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当听到这句古诗时,便不禁想到中秋节。2025年属于不同寻常的一年,有两个立春节气,同时还是闰六月,正因如此,此后的农历节日都相对较晚了一些,比如今年的中秋节,推迟到了10月6号。不仅如此,今年中秋节还有一个不同一般之处,那就是十五当天并非月亮最圆的时候。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八月十六将迎来超级月亮,据说要比普通满月大14%,亮度则会增加30%,不过十五,十六都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圆月。届时要记得看,别错过这难得的月色。
而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非常丰富的传统习俗,将中秋节的内涵与传统意义更加深刻而又多元化的彰显出来。所以届时除了欣赏月色之外,也要尊重其他的习俗。中秋节就要到了,牢记:1不吃,2不穿,3不说,4要送,5要请,吉祥美满过佳节,来看看吧~
1不吃
不吃剩菜剩饭,中秋是作物长成,秋季收获的时候,所以起初的中秋节有着庆祝秋收,酬谢先祖与大地之意。届时人们要准备出秋收的作物果实来供先祖享用,家人们也要在一起享受一顿丰盛的菜肴。有着尝新的意思,同时也祈祷年年有余,吃喝不愁。那么这样的时刻都要吃得讲究一些,要符合时令,也要寓意好,来为节日助兴。而剩菜剩饭显然不合适,其不新鲜也不健康。同时节日期间人们都喜欢做些海鲜,螃蟹来吃,这些食物在剩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容易滋生细菌,变质等,若是继续食用,则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所以说中秋节不吃剩菜剩饭,不吉利,也不健康。
2不穿
不穿深色的衣服,穿衣服不仅要遵循季节,也要根据不同的节日氛围来选择。中秋节是围绕着圆月而展开的,其象征着浪漫与美好,团圆与喜庆,所以届时要穿得鲜亮,明艳一些。这样家人,朋友看了,心情也会变好。所以届时不要穿着深色的,黑色的衣服,会令人心情沉重,严肃,不符合节日的气氛,也显得不太吉利。同时在中秋节的晚上还有重头戏,那就是赏月,赏灯,届时若是穿着深色的衣服,那么辨识度也会很低,难以在人群中被家人,朋友找到。
3不说
不说扫兴的话,语言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形式,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在言语中清楚地体现出来。所以不同的氛围中要讲不同的话。中秋节,象征着团圆,美好,温馨,幸福等,那么这时候说话也要喜庆一些,吉祥一些,多说些祝福的话,漂亮的话,令人开心的话,比如节日快乐,事事顺意,圆满开心等。而不能去说“散了”“坏了”“完了”等扫兴的话,不仅会让自己心情低落,也会影响到身边人过节的心情。
4要送
送月饼,提到中秋节,最不能或缺的两个元素便是月亮与月饼了。月饼堪称这个节日的代名词,在《洛中见闻》中有这样的描述,唐僖宗曾向新科进士赏赐月饼,据说这是关于月饼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其始于唐代,开始称为宫饼,顾名思义,主要流行于宫廷之中,而后到了元明以后才逐渐普及,成为祭月,与人分食以及赠送亲友等食物。人们将其做成圆形以象征月亮,寄托着团圆美满的内涵。时至今日,中秋佳节期间,依然保留着互送月饼的传统,一块小小的月饼,是人们彼此间的真挚祝福。
5要请
请兔爷,兔爷所指的正是嫦娥身边相伴的玉兔,民间流行着很多关于嫦娥与玉兔的故事,有说玉兔是兔仙的女儿,专门陪伴嫦娥的,也有的说玉兔是后羿在嫦娥飞升月宫后变成的,就是想要一直陪伴在嫦娥身边,这些说法都极具神话与浪漫色彩。
围绕着玉兔,民间便衍生出了请兔爷的传统,相传有一年,北京城里发生了瘟疫,人们束手无策,一片凄惨,嫦娥看到十分难过,就派玉兔去为百姓治病,为了尽早结束老百姓的苦难,地上的老虎、大象、梅花鹿、天上的麒麟等各种动物们都来帮助玉兔,日夜载着玉兔东奔西走,所以在大伙的努力下,京城内外的瘟疫很快消除了。为了表达感恩之情,人们便请能工巧匠做成了兔爷的造型,供奉在堂前。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便流行着请兔爷的传统,而不同的造型也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比如坐象兔爷代表着吉祥如意,坐葫芦兔爷代表着福禄双全,麒麟兔爷代表着学识渊博等。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