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守护人丨张涛:为万宁桥测“心跳”,给雍和宫治“未病”
创始人
2025-09-21 19:43:24
0

张涛手持改良的用于检测古建筑木结构的木材微钻阻力仪。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北京文化守护人张涛,现任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遗产预防保护部主任、研究馆员,北京市文物局领军人才,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古建筑科技保护研究以及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给古建筑做“体检”,“给文物治未病”。

张涛不到十平方米的设备库房,摆满了高科技“狠活儿”。微钻阻力仪、回弹仪、应力波、雷达、红外热成像仪……有的听名字能理解,有的只能请张涛扫盲。

他随手拎起一件红外热成像仪:“大家都知道,红外热成像仪对温度特别敏感。把它用在古建保护行业,能灵敏地感知屋面漏雨情况。”这两天刚刚下过雨,他把机器探头对着漏雨的一处屋顶,“看,温度最低的蓝色区域就是漏雨的地方。”

从开始做病害研究,到带领团队改造微钻阻力仪、大力推行古建的定量化检测,推动地方标准出台,“文物医生”张涛希望,尽可能多地留住古建的“魂”,让它们更好地传承下去。

“心电图”监测确保万宁桥安全

一年前,“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申遗,万宁桥就是15处遗产点之一。始建于元代的万宁桥,被誉为“中轴线上第一桥”。如何守住古老的遗产,让它继续陪伴城市?张涛和同事们一直在寻找答案。

2019年开始,张涛和同事们开始对万宁桥等大运河北京段遗产点进行监测。在前期方案制订过程中,他们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利用拾振器对桥体振动频率、振动速度等一些细小变化进行监测。

“拾振器对微小的振动非常敏感。”他用手比划着,“把拾振器放在桌子上,一只猫从旁边跑过去,拾振器能监测到。长城那么长,推一下墙体,拾振器也能感觉到。来一阵风、下一场雨,拾振器都能监测到。”

利用这个原理,张涛和同事们每年都要对万宁桥的振动进行长期监测。“这类似于给人类做心电图,10岁、20岁、30岁时采集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有上下起伏,通过长期观察,在合理范围内轻微浮动,可以认为文物是没问题的。对文物来说,最好是没有产生新的变化。”

除了拾振器,张涛和同事们还采用地质雷达检查桥体内部是否有空鼓,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外形尺寸系统测量,为万宁桥建起一套可量化的检测体系,“激光测距,光线发出后照射在建筑表面,再反射回来,测出仪器到建筑表面的距离。沿着建筑表面,把所有关键点采集一遍,就能绘制出建筑点云数据。过一段时间,用同样的方式再采集一遍,和原有数据一对比,哪里的砖石有变动、哪里出现凹陷,立刻就能发现。”

监测数据的采集,常常需要蹲点,而且风雨无阻。“由于万宁桥底下有水系,我们在测量桥梁券洞时非常困难,仪器不太好架到桥底下。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划船?因为船在水面上会产生晃动,三维激光打出去的瞬间,稍微一晃动,光线打到桥梁上再返回,会有一到两厘米的误差,测出来的数据就是无效的。”张涛表示。

于是,张涛和同事们只能等每年北京最冷的时候,去万宁桥采集数据。“虽然三九天寒风刺骨,但天气越冷对我们的工作越有利,冰面冻得越瓷实,踩在上面越硬,仪器架在上面才稳当。”

但是,室外温度过低,也给采集工作带来了困难。令张涛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北京室外温度达到-18℃,他们走到万宁桥底,仪器刚拿出来测了两分钟就关机了。只能赶紧把电池拿下来,放在胳肢窝里暖一会,等仪器开机了继续测,如此反复好多次,才算完成了整个数据采集。

张涛经常使用的红外热成像检测仪。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研发微钻阻力仪探知古建筑内部“病情”

张涛和同事们的工作,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给文物做体检”,这在十几年前,还是个新鲜事儿。

2008年,张涛和同事开始做文物的病害研究,发现文物建筑的结构病害至关重要,就像人类身体的骨骼。“光研究哪里有病不行,还要对整个体系的受力包括病害危险点进行系统研究,并进行长期监测数据的比对,才能一点点了解文物建筑变化的过程。”

在进行古建筑木结构研究时,张涛和同事们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国外有一款微钻阻力仪,通过给树木“打一针”的方式来判断树木健康程度,包括有无糟朽、空鼓等。“它的原理是根据贯入阻力值的大小来确定树木的病害程度,一个完好的树墩,要花很大力气才能把针钻进去,但如果里面又糟朽、空鼓,很容易就能钻进去。”

爱琢磨的张涛就想到:中国古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要受力的框架和体系,能否把这种仪器应用在木结构的检测上?“把仪器引进之后,我们进行现场测试,发现是可行的。当然,强度的换算、判断空鼓的方式方法,都要通过试验重新进行标定,建立自己的标准曲线。”

中国地大物博,张涛表示,“南北方的含水量、降雨量不同,树种又多,如果我们使用同一款仪器,不同树种、不同含水量,测出来的值对应强度是不同的。在研究中,针对每一地区树种和含水率,我们都要建立不同的强度曲线,才能将测量数据进行准确换算。整体工作量很大,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不断积累。”

经过五年的潜心研究,一款用于文物检测的微钻阻力仪诞生,可以通过电机把直径1.5毫米、45厘米长的探针逐步推进到柱子里,探测的数据打印出来像各类体检数值曲线一样简洁明了,让古建筑检测变得更加精准。

文物检测微钻阻力仪的诞生,给中国古建保护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影响。以测量数据为基准,2015年,北京推出了第一个关于木结构的《古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张涛和同事们开始正式在行业内推广这种检测方法。

“过去,有经验的老师傅都是拿着锤子敲打木构件,通过听声音判断有没有病害。如果出现空鼓,会出现‘咚咚咚’一样的声响,相反,如果比较致密,发出的声音很沉闷。”张涛说,“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定性地判断有无病害,无法定量判断病害程度、有多大的空腔。”

张涛介绍,使用微钻阻力仪,可以从不同高度、不同角度钻进去,通过图谱的分析解读,就能计算出里面空洞的大小,将来做受力分析时,就能判断出木柱的有效截面积,判断其残损程度,“老构件是古建筑的灵魂,通过定量检测,在进行文物修缮时可以做到少换或者不换老旧构件,尽可能多地保存历史信息,留住古建的‘根’。”

微探针发现雍和宫有根立柱已糟朽

这些年,张涛和同事们已经为大大小小的北京七十余处古建进行体检,多次治“未病”,防患于未然,避免了文物建筑的严重破坏。

在为雍和宫文物建筑群的所有单体建筑进行结构安全检测时,他们发现,雍和宫西穿堂门某根柱子表面上看是完好的,但木柱底部很容易就被微钻阻力仪的探针打穿了,几乎没有阻力。经过仔细勘察发现,柱底内部已经糟朽。

张涛举起一只手,放在桌子上比划:“相当于椅子其中的一条腿已经糟朽了,受力不均,来阵风都容易造成垮塌。如果四条腿完好,外力一推不容易倒,至多发生平移。”于是,张涛及时将病害报给管理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及时组织修缮,保证了雍和宫的文物建筑安全。

前几年,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二七车辆厂的一栋法式小别墅进行检测时,张涛发现,拾振器显示的建筑木构架振动速度,超过国家规范的两倍之多。

这一异常情况立刻引起了张涛的注意。“我们打开屋顶的天花板,发现屋顶的梁架有很多地方出现了糟朽、开裂等情况,拿探针一扎,完全没有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虽然屹立不倒,但已十分危险,我们赶紧下发D级危险通知书,让管理方赶紧把建筑围挡起来,防止坍塌,同时抓紧组织人员抢修,避免了短时间内的建筑倒塌风险。”

生长在北京的张涛,小时候就喜欢在天坛公园玩,工作后参加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祈年殿建筑群大修。说起现在“文物医生”这个职业,张涛形象地打比方。“需要‘望闻问切’,获得整体认识,也要定量判断,如看病抓药,全面体检,才能‘对症下药’。现在我国的古建保护,已经从‘抢救性’保护转向‘预防性保护’,逐步走向科学化、正规化的保护之路。能生在当下,在变革关键时期起到一点作用,助力文物保护迈向新的阶段,我很荣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州朋友推荐的老字号月饼!!有... 广州朋友推荐的👍老字号月饼!!有被惊艳到… 陶陶居月饼🥮作为广州老字号品牌的代表 以独特匠心工艺还...
买全球,卖全球!小镇何以成香辛... 从滨德高速乐陵出口驶出,路边“中国味都·寻味杨安”几个大字引人注目。车行至山东省乐陵市杨安镇,放眼望...
原创 钾... 老话说“秋补先补钾,身子少犯傻”,秋天不少中老年人总觉得腿脚没劲儿、精神差,其实不用总靠吃香蕉补钾—...
原创 搞... 1、 老妈的馒头认证 早上切面包手直抖,刀歪得像走迷宫,一片薄得透光,下片厚得能当枕头。老妈凑过来戳...
这就DAU破3000万了?《三... 这就DAU破3000万了?《三角洲行动》刚官宣:2个月涨了1000万 文/严锦彦 今天(9月21日...
原创 搞...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原创 农... 农历八月接福气,赚钱稳如泰山,好运气不停来到的四个生肖 生肖牛:勤恳耕耘,福泽深厚 属牛的人向来以...
藤本树:剧情什么的现想吧 经过对中山龙的无数拷打、对总集篇的狂热夸赞、对藤本树没活的迷惑失望之后,《电锯人》的粉丝们终于在20...
原创 搞... 标题:大学4年,我捡了5只狗狗,还没有捡到女朋友! 在这个充满欢笑与泪水的四年里,我仿佛成了校园里...
从《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台湾... 2025年9月13日,东部战区发布解决台湾问题的重磅歌曲《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这首由曾光作词、...
陕西周原遗址发现带有“美亭”字... 近日,陕西周原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一件带有“美亭”戳印文字的战国陶盂在刘家墓地出土,为研究古代地名...
卡塔尔正式投诉以色列:公然侵犯... 卡塔尔常驻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代表阿卜杜拉·马尔基(左)20日向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主席夏基塔诺递交信函 ...
北京文化守护人丨张涛:为万宁桥... 张涛手持改良的用于检测古建筑木结构的木材微钻阻力仪。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北京文化守护人张涛,现任北...
原创 华... 三星堆的横空出世不仅对普通人是个震撼,青铜大面具一亮相考古圈也都愣住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古文明,...
原创 为... 9月12日,中国反邪教网披露,今年年初,河南公安机关侦破了一起邪教组织案件——2021年,头目尚某增...
浙江温州:外籍友人体验中国油纸... 9月20日,工作人员为学员展示油纸伞制作。近日,2025年国际海上导助航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在浙江温州...
原创 原... 都说狗狗通人性、有灵性,可这到底是传说还是事实?接下来,就让那些真正养过狗狗的人来为我们揭秘,毕竟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