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心理援助中心
中國的傳統家庭教育模式中,總是要求:"孩子,你要懂事,要聽話,做個乖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們失去了自然的天性,不懂得尊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唯大人權威是從,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變成一個外在很好、內心空洞的狀態。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多時候都需要在人前不斷維繫"好人"面具,一輩子都在為別人而活,卻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回報,不得不面對多種身心折磨,譬如:
01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往往為自己的原生家庭所捆綁,為家裡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操心,特別是女性,成家後有時還為家裡的父母、兄弟姐妹、親戚一直付出,卻不一定獲得對方相應的迴響和回報,做得不好有時還會被罵和指責,只有體會過的人能感受到那種能量的强大。
02人格不平等產生的屈辱感
父母並沒有將孩子當成一個人格獨立的個體,而是自己的附屬品,在這種尊卑高下分明的關係模式中,孩子內心的屈辱感和自卑感會日積月累的新增,父母越權威越强大,越壓制孩子人格的健康發展,將孩子的自主自發能力剝奪,導致孩子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只是一個聽話的傀儡。
03失去感受和思考能力
聽話懂事的教育模式,讓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表達,久而久之形成了慣用的應對模式,不尊重自己內在的感受,將別人的事情當成最大的事情,自己的身體和情緒不當回事,很多時候把自己累得要死,卻沒有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04負性情緒壓抑越來越多
因為不能辯駁,無法反抗,內在的憤怒、恨、痛苦等情緒越積越多,又必須維繫聽話懂事的面具,導致內外失衡,明明不想做,不想聽,卻不得不去做。
05以情緒爆發的管道表達
聽話懂事的孩子會用討好的管道處理人際關係,時間久了,當自身的狀態到極限後,內在的負面情緒壓抑不住時,會通過極端的歇斯底里的管道來爆發,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情緒爆發完後又很自責和後悔,更加用低下討好的管道來彌補,形成一個情緒積累和釋放的迴圈表達模式。
06沒有主見,過分在意他人的評估
因為從小被剝奪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人格不能獨立,失去了對人生的掌控力,有時都不能為自己選擇,買個衣服都要問下別人的意見,依附在他人的認可和評價體系上,這樣會引起個體內在的强大衝突衝突,一邊自責悔恨,一邊依附遵從,對他人的話語非常在意,導致內耗嚴重。
07軀體化疾病表達內在衝突
因為長期壓抑累積的情緒能量,如憤怒、恐懼、攻擊性、思慮過多、性壓抑、屈辱、羞愧等等,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和感受,這些能量最後會轉化成為軀體疾病。最後通過自殘和自我折磨的管道懲罰自己,一點點的消耗自己的生命。
其實,玩和遊戲本就是孩子的天性。
父母應該陪伴著孩子成長,而不是將孩子塑造成一個聽話懂事的機器人。讓孩子的自我得到空間長大,自動自發的面對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愛。
24公益心理熱線
0351-756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