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這番囉嗦有兩個契機,其一10 月10 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圈內各大山頭都開展如火如荼的科普活動,朋友圈裏又能看到"心理諮詢的春天來了"這類不談也罷的雞血文;二是上個月我剛結束了今年度在"諮詢師之家"平臺上的十次督導,今年和往年不一樣,督導頁面有"總結收穫"一欄。自從發現後我也每次都去挑著看看。碰到看懂了我那些示範而沒有明說的部分被人發現,這是一件得意的事情,倘若被人誤解,雖然這誤解並不是什麼緊要的事情,但統一回復一下還是比較好。
比如說,參與的某比特營員在即時討論中留言說"張老師頭髮燙了染顏色了",這本來是件無需解釋的事情,因為他並不知道我頭髮本來就是咖啡色自來卷。但過一會兒我又看到,"沒准這跟今天彙報的案例有關……",我就覺得心裡有點內個啥了。
由於不知道我今天有多少時間敲字兒,所以我撿要點說說,總體上可能不像一篇正式的文章,請見諒。
有關"意象對話",我真沒有學過,一個小時也沒有。如果把我和朱建軍老師無論見面還是網上的互懟砸掛排除在外的話。所以,究竟意象對話臨床上是如何操作的,其實我是糊塗的。諮詢和督導中,我的確非常重視意象,尤其是來訪者的自發性意象。這部分的來源一來是對比昂"網格圖"的C 行的重視,二來是榮格的"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 )的運用。如果意象對話科技也繼承自積極想像的話,那手法上的類似之處就不難理解了。順便再強調一下,這番話絕對不是在評估意象對話療法啊!
其二是"敘事療法",我在十年前有過一篇"敘事精神分析與大自在"的即興演講文。可那時我還不知道"敘事療法",近幾年我翻了幾本敘事療法的書籍,同搞敘事的同道茶餘飯後聊了聊。總體而言,旨趣不同,我的"敘事"的理論來源為"哲學解釋學",涉及的人物是海德格爾、伽達默爾、保羅利科等人,而且我把佛洛德創立的體系視為"症狀解釋學",幾年前在武漢中美班的晚間講座中曾經以"從症狀解釋學到生命解釋學"為題總結過自己這方面的思考,近期我的興趣在於借鑒猶太人的釋經傳統來豐富症狀解釋學。
其三,有關"後現代"。我不是後現代陣營的諮詢師,對後現代哲總體而言持保留的態度,嚴格來說自己認同為"前古典陣營",在下一個古典時代來臨之前的暗夜裡漫遊的薩滿。因為這層緣起,我順便翻了翻後現代療法陣營裏其他的取向,例如焦點解决療法和合作取向療法。就現時而言,個人最為認同合作取向,相關的書我都買了。大家如果留意的話,公開督導時,我也儘量努力滲透這種態度,雖然我不覺得自己做的够理想。
其四,資源取向。有關這一點,本人既同意也有所保留。作為先天的"道家",倫理和審美的最高歸處都是"樸",儘量不要做作,儘量不要刻意,儘量按天道行事。一個來仿者能來,這本身就是"資源",赤裸裸的資源。所以只要看見"病"的時候別忘了"人",資源就是赤裸裸活生生的。所以,如果你覺得本人是資源取向,如果與我剛剛這幾句深度共鳴,那咱們就是隔空知己。科技層面上就是自然而然的,如果刻意找資源,刻意把悲慘的事情重新改寫,這就不是我所理解的資源取向了。
澄清了以上四點,接下來我用六點來說說我到底對心理諮詢與治療持有何種見地。公眾號之前已經發表過的觀點,例如"以愛待苦""病瑜伽"我就不再重提了,不忙的話往前翻翻。
其一:動力取向。包含了全部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學,一部分家庭動力學和團體動力學。動力學是本人的基本盤,由於我沒有效忠某個學派的壓力,所以基本上在能力範圍內兼收並蓄。基本盤中的基本盤是Freud-Abraham-Klein-Bion 這一支,所得傳承最為完整,文獻閱讀最多。近些年來,可能由於我也近不惑之年,對榮格的理解和運用逐漸加深,在我看來佛洛德傳統和榮格傳統是很好的相互配重,彼此能够緩衝對方的不足,偏居其一是莫大的遺憾。
其二:經驗取向。"體驗經歷而未曾經驗的存在"是我的臨床口頭禪之一了。經驗取向和動力取向從我的老師吳和鳴教授那裡就已經合併了。從見地上來說,經驗取向的重要理論源頭現象學,其開山祖師胡塞爾和佛洛德其實是同門,二者同屬"布倫納諾傳統"。我這裡的經驗取向,包含了全部的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二分之一的完形療法、二分之一的心理劇療法和二分之一的埃裡克森催眠(之所以是二分之一,除了本人學藝不精之外,也有不甚接納這三種療法中在我看來稍顯"刻意"的成分,我的理解是與創始人本人的病理性有關,但我不敢野蠻分析),薩提亞體系和表達藝術性治療。基本盤中的基本盤是"聚焦",創始人本人也是哲學家,我對他的見地天然親切。
其三:系統取向。我决定中國人是天生的系統取向者,陰陽五行是非常早熟的系統論,直到今天仍然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我的本科是生物學,生物系統的特點就是"一切都是系統",小到一個單細胞,大到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無一不是普遍聯系相互影響。但持有系統的見地是一回事,活用在臨床實踐中是另一回事。我自己從事家庭治療比個別治療要晚一點,是來深圳之後的事情,所以還是邊學習邊滲透。
其四:文化取向,本人高度重視文化的致病性和治病性。這部分重視,也與我遷居深圳有關。單是一個都市,文化多樣性就很豐富。如果不具有這方面的敏感性,便會誤解或忽視來訪者的痛苦。執業日久,文化與生物源性在精神病理學中的比重越高,但這個話題恕我不能多說了,一來是容易"ZZ 不正確",二來是"說了也沒用"。
其五:批判取向,此處的批判不是那種對抗性的責備或者評估,而是接近於康德意義上的批判,意在"為事物確立邊界"。每個真理都有其為真的條件,大多數人忽視這一點,帶來無謂的爭論。尤其是在團體治療含家庭治療中,協助成員逐步樹立這種批判意識,既是見地,也是手法。
其六:綜合取向,多年前我那篇"心理治療的共同因素"的最後一個因素,如今我重提綜合,不忘初心。此處的綜合,既指見地的綜合,也指手法的綜合,而不可忽視的是諮詢師個人的綜合。我自己作為病人被分析已經超過十年了,這是場美妙的旅程。另,個人認為,綜合的前提是,至少精通一個流派。把桌子上一堆飯菜倒到一個桶裏不叫綜合,蘿蔔絲切的比指頭粗的,你就別信他綜合了八大菜系了的鬼話了。
以上,加起來十條。雖然感覺沒有說透,但也只能先如此了。本為澄清誤解而寫,希望不至於引起新的誤解。贊成了你就轉發一下,不贊成直接關了就行。
來源:張沛超心性工作室
作者:張沛超
課程連結:張沛超精神分析本土化"易心八法"綜合式兒童遊戲心理諮詢系統培訓專案
近期課程(點擊可查看詳情)
九州心理地面課程總表(2021年8月更新)
【常年招生】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專案招生簡章
【2021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家庭教育指導師認證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婚姻家庭諮詢指導師培訓
僅999,大伽彙集,震撼開啟!春蕾計畫【家庭教育指導師·智慧父母培養計畫】
蔡仲淮國際催眠治療師認證(成都10月,長沙11月)
麗江站玉龍雪山脚下|郭海峰五日止語靜修營第3期
大理蒼山脚下|郭海峰五日正念止語靜修營
金天博士人本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工作坊(10.29-31)
徐鈞自體心理學長程系統連續培訓(廣州深圳長沙)
羅家永心理拓展實操科技中高級班(11、12月)
薛偉專業雙享班3+3天(11.12-14)
李晋偉性諮詢實務與技能班(11.26-28)
魏廣東沙盤遊戲治療中級班(12月10-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