的美味世界~
看似平常,实则不凡
“烂糊白菜”,是山西地区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家常菜,也叫“烂糊白菜汤”。
名字虽然听起来像是个“失误作品”,却是无数山西人记忆深处的“味道”。它不是宴席主角,也不是饭店招牌,但只要一端上桌,筷子先停,勺子先动,一碗下去,胃里踏实,心里亮堂,是山西人餐桌上的“汤菜天花板”。
这道菜的灵魂全在“烂糊”二字上,这里的“烂糊”并非指食材被煮得稀巴烂,毫无品相。而是指通过巧妙地炒制面粉,让面粉在锅中逐渐受热、变色,与油脂充分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糊状“底料”,用它来做汤底,煮出来的汤汁会呈现出诱人的奶白色,质地浓稠丝滑。
白菜作为这道菜的核心食材,在炖煮之后软嫩可口,却依旧保持着一定的形状,不会轻易碎掉;搭配其中的肉丝,在各种调料与汤汁的浸润下,嫩滑入味,每一口都饱含着浓郁肉香;金黄的蛋花星星点点地漂浮在汤面上,为整道菜增添了几分色彩;而吸饱了汤汁的粉丝,Q弹爽滑,一口咬下去,汤汁瞬间在口中爆开,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关于这道菜的做法,虽各家有各家的“独家秘方”,但大致步骤相似。它的主要原料是白菜、猪肉、鸡蛋等,辅以面粉炒制出的“糊底”,再加入花椒粉、大料粉等调味品。当然,具体调料用量、炖煮时间,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喜好灵活调整。
这道看似简单的食材组合,却因讲究的火候与精准的烹饪,成为了山西家庭餐桌上当之无愧的“压轴汤”。
在现代餐饮中,烂糊白菜也在不断创新。在牢牢保留传统烹饪精髓的基础上,不少厨师与美食爱好者大胆尝试,为这道经典菜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配菜选择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肉丝、虾米等,还有人在勾芡环节下足功夫。
这些创新尝试,让烂糊白菜这道传统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成功吸引了更多人的喜爱。
烂糊白菜都有着不同的“风味”?
烂糊白菜是山西人日常饮食中一道极具特色且备受喜爱的菜肴,它不仅是一道普通的汤菜,也承载着山西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智慧。在山西,不同地区的烂糊白菜有着各自独特的“风味”。
大同在传统烂糊白菜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他们会在其中添加油炸土豆。这些土豆在炖煮过程中逐渐吸收汤汁的浓郁味道,使得汤汁味道更加鲜香。
晋中地区,人们注重宴席的完整性与仪式感,而烂糊白菜常作为宴席接近尾声时的“收尾汤”登场。
在太原,砂锅慢炖是制作烂糊白菜的“制胜法宝”。一些太原人喜欢用砂锅小火慢炖2小时,在这炖煮过程中,各种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渗透,砂锅良好的保温性能与均匀的受热效果,让汤品愈发醇厚香浓。
烂糊白菜不风味不同,还百搭!它可以搭配外皮酥脆、内里柔软的油饼,一口油饼蘸着浓稠的汤汁送入嘴中,油饼的麦香与烂糊白菜的鲜香完美交织;也可以与松软的馒头搭配在一起,撕下一块馒头,浸满汤汁后放入口中,馒头充分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变得软糯可口,每一口都吃得心满意足。
这一碗汇聚了多种食材精华的烂糊白菜,怎么能不让人喜爱?
这碗汤里盛满了生活的“温度”
天气慢慢变冷,无疑是烂糊白菜的“高光时刻”。当一碗热气腾腾的烂糊白菜端上桌,那股带着家的温暖与食物香气的热流扑面而来。
在山西的部分地区,腊八节这天,除了喝腊八粥,还有食用烂糊白菜汤的独特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精心熬制一锅烂糊白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这份节日里独有的家常美味。
平日里,烂糊白菜也是一道极具“包容性”的家常美味。当你打开冰箱,发现里面零散地剩着一些食材,如一小块豆腐、几只虾仁等。别发愁,统统都可以放进这锅烂糊白菜里。
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锅”,能将这些看似不相干的食材巧妙融合,化腐朽为神奇,烹饪出一锅美味又营养的佳肴。
当有亲朋好友来访时,山西人也会精心炖上一锅烂糊白菜。这道菜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那份浓浓的家常味道,却能让客人感受到主人家的真诚与热情。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烂糊白菜,一边畅谈着生活中的点滴,氛围轻松而愉快。
这道烂糊白菜以其独特的魅力,温暖着每一个山西人的味蕾,也传递着山西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的眷恋。
烂糊白菜的滋味,成为了许多人心中家的味道。可能关联着家人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关联着一家人围坐餐桌的温馨时光,关联着某个平凡却温暖的日常瞬间……这些记忆深藏在味蕾中,一旦被唤醒,便能带来深深的慰藉。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道看似普通的家常菜能够历久弥新——因为它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更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
编辑:勾文玥
下一篇:脾胃虚的人少吃3种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