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形式障礙的表現可以分以下形式。 p>
思維奔逸:又稱觀念飄忽,指聯想速度加快、數量增多、內容豐富生動。 患者表現健談,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出口成章,訴述腦子反應快,特別靈活,好像機器加了"潤滑油",思維敏捷,概念一個接一個地不斷湧現出來。 說話增多,語速加快,說話的主題極易隨環境而改變(隨境轉移),也可有音韻聯想(音聯),或字意聯想(意聯)。 多見於躁狂症。 p>
思維遲緩:即聯想抑制,聯想速度减慢、數量的减少和困難。 患者表現言語緩慢、語量减少,語聲甚低,反應遲緩。 患者自覺腦子變笨,反應慢,思考問題困難。 患者感到"腦子不靈了"、"腦子遲鈍了",多見於抑鬱症。 p>
思維貧乏:指聯想數量減少,概念與詞彙貧乏。 患者體驗到腦子空洞無物,沒有什麼東西可想。 表現為沉默少語,談話言語空洞單調或詞窮名短,回答簡單。 嚴重的患者也可以什麼問題都回答不知道。 見於精神分裂症、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發育遲滯。 p>
思維散漫:指思維的目的性、連貫性和邏輯性障礙。 患者思維活動表現為聯想鬆弛,內容散漫,缺乏主題,一個問題與另一個問題之間缺乏聯系。 說話東拉西扯,以致別人弄不懂要闡述的是什麼主題思想。 對問話的回答不切題,以致檢查者感到交談困難。 p>
思維破裂:指概念之間聯想斷裂,建立聯想的各種概念內容之間缺乏內在聯系。 表現為患者的言語或書寫內容有結構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關,變成語句堆積,整段內容令人不能理解。 嚴重時,言語支離破碎,個別語句之間也缺乏聯系,成了語詞雜拌,多見於精神分裂症。 如在意識障礙背景下出現的語詞雜拌,稱之為思維不連貫。 例如:"雞在叫,人生,人生,我是周老爺(病人姓周),寶蓮燈,保養身體……
病理性贅述:指思維活動停滯不前迂回曲折,聯想枝節過多,做不必要的過分詳盡的累贅的描述,無法使他講得扼要一點,一定要按他原來的管道講完。見於癲癇、腦器質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礙。
思維中斷:又稱思維阻滯。患者無意識障礙,又無外界干擾等原因,思維過程突然出現中斷。表現為患者說話時突然停頓,片刻之後又重新說話,但所說內容不是原來的話題。若患者有當時的思維被某種外力抽走的感覺,則稱作思維被奪,兩症狀均為診斷精神分 裂症的重要症狀。
思維插入:指患者感到有某種思想不是屬於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是別人强行塞入其腦中。若患者體驗到強制性地湧現大量無現實意義的聯想,稱為強制性思維。兩症狀往往突然出現,迅速消失。
思維化聲:患者思考時體驗到自己的思想同時變成了言語聲,自己和他人均能聽到。多見於精神分裂症。
思維擴散:患者體驗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現,即盡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與人共亯,毫無隱私而言,為思維擴散。如果患者認為自己的思想是通過廣播而擴散出去,為思維被廣播。上述亦為診斷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狀。
象徵性思維:屬於概念轉換,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經患者解釋,旁人無法理解。如某患者經常反穿衣服,以表示自己為"表裡合一、心地坦白",常見於精神分裂症。
語詞新作:指概念的融合、濃縮以及無關概念的拼凑。患者自創一些新的符號、圖形、文字或語言並賦予特殊的概念。如"%"代表離婚。多見於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邏輯倒錯性思維:主要特點為推理缺乏邏輯性,既無前提也無根據,或因果倒置,推理離奇古怪不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