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韶关市曲江经济开发区的嘉友(韶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友”)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传送带上金黄酥脆的饼干一块块整齐出炉。从设备调试到投产运营,这家投产仅两年的企业,正以智能制造和政策红利为双轮驱动,跑出韶关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嘉友速度”。
以创新智造为引擎
打造高效安全生产体系
2023年,嘉友一期项目刚投产,由于设备性能需要调试、各种生产配套需完善,营收较低。2024年,公司投入更多资源、人力,加强内部管理,营收有所增长。2025年,小升规,成为规上工业企业,公司将重心转移到韶关厂。公司具有自动化与柔性生产能力,工艺精度高,采用独有的四温区上下独立控温烘烤技术,通过八段精密温控曲线与六次机械挤压定型,使饼干受热均匀度提升98%以上,产品酥脆度显著提升30%,外观平整度达行业标杆水平,形成了难以复制的口感与品质壁垒。高度适配柔性生产需求,成功为食品行业国际知名品牌及国内领军品牌开发并稳定供应多款独家配方、独特工艺的专属饼干产品。
嘉友(韶关)食品有限公司人力经理张冰辉介绍道:“公司通过‘柔性生产+智能调度+全球分销’实现2万吨年产能的高效利用。生产端采用模块化生产线设计,可快速切换薄饼、牛乳饼、曲奇等品类,换型时间压缩至45分钟,满足商超大包装、电商小规格、出口定制装等差异化需求。”
嘉友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也成为企业赢得市场信任的关键。公司在食品安全领域累计投入超1200万元,构建“全链路防控体系”。在原料端建立“供应商动态评级机制”,对山东滕州土豆基地实行GPS定位溯源,每批次原料需通过36项农残检测;生产环节配置X光异物检测仪、金属探测器;成品端执行“盲样送检”制度,每年委托SGS检测超200批次,合格率保持100%。“金检机每小时检测3万片饼干,虽然增加15%生产成本,但换来的各大客户的大量订货。”张冰辉说道。
技术创新的背后,是企业“精益求精、用户第一”的理念。嘉友不仅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长期代工伙伴,还凭借自主品牌“嘉友”系列饼干进入全国主流零食渠道和东南亚、北美市场,成为韶关食品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企业。
以政策赋能为支撑
释放产业集聚发展潜能
嘉友选择落户韶关,不仅是看中了这片土地的生态与区位优势,更是被这里的政策温度与产业协同所吸引。
韶关在产业承接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曲江经济开发区推行“一企一策”全程代办服务机制,从立项到环评审批时限较全省平均水平缩短40%,园区提供“九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实现红线外工程“企业零投资”。仅用10个月,嘉友就完成了35000平方米厂房建设,顺利投产达效。
张冰辉感叹道:“项目从选址到一期投产仅用两年,关键得益于韶关‘政策+区位+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优势。在政策扶持方面,公司享受了韶关市针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土地成本优惠,并作为省级产业有序转移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获得产业共建奖补资金,用于设备升级和产能扩张。”
区位优势同样突出。韶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北门户,冷链物流与高速公路网络覆盖珠三角核心城市,运输时效显著提升。曲江食品产业集群效应持续增强,金光食品、娃哈哈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嘉友与上下游企业共享冷链仓储、包装印刷等配套资源,预计2025年协同降本可达8%,韶关生产基地预计将承担母公司90%的产能。
韶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婕 摄影记者 实习生 刘俞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