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漫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的街头,不难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满满的中国气息:蜜雪冰城的雪王招牌和OPPO,Vivo的店面比邻而居,中国奶茶的甜香弥漫在这热带的空气里,引得当地年轻人蜂拥而至。
在这股消费热潮得背后,是中国和印尼这个东南亚国家经贸交织的冰山一角。
从街头只卖几块人民币的招牌柠檬水,再到印尼土地里的镍矿,再到雅万高铁和电池产业链,中印两国的合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推进。
让人好奇,印尼,是否正在成为继巴基斯坦之后又一个“中国的铁杆朋友”?
性价比?心价比!
据《南华早报》报道:来自中国的消费品牌成功在印尼市场开花结果。
以蜜雪冰城为例,这个在广大中国人心中的“性价比”品牌,自2020年首店落户万隆以来,已在印尼开设超过2600家门店。
其招牌产品柠檬水售价约合人民币3.7元,别看这个价格比中国国内卖的还便宜些,却让印尼当地的加盟商喜笑颜开——其毛利高达国内的1.5倍,单店月销售额最高甚至高达30多万元。
这让人不禁好奇,为何在中国卖的更便宜的产品,到了印尼海外反而能创造更高的销售利润?其诀窍就在于:
以蜜雪冰城为代表的中资品牌采用的“心价比”策略,通过大量的线上线下调研,这些出海的中资品牌直接抓住本地年轻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从而实现多快好省的精准营销。
例如,为了迎合当地客户的口味,蜜雪冰城在印尼专门推出了“榴莲椰奶冰”,让印尼年轻人赞不绝口,每天的销量超过2000杯,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爆款。
除此之外,进驻印尼的名创优品和泡泡玛特等品牌,在印尼也被视为“倍有面子”的中高端消费选择,同样的一款商品,价格甚至高于国内20%以上。
据马来西亚《星报》披露,名创优品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开设的全球最大miniso land,开业当天的销售额直接突破120万人民币,印尼消费者纷纷排队入场抢购,当地网红更是直播购物,助力火热的销售业绩更上一层楼。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中国品牌的火爆,离不开vivo,oppo等先行者打下的渠道基础。
加之印尼近3亿人口提供的庞大市场潜力,以蜜雪,ov为为代表的中资品牌才能把店面开遍印尼的大街小巷,为母公司源源不断地输送巨额利润。
双方的战略合作
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远远不止于前面提到的消费品领域。
据官媒消息,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仅2024年,双边贸易额就超过1500亿美元。
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资源开发和工业制造这两个领域,中国和印尼之间的关系远比外界认为的要深入。
比如,印尼拥有全球一半产量的红土镍矿等珍稀资源,其镍矿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近六成,中国方面看中了这一点。
在两国政府高层的协调下,中国矿业巨头——青山控股给印尼带去该国渴求的先进技术,成功帮助印尼从单纯的原料出口国,转变成为生产不锈钢和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生产大国。
这和过去西方殖民者的单向掠夺完全不同,过去十年,中国不仅在印尼的镍产业上投资140亿美元,推动印尼完成自身的产业升级,还借助印尼海量的镍矿资源,帮助稳定了自己的电池产业链,完美地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另外,中国帮助印尼修建的雅万高铁更是成为了中印尼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最好名片,自2023年10月开通以来,已安全运送旅客超过1200万人次,把雅加达和万隆两地的通行时间从3小时压缩到40分钟。
让印尼乘客纷纷惊叹:“坐中国高铁,感觉像在地上飞翔”!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和印尼之间,这种基于产业链深度融合下的经济合作,让两国关系踏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台阶.......
下一个“巴铁”?
相比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和印尼之间当前还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且达成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尼可以成为下一个巴铁。
其原因就在于关系性质的不同,原因很简单,巴铁和中国之间的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是用鲜血和考验凝结出来的。
别的不说,就在几个月前的57空战里,要不是中国出售给巴方的歼10ce战机和霹雳15系列空空导弹,面对体量远比自己庞大的印度空军,这场最新的印巴对决,真的胜负难料。
而印尼虽然在经济上和中国打得火热,但在政治以及军事上,印尼始终奉行多变平衡策略,在军事采购项目上,除了好用的中国装备外,还会采购法国“阵风”战机等其他国家装备,始终给自己留有余地,不像巴铁完全和中国单方面绑定。
更何况,相比长期稳固的中巴关系,中国和印尼之间的关系曾有断交等举动,据官媒消息,就在2025年,印尼还积极响应特朗普发出的“贸易战”信号,对中国出口钢铁加征10.47%的额外关税,双方互信基础远远不如中巴两国扎实。
可以说,印尼绝不会成为第二个“巴铁”,但鉴于现在中国和印尼两国之间火热的经济往来,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相信,中国和印尼可以携手开辟一条21世纪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新路径,为全世界树立一个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