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几千公里吃榴梿的人,上瘾了
创始人
2025-09-14 15:22:26
0

水果之旅不仅让人更接近大自然,还能够拉近人与人的关系。

作者 | 洞照

编辑 | 曾宝气

初尝榴梿的经历一直镌刻在阿明的记忆里。

阿明的家乡——中国香港,与东南亚联系紧密,许多水果摊都有榴梿售卖。小时候,每当家人从菜市场带回新鲜榴梿,他的餐后甜品便充满南洋风情。

第一次接触榴梿,阿明“完全没有拒绝、抗拒它”,而是将“大钉”“细钉”等尚且听不懂的词语,收进了自己的童年百宝箱。后来,他渐渐明白了这些港式榴梿代号的含义,随着吃到的榴梿种类增加,对榴梿及其原产地的了解也越多。

4年前的夏天,阿明终于吃到了真正的“树上熟”榴梿。“我当时接触的品种是马来西亚名种榴梿D197猫山王,从网上订了两个回来试试。”想起那榴梿的滋味,他仍止不住惊叹,“哈!一试就开始进入马来西亚榴梿的世界了”。

那天以后,阿明在寻味榴梿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俨然是马来西亚榴梿之旅的一名专家级旅行者。

榴梿之旅,只考虑马来西亚

对于榴梿的原产地,目前没有全球一致认可的说法,它可能起源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或文莱,15世纪通过商船传入泰国等国家。民间传说,郑和船队行至南洋时,这种美味的水果成了船员们旅途中的一丝慰藉,郑和称之为“流连”,后演变为“榴梿”。

(图/视觉中国)

今天,东南亚国家仍是榴梿的主产区,其中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市场化程度最高。中国人较为熟悉的榴梿品种包括马来西亚的猫山王、苏丹王,泰国的金枕、青尼,越南的干尧等。稀有品种如马来西亚的红虾、金凤,泰国的甲仑等,也深受榴梿爱好者的追捧。

从小到大,阿明吃过许多不同品种、不同品质的马来西亚榴梿,每一种都在他的味蕾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口感、味道、气味”像一条条无形的丝线,牵着他走进一间间水果店。

某日阿明走在路上,一股浓厚的榴梿香气涌入鼻腔。一间挂着马来西亚国旗的店铺门前,整整齐齐地码放了三层榴梿,不同大小标记了不同价格。当时他尚未对榴梿展开深入的研究,更没有专程去原产地寻味。一知半解的他按照自己能接受的价格,请店主选了一个D24苏丹王榴梿和一个D13金包榴梿,共计400多港元。

回到家,他将榴梿破开,挖出果肉,放入口中,味道很好。阿明因此成了这家马来西亚榴梿专卖店的常客,“不知不觉跟店主混成一团,同期也认识了一位榴梿爱好者”。很快,这几位健谈的同好成了好朋友,一碰面就会开心地聊起榴梿。

蔡澜曾写道:“泰国榴梿和马来西亚榴梿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是未熟时从树上摘下来的,等至闻到果实香味才吃;马来西亚榴梿是树上熟后掉下的,最新鲜、味浓,并非泰国榴梿可比。”

对于这番说法,阿明再认同不过。在他心里,马来西亚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魅力便是榴梿品种众多,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有味道的冲击、口感的满足、不同的气味带来的新鲜感,绝大部分地区(的榴梿)难达到这个层次”。

(图/视觉中国)

因此,他规划榴梿之旅时从没考虑过其他国家和地区,“只会对马来西亚(的榴梿产地)逐一规划而已”。

“上天赐给你的惊喜礼物”

近年来,许多旅游平台和旅行社推出了榴梿主题的马来西亚旅行团,也有很多旅游媒体推荐相关路线。

今年6月榴梿季,一家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旅游平台推出了一条能吃到10种榴梿的马来西亚旅游线路,以槟城州为中心,将升旗山、浮罗山榴梿园、热带香料园囊括其中,希望同时满足榴梿控、美食控、文化控的旅行诉求。

马来西亚华人地接社也推出了“榴梿盛宴”旅游线路,覆盖6—8月。除去果园导览、现剥榴梿体验、水果火山摆设、任吃名种榴梿、任吃其他热带水果等核心项目,参团游客还可以选择巴迪彩绘、榴梿树皮拓印和拉茶等体验。

(图/视觉中国)

不过,阿明的榴梿之旅都属于自由行,他通常提前半年开始收集资料,“如地区、芭场(果园)情况、天气等”。出行前的两三个月是他联系芭主(园主)或档口的时间节点,主要目的是“了解一下榴梿的情况,再考虑定下哪些目标”。

最近两年,阿明走过大大小小共十余个马来西亚榴梿园,有些广为榴梿爱好者所知,有些则非常小众。去小众果园寻味时,阿明一般使用当地常用的打车软件叫车或包车前往,往返都会花费较长时间。而不论一座榴梿园对中国人来说有多小众,一旦身处当地,大都容易定位,“一般用导航就可以了,不是很偏僻的地方的话难度不大”。

2017年11月29日,马来西亚彭亨州。工人用绳子将猫山王榴梿从树上放下来。(图/CFP)

沟通上一般没有太大的困难,因为大多数果园所在地的居民都会讲中文,“也有一些(居民)会用英语。不过不懂英语的话,用马来语就麻烦一点了”。

对于阿明而言,榴梿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这些年的多数旅行都因它而起。有时,他要寻找、等待和碰运气才能见到正当最佳状态的榴梿。不过,有时这位“老朋友”也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突然现身。

以阿明今年6月的一次槟城榴梿之旅为例。一落地,他就直奔莪仑一位华人朋友的榴梿园,当天就开了4个品种的榴梿来品尝,这些品种都在此行的目标范围之内。但可惜的是,他最期待的吉打黄金榴梿那天没有从树上掉下来。

阿明解释道,哪种榴梿哪天能“树上熟,树下吃”是没法人为控制的,“只能跟芭主说这几天看看有没有掉,有就留给我”。幸运的是,在他离开之前,一个吉打黄金榴梿掉了下来。接到芭主的电话后,他立刻乘车返回果园试吃。

“这种感觉就像(得到)上天赐给你的惊喜礼物。”他说,那个榴梿“令这趟旅程锦上添花”。

(图/受访者提供)

还有一次,阿明在彭亨州尝到一个独特的品种——腰豆榴梿。“它自然发酵得好,味道和风味绝对顶流。果肉入口超级重甘,同时带蜜糖的甜和很滑很滑的口感。”

他回忆道:“那个甘味好像铁锈味,又像芥末味,而且会从鼻腔上头,让人有点睡意。之后会舌头麻痹,果味又浓又香的,但不是寻常那种。它的果肉金黄中带一点黑色,种子主要是长形的,很大,果壳比较薄,肉的厚度适中。”

在阿明的众多试吃经历中,这个榴梿“不论口感、味道、层次、状态都是非常完美的,吃的绝对是情怀、地道”。

水果之旅,“拉近人与人的关系”

在品尝榴梿之余,阿明也会尝试一些果园体验,“看看榴梿、果树,跟芭主聊天,汲取一些知识,解答自己的疑惑”。施有机肥的利弊便是他通过这些体验获取的知识,“有机肥更健康,可是出果率不会太高,导致成本高,但吃得安心”。

有时,阿明需要深入偏远地区,以品尝特定品种的榴梿。这时候,与他产生联结的不只榴梿树和榴梿果,还有熟悉这些珍宝的人。

此前,阿明托朋友从吉兰丹州丹那美拉县的果园寻获一个坤玉王榴梿。果园采取传统种植方式,榴梿产量不大。果实从树龄50年的榴梿树上自然落下,属于“等待几年才有机会试到”的稀有品种。经过陆运和空运的辗转,才来到他的面前。

(图/视觉中国)

有了以上种种经历,阿明已然是位不折不扣的资深榴梿爱好者。在他眼中,这些经历意味着“有一定程度的对注册和非注册榴梿品种的认知,尝试过较多的榴梿品种,懂得辨别榴梿不同的特性,并懂得分析部分榴梿的外观、口感、味道、层次、感觉”。

另一个容易被忽视却十分重要的方面,是“喜欢发掘、追求、尝试不同的榴梿,且同大家交流,分享‘吃后感’”。

如今,榴梿在阿明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他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榴梿之旅,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获取、分析榴梿相关的知识,用长文字、照片、影片等形式记录下对榴梿不间断的探究。

久而久之,他和榴梿专卖店、贩售榴梿的水果店的店主和工作人员成了朋友,有时甚至客串帮工,跟大家一起探讨榴梿的二三事,或帮其他客人答疑解惑。

阿明觉得,人们对榴梿这种口味特别的水果通常只有“很喜欢吃和拒绝吃”两种态度,“因为每个人的味觉感受都不一样,如对蒜味的接受程度也因人而异。据我所知,某一些榴梿品种过度发酵是会有味道的,是因为(食用的)黄金时间过了,物质开始分解,产生了特殊口味”。

(图/受访者提供)

所以,对于从未吃过榴梿,尤其是马来西亚榴梿的人,他的建议是“先试较容易接受的淡口味品种,慢慢品尝它”。假如有兴趣来一次榴梿之旅,他觉得可以从槟城和吉隆坡这类容易抵达且果园、专卖店较为集中的地方开始。

“时节应该是5—7月较好。”阿明提示道,“避坑指南不是绝对的,只能尽量而已。先在网络上找一些数据,再去较地道的档口或果园会比较好。”

2019年以来,中国海南逐步推进榴梿规模化种植,当地文旅从业者也借此推出了一些榴梿主题的旅游线路。

依阿明看,水果之旅基本都具有帮助大家了解水果,从而推广水果和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正如他在榴梿之旅中总能收获趣事和满足感一样,一提到马来西亚,他就会想到当地的榴梿产品,每一条水果之旅的线路都能为旅游目的地塑造有记忆点、令人回味的形象。

更珍贵的,是水果之旅的人文内涵。阿明觉得,它不仅让人“更接近大自然”,增长对水果的了解,还能够“拉近人与人的关系”。未来,他会继续向每个榴梿爱好者的终极目标Pulau Raya岛迈进。在猫山王榴梿的母树所在地,又一段动人的邂逅正在等待他前来。

本文原载于《新周刊》

总第689期《超级水果传 当水果成为社交货币》

原标:《水果和你一样,不需要那么完美》

689期杂志已上市

,即可购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红...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普通老百姓过日子,离不开一口热乎又下饭的家常菜。今天就给大家分享我...
原创 应...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半岛叨叨|“预制菜之王”冲上热... 9月13日晚,话题#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 南方日报报道,提起萨莉亚,许多人的第一...
精选10道餐厅畅销新菜,做法明... 精选10道餐厅畅销新菜,做法明确,各具特色,大家可以收藏起来了。 香酥小黄鱼,小鱼最好吃的做法之一...
焦糖鸡翅,家常餐桌上的小确幸 厨房里飘出的焦糖香气,就像生活里不经意间藏着的小惊喜。那天,我心血来潮想给家人做道新菜,翻了翻冰箱里...
“鳜”在创新 央广网黄山9月14日消息(记者 周然 见习记者 刘浩)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关于西湖醋鱼的梗:一条鳜鱼...
汪孟恭香酥油炒花生(附健康功效... 香酥油炒花生 一、食材用料(精准选料更出味) 花生:500 克,优先选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的白皮花...
榆林十大美食 榆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之延绥镇,又称榆林镇,屯军驻地。康熙皇帝...
零失败家常豆腐做法:外香里嫩,... 家常豆腐是一道国民级家常菜,以豆腐的软嫩搭配豆瓣酱的酱香,做法简单却滋味十足,尤其适合搭配米饭食用。...
安徽十大名面 面条在中国,目前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因其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当主食又可作快餐,...
爆炒鱼豆腐的江湖传说与零失败秘... 鱼豆腐其实不是“豆腐”,而是福建沿海渔民的“偷懒发明”。早年出海,鱼太多吃不完,渔民就把鱼肉剁泥,加...
开学再怎么基础,早八永远都不基... 开学再怎么基础,早八永远都不基础~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你好呀,温医大,终于见面了!” 夏...
“古法戗面馒头”一个21元被罗... 极目新闻消息,9月12日晚,罗永浩在微博、抖音、B站等多个平台开启直播,谈近日关于西贝预制菜的问题,...
2025服贸会丨贵州一码进出口... 一码进出口公司展台 “我很喜欢刺梨蜜饯的口感,刺梨汁也很好喝带有一点酸甜味,听说还有补充vc的作用是...
飞几千公里吃榴梿的人,上瘾了 水果之旅不仅让人更接近大自然,还能够拉近人与人的关系。 作者 | 洞照 编辑 | 曾宝气 初尝榴梿的...
“预制菜之王”登顶热搜!为什么... 9月13日晚,话题#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 提起萨莉亚,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预制...
谁能拒绝北京豌豆黄?绵密沙糯,... 本文围绕北京传统小吃豌豆黄展开,简要介绍了豌豆黄作为北京特色美食的重要地位,其以绵密沙糯的口感、入口...
被广大观众公认为最好吃的经典川... 现在在中国, 最受大众喜欢的,应该非川菜莫属。川菜由于种类多样,被称为"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小到抄...
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6部门曾发... 近日,“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到底什么是预制菜?事实上,去年有关部门就发布过相关通知,明确了预...
意大利海鲜意面鲜掉眉!白葡萄酒... 这篇文章将全方位解锁意大利海鲜意面的美味密码,从食材挑选的讲究,到白葡萄酒煮蛤蜊的独特技法,再到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