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天地阳气渐收,万物趋于蛰伏,人体养生需顺应“收敛闭藏”的自然规律,方能固护元气、抵御寒邪。这份科学养生指南,助你安稳度过秋冬。
起居上,应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晚睡易耗损阴津;晨起待日出后,阳气升发时再活动,避免清晨寒邪侵袭。同时注意保暖,尤其护好颈背、腰腹和足部,睡前用温水泡脚15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畏寒症状,提升睡眠质量。
饮食调养以“滋阴润肺、温补脾肾”为核心。可多吃银耳、百合、梨等滋阴润燥食材,缓解秋冬干燥带来的口干、皮肤紧绷等问题;适量摄入羊肉、牛肉、山药等温补食物,增强机体抗寒能力,但需避免辛辣燥热之物,以防上火。晨起喝一杯温水,既能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又能唤醒肠胃机能。
运动宜选择温和的项目,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耗散阳气。运动时间以午后阳光充足时为佳,既能享受暖阳滋养,又可减少寒邪侵入。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干爽衣物,切勿吹风受凉。
情志方面,秋冬万物凋零易让人滋生悲秋情绪,需注重“收敛心神”。可通过听舒缓的音乐、练习冥想、与亲友交流等方式调节心情,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以免影响脏腑功能。
秋冬养生重在“顺时”与“坚持”,从日常细节入手调养身心,方能为来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