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庆节第一天,我们也正式进入了国庆小长假,今年的国庆节偶遇“中秋节”,可谓是“双喜临门”,双节来临,本该是一个非常隆重喜庆的日子,然而细心的人发现社会上却出现了5个反常现象。
那么这5个反常现象是什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往年的国庆节是结婚“黄金周”,对大家来说国庆这段时间是结婚的好日子,显得非常喜庆。各大酒店往往都会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预约。婚庆司仪,摄影等等这些也毋庸置疑,早早都预定了。
然而今年国庆节大家却发现结婚的人并不多,我认识一位婚礼司仪摄像,他说今年国庆节是历年来最闲的一次,结婚的人少之又少,国庆期间的预定还没有平时结婚的人多。
至于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许是因为大家认为国庆节的结婚费用要比平时高出很多,而且国庆节许多亲朋好友都有了出行计划,觉得打扰别人并不好,因此大家纷纷把时间改到了国庆之后。
国庆遇中秋这样的双节,高端白酒往往比较热销,但是今年的白酒市场一直比较萎靡。许多商家本以为双节来临,高端白酒会迎来一波小高潮,但没想到销量并不理想。即便茅台批发价从2000多跌倒1700多,五粮液跌破900元,依然买的人不多。
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现在经济下滑了,大家对于“面子酒”已经不在乎了,更多是选择性价比高的白酒了。
现在很多人旅游都会选择自驾游,虽然开车辛苦了一点,但是好在自有方便。往年的国庆节真正堵车的时间是国庆前一天到国庆节当天。但今年的堵车似乎来的更早一些。
今年某些地区的高速公路已经从27号开始堵车了,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部分路段持续拥堵超35小时。为啥今年会这么堵呢?因为“大聪明”们都想到一起去了,觉得8天假期,提前出发可以躲过高峰期,结果大家都提前堵了。
每逢大型节日,往往肉蛋的价格都会相对上涨,因为需求增多了。但是今年国庆前肉蛋的价格似乎趋于平稳,和平时的价格无异。
但是部分蔬菜的价格却贵到离谱,比如一斤荷兰豆价格13块,一斤菠菜9块,一斤韭苔8元,黄瓜西红柿基本上都涨到了5元一斤,这样的菜价确实让人有点“吃不起”了。
今年国庆消费市场少了 “面子消费” 的热闹,多了 “理性算账” 的冷静。以往热门的高端礼品、高价礼盒销量明显下滑,商超内平价实用的民生商品、应季特产反而热销;
线上购物平台数据显示,“比价”“优惠券叠加”“平替款” 搜索量同比涨超 50%,年轻人购物前先查口碑、算性价比,不再为品牌溢价或节日噱头买单。无论是家电选购还是日常采购,“实用”“划算” 成核心考量,盲目跟风消费的现象大幅减少。
国庆节已经正式开始,这5个反常现象,不知道大家发现了吗?除此之外,不知道大家还发现了其他的反常现象吗?欢迎评论区里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