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博主体验山西非遗面塑制作。卫波 严长江摄
“这个木塔样子的物品居然是慕斯蛋糕,太精致了!”在“中国古建看山西”外籍博主发现山西主题传播活动体验现场,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Ray Hrisheka对着眼前精雕细琢的甜品发出惊叹。沙棘黄米凉糕、水镜台小蛋糕、醒狮绿豆枣泥糕等10余种融合山西古建元素的特色冷餐,让中外嘉宾通过舌尖感受三晋文化。只见应县木塔的榫卯结构被完美复刻在口感绵密的慕斯上,她犹豫许久才小心品尝:“我一口就吃掉了!但它的美味和精巧会永远留在记忆里。”
品美食,赏非遗。在非遗体验区,砖雕拓印让千年建筑纹样在纸墨间重生,寻常面团制作的山西花馍成了灵动的艺术品,山西皮影在光影交错中演绎着古老传说,为国际友人打开一扇深入了解三晋文化的窗口。
在花馍展台前,尼日利亚小伙Oluwabunmi Henry Jimoh举着刚完成的金色醒狮十分开心,俄罗斯姑娘赵诗玥对着用面团捏出的灵动狮首连连称奇,而来自印尼的Veldesen则震撼于山西面食的千变万化:“原来面粉能化作如此绚丽的艺术!”皮影戏幕布后,巴基斯坦留学生李小龙正操纵孙悟空皮影腾挪翻转,用“all of happiness”形容这份穿越光影的快乐。
砖雕拓印区飘散着墨香。乌克兰博主卡丽娜小心按压宣纸,悬空寺的砖雕纹路渐次浮现:“虽然没去过大同,但知道悬空寺非常有名,透过拓片都能感受到悬空寺的魅力。”卡丽娜感叹,山西非遗真是太棒了,她还亲手制作了一对牛皮耳环,“这个要送给妈妈,这比任何礼物都珍贵。”小小的工作台上,丝线缠绕着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
当花馍的麦香与拓印的墨香在空气中交融,皮影戏的锣鼓声与多国语言的赞叹声相互应和,这场文化邂逅证明:真正动人的文明瑰宝会跨越语言与国界,在指尖与舌尖上开出相通相融的花。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