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维度对比欧美,看国产精酿的差异与未来
创始人
2025-09-15 20:06:08
0

  • 未来中国精酿啤酒发展和欧美相比,不应是“追赶”而是“超越”,存在五大路径。
  • 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中国精酿啤酒行业不仅能缩小与欧美的差距,更有机会在全球精酿版图中占据独特且重要的地位。

文|王龙

作者系酒类行业从业者

20世纪70年代,一群追求个性的美国年轻人因不喜欢同质化的工业啤酒,酿造出精酿啤酒。

随后,精酿啤酒一路高歌猛进,2024年美国精酿啤酒零售额达2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58.11亿元),同比增长3%,占整体啤酒市场的13.6%(按消费量计)和25%(按销售额计)。

2008年,国内首家精酿啤酒厂南京高大师啤酒成立。中金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约为415亿元,占比约7%,成为成长最为迅猛的酒种之一。

除了市场规模和渗透率,中国与欧美精酿啤酒市场在发展阶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消费文化及未来趋势五大方面存在差异,也出现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趋势。

本文将从五个维度,对欧美和中国精酿行业进行全面对比,寻找差异预测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市场发展阶段与规模

  • 欧美市场特点

市场成熟:欧美精酿啤酒已发展多年,进入成熟阶段。如美国精酿啤酒渗透率(销售额占比)在2019年已达到25.2%(引用美国酿酒商协会数据),目前市场份额高达10%—25%。

增长平稳:市场增长趋于平稳,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产量收缩,但精酿啤酒仍能保持增长,是推动行业“二次高端化”的主要动力。

  • 中国市场特点

快速发展:中国精酿市场尚处于从“小众”向“流行”过渡的快速发展阶段。尽管起步晚,但增长迅猛,2013—2020年消费量CAGR高达35.38%。

规模差距大:市场规模与欧美差距巨大。2023年中国精酿市场规模约68—100亿元,而美国市场早已是千亿美元级别。渗透率方面,中国当前仅为1.9%—7%,远低于美国的12.4%—25%。

增长空间大:因为基数小,中国市场被普遍认为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预计到2025年,中国精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00亿至1800亿元,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市场竞争格局

  • 欧美市场特点

高度分散但有龙头:市场由众多独立精酿厂牌构成,竞争激烈。同时,也有像鹅岛(被百威英博收购)这样的成功品牌。

巨头布局早:传统啤酒巨头很早就通过并购或自建品牌涉足精酿领域,市场整合度相对较高。

  • 中国市场特点

格局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众多,包括进口品牌、独立精酿厂商(如高大师、鲸都鲜酿、京A、轩博等)和传统啤酒巨头(如青岛、燕京、百威)的精酿产品线。

巨头加速布局:传统啤酒巨头正积极布局精酿作为“二次高端化”的途径。例如,燕京推出U8、V12、狮王精酿,青岛啤酒拥有多个精酿系列,嘉士伯重啤收购了“中国第一精酿厂牌”京A。预计未来巨头将凭借渠道和品牌优势获得更大份额。

独立品牌面临挑战:大量区域性小品牌和独立酒馆存在,但受限于资金和渠道,规模化扩张难度大。

消费文化与产品

欧美精酿文化深厚,精酿啤酒文化根植于社区和酒吧文化,消费者对啤酒风格、酿造工艺有较深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此外,欧美精酿产品品类丰富,风格种类超过100种,消费者选择多样。

中国市场加速文化普及:消费者更多是被“高品质”、“丰富风味”和“生活方式”所吸引。社交媒体在推动“精酿出圈”中扮演重要角色。

口味偏好不同:初期更偏好苦度较低、易饮的白啤等。近年来,随着文化普及,IPA、世涛等复杂风味的接受度也在提高。

本土化创新:一个显著趋势是“新中式”精酿的崛起。品牌将中国元素融入产品,如茶味啤酒(信阳毛尖、茉莉花茶)、中药入酒(黄芪、陈皮)、地域特色(花椒IPA、刺梨果啤),这在国内市场是独特的创新。

消费场景与渠道

欧美市场场景成熟,以酒吧、精酿啤酒屋为核心消费场景,家庭消费和零售渠道也较为发达。

中国市场场景快速拓展,正从酒吧、Livehouse等专业场景向家庭餐桌、聚会、露营、外卖等多元化场景破圈。即时零售的兴起,让精酿啤酒成为“家庭冰箱常客”。

此外,中国市场渠道日趋多样化,除了传统酒吧和商超,新零售(盒马、七鲜)、餐饮连锁(海底捞)、供应链模式(锅圈食汇、绝味鸭脖)都成为重要渠道。

价格与发展趋势

欧美市场价格区间广,从大众精酿到高端限量款均有覆盖。

中国市场价格偏高,正在普惠化。精酿啤酒价格普遍是工业啤酒的3—5倍,曾是其“出圈”的障碍。但近年出现“普惠化突围”,盒马、胖东来等商超通过自有品牌将价格降低到10元甚至5元以下,推动市场下沉。

未来,预计中国市场将快速扩容,渗透率提升。同时,市场将呈现“两极分化”,一端是商超自有品牌的大众化、性价比产品;另一端是独立品牌和高端市场的文化、品质和创新产品。

“弯道超车”的五大路径

通过上述五大维度对比可以看出,未来中国精酿啤酒发展和欧美相比,不应是“追赶”而是“超越”,存在五大路径。

以技术为驱动: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效率和品质的提升。

以文化为核心:深挖中国本土元素,创造独一无二的产品和体验,形成文化壁垒。

以场景为突破:打破场景限制,让精酿融入日常,实现大众化普及。

以生态为保障:整合供应链,构建“精酿+”生态,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以出海为愿景: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将中国精酿推向世界。

可以看出,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中国精酿啤酒行业不仅能缩小与欧美的差距,更有机会在全球精酿版图中占据独特且重要的地位。伴随中国崛起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庞大的消费群体基数,中国精酿未来拥有非常广阔发展空间。

云酒头条《争鸣》栏目,旨在营造百家争鸣之氛围,呈现酒业研究者关于品牌、营销、市场、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思考,长期欢迎各方来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五大维度对比欧美,看国产精酿的... 未来中国精酿啤酒发展和欧美相比,不应是“追赶”而是“超越”,存在五大路径。 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中...
原创 啤... 销量持续下滑的啤酒市场,很久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了。谁料2025年上半年的“外卖大战”,重新燃起了啤酒巨...
“预制菜之王”没人骂,反而封神... 9月13日晚,话题#冲上热搜。 据南方日报报道,提起萨莉亚,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预制菜”。曾有人开...
猪身上不值钱的"3个... 一、太子参瘦肉汤 二、暴炒猪心 三、红烧猪血
奶嚼口:内蒙古草原的“奶油冰淇... 醇厚酸爽的发酵乳脂,拌入金黄炒米与洁白白糖,一口下去,冰凉酸甜,脆糯交织,这是草原儿女最难忘的童年味...
当榨菜遇上雪糕 高校新“口感”... 9月13日至14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报到现场,一款融合校园地标与涪陵特产、由师生共...
7分钟上齐3道菜,太二酸菜鱼“... 极目新闻记者 郭奕 9月15日,“太二酸菜鱼为何没人吃了”的话题冲上热搜。有媒体报道称,杭州目前有2...
《去“湘”当有味的地方3》“下... 美食文旅探访节目《去“湘”当有味的地方》第三季之“下饭菜争霸赛”今晚(9月15日)19:30火热打响...
原创 白... 白露一到,早晚的风里总算捎来了一丝凉意。暑气渐消,秋意渐浓,空气也变得越来越干燥。这时候如果还照着夏...
原创 大... 有一回朋友请吃饭,一进屋就闻到一股非常香的味道,顺着味儿找,在厨房看见朋友正颠着锅,锅里金黄一片,我...
原创 郑... 有人说,河南人血液里流淌的不是血,是烩面汤。这话虽带调侃,却道出了烩面在中原饮食谱系中无可撼动的地位...
谢霆锋美食新综艺火了!米其林大... 以下内容为推广 前阵子跟大家说我挖到宝了—— 上榜8年广州米其林指南的和苑酒家招牌菜卤水石岐乳鸽!!...
山楂泡枸杞,这对“酸甜CP”藏... 山楂的酸、枸杞的甜,泡在水里碰撞出的味道,喝过的人都懂——酸甜清爽,比白开水有滋味,比奶茶健康。但你...
原创 1... 罗永浩开撕西贝的那一天,我们刚好在日本的东京做产经调研。 比起中文互联网对西贝预制菜的声讨,日本的街...
热点追踪|到底什么是预制菜? 新华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闫雨昕 赵宇娇)速冻包子、饺子加热即食,算不算预制菜?将包装酸菜鱼解冻加...
致敬浓香出海110周年,泸州老... 国窖1573携手花丝镶嵌传承人雁鸿,以花丝镶嵌技艺、琉璃烧制技艺两大国家级非遗技艺打造《福光溢彩》艺...
在家做干锅排骨,外酥里嫩超入味... 【食材准备】(2-3人份) · 主料:排骨500克(肋排最佳,剁3厘米小段) · 配菜:土豆1个、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