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秋补先补钾,身子少犯傻”,秋天不少中老年人总觉得腿脚没劲儿、精神差,其实不用总靠吃香蕉补钾——有样菜的钾含量是香蕉的17倍,那就是口蘑!隔三岔五吃一次,不仅腿脚利索,还能帮着养肝脏,今天教大家做3道口蘑家常硬菜:口蘑炒芦笋、口蘑酿虾滑、双椒口蘑炒牛肉。这几道菜做起来真不难,真不难,就是关键步骤得注意,那些步骤很关键,新手跟着做也能成功,老人孩子都爱吃,煮一大桌都不够分。
先讲口蘑炒芦笋,这是我家最常做的快手菜,低脂还鲜,比炒青菜好吃多了。选口蘑要选表面光滑、没黑斑的,捏着有点弹性的,不新鲜的口蘑软塌塌的,还会出一堆水;我试过一次买了放了两天的口蘑,炒的时候水多得像煮汤,香味全没了,白浪费钱。
口蘑洗的时候别泡,用湿抹布擦干净就行,泡了会吸太多水,炒的时候半天收不干,我之前泡了10分钟,结果炒了5分钟还是水汪汪的,芦笋都炒蔫了。把口蘑切成片,芦笋去老根,切成段,锅里烧开水,加一勺盐,把芦笋焯水1分钟,马上捞出来过凉水——这步真不能省!没焯水的芦笋嚼着发柴,像吃草,过了凉水就脆生生的,我之前没焯水,孩子嚼了两下就吐了,后来每次都焯水,他能吃半碗。
锅里放少许油,油热后放口蘑片,小火慢炒,炒到口蘑出水再把水分收干,这样口蘑会更香,我试过没等出水就放芦笋,口蘑没香味,还寡淡,后来才知道得让口蘑把水分炒出来,鲜味才会散出来。然后放焯好的芦笋,加一勺盐、半勺生抽,快速翻炒30秒就行,别炒太久,芦笋炒蔫了就没脆劲了,不好吃。
对了,这道菜中老年人吃着好,之前看央视提过,秋天补钾能帮着稳精神、强腿脚,我爸吃了几次,说下楼遛弯比之前利索多了,不用总歇着;年轻人想控制体重也能吃,没多少油,吃一碗也不胖,还能补维生素。
说到口蘑的花样吃法,口蘑酿虾滑必须得试试,看着精致,其实做起来一点不麻烦,孩子见了都抢着吃。选口蘑要选大小均匀的,把口蘑蒂掰掉,做成小“碗”,洗干净后用厨房纸擦干水分,别带水,不然酿虾滑的时候会滑下来,我之前没擦干,虾滑刚放上去就流出来了,只能重新弄。
虾滑可以买现成的,也能自己做:新鲜虾仁剁成泥,加一勺淀粉、少许盐,朝一个方向搅5分钟,搅到上劲就行,自己做的虾滑更Q,还没添加剂,我试过买的虾滑太稀,酿的时候不成形,后来自己剁的就好,塞进去稳稳的。
把虾滑塞进口蘑“碗”里,别塞太满,蒸的时候会鼓出来,塞到八分满就行,我第一次塞太满,蒸完虾滑都溢出来了,像小尾巴,不好看也不好夹。然后把口蘑放进蒸锅,冷水上锅,水开后蒸8分钟,蒸好后别着急端出来,焖一哈(一会儿),让虾滑更嫩,没焖的虾滑中间容易夹生,我之前心急,结果咬开还有点凉,后来就等5分钟再揭盖。
锅里放一勺生抽、半勺蚝油、少许清水,煮成薄薄的料汁,淋在蒸好的口蘑上,再撒点葱花,香到能连吃5个。突然想到,老人牙口不好,虾滑软乎乎的,口蘑蒸得嫩,吃着不费劲,还能补优质蛋白;孩子不爱吃口蘑,我把虾滑酿进去,他一口一个,还问“妈妈下次还做这个小蘑菇好不好”。
差点忘了说双椒口蘑炒牛肉,这道菜是我家的下饭神器,牛肉嫩、口蘑香,配米饭能吃两大碗。选牛肉要选牛里脊,切成薄片,别切太厚,不然炒不熟还柴,用一勺料酒、半勺淀粉、少许生抽抓匀,腌15分钟——这步真不能省!没腌的牛肉炒出来又柴又腥,我之前腌了10分钟,嚼着像树皮,后来腌够15分钟,牛肉嫩得能咬动,老人也能吃。
双椒就是青椒和红椒,切成块,别切太小,炒的时候容易烂;口蘑切成片,洗干净擦干。锅里放少许油,油热后放牛肉片,大火快速炒,炒到牛肉变色就盛出来,别炒太久,牛肉老了就不好吃了,我之前炒了3分钟,牛肉硬邦邦的,后来只炒1分钟就盛,刚好嫩。
锅里留底油,放口蘑片炒到出水,再放双椒块,炒到辣椒变软、出香味,然后把牛肉倒回去,加一勺盐、半勺生抽,翻炒均匀就行。别放太多盐,牛肉和生抽都有咸味,盐多了会齁,我之前放多了,只能配着粥吃,后来就少放盐,鲜味儿刚好。
听朋友说,哈佛大学有研究说秋天吃菌类能补营养,口蘑就是性价比高的选择,比买贵的菌菇划算,家常吃刚好。年轻人爱吃辣的,还能加一勺豆瓣酱,更下饭;中老年人吃就少放辣,清淡点也香,我妈吃了几次,说比炒猪肉舒服,消化也顺。
这3道口蘑菜,其实都没什么复杂步骤,食材也是秋天常见的,比买香蕉补钾更实在,还能换着花样吃,不腻味。口蘑炒芦笋清爽,适合想控重的年轻人;口蘑酿虾滑软嫩,老人孩子都爱;双椒口蘑炒牛肉下饭,全家都能吃,方方面面都照顾到。
大家要是觉得这些做法有用,就试着做一次,做好了给家人尝尝,肯定能得到夸奖。觉得这篇文章帮到你的话,别忘了点个赞,也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补钾的朋友,让更多人知道秋天该吃口蘑才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