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心是孤独的猎手
怎么形容养儿育女的感觉?
前一分钟,你的步伐非常缓慢,因为幼儿的小腿只能迈出很小的步子。
老友记中大家在Ben出生时感叹
(图源网络,侵删)
接着,你和孩子会以同样的速度前进一段时间。
之后,孩子会超越你,你需要跑步才能跟上他。
最后一段是最长的一段,那也是之前投注那么多时间、关怀、体恤、尊重、关爱的意义所在。孩子可以从安全的依附关系中获益,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有能力知道自己的感受,因此可以找到生活中想要的以及需要的。而你,可以看到孩子展翅高飞去追寻他们想要的生活。(节选自菲利帕·佩里的著作《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一千对父母,就有一千种教养方式(或者至少一千种教养方式)。
有的孩子可能会遇到 「隐秘的角落」里"周春红给你喝牛奶"式的父母,一杯牛奶不管烫还是不烫都要喝完,喝完父母还管擦嘴角;
(图源网络,侵删)
有的孩子可能会遇到 「大江大河」中雷东宝母亲式的父母,将对家庭的控制权看得无比重要,什么都想管一管,找对象管,不找对象也管;
有的孩子还可能会遇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用遥控器控制孩子人生的父母。
这些都是对孩子控制欲很强的父母,而且这种过度教养实质上是对孩子的回应和要求的不平衡 。直升机教养就是其中一种[1]。
盘旋不停:直升机教养方式
直升机教养(helicopter parenting)是父母对刚进入成年期的青少年(emerging adult,一般是18~25 岁)采取的一种教养方式[2]。具体表现为,父母给孩子过度的支持,较多地控制其行为,并且不能给予孩子适合其年龄的自主权。
(图源网络,侵删)
在这种教养方式中,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上空,随时准备替他们做出决定和承担责任[3]。
大部分教养模型包括三个要素:对于子女的支持、行为控制、自主权给予,按照这种要素来看直升机教养,它实际上属于高温暖(支持)、高控制、低自主权给予的教养行为[2,4]。
采用直升机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很敏感并且会及时作出反应(高温暖),但是父母的控制欲也很强(高控制),给予孩子的自主权很低,对子女采取行为控制并且过度限制其自主权[2,4]。
这种过度教养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过度关注孩子的身高、体重等外在表现,忽视心理、性格等内在发展;过度关注某项技能,忽视多方面、全方位的培养;过度关注若干年后孩子的成就,忽视当下快乐的童年[1,5]。
我们无法得知直升机何时降落,就像我们很难摆脱直升机教养方式的影响,这也是我们想了解直升机教养方式的原因。
直升机教养的特别之处
//与粗暴教育的区别
粗暴养育包括粗暴行为、粗暴情感和粗暴态度三个方面,粗暴养育的特征既有冲子女吼叫、殴打等外显的暴力攻击行为,而且还包括忽视、反对、拒绝和威胁子女等内在情绪态度[7]。
孩子在粗暴教养中体会到较多的控制感,较少的情感温暖和需求满足,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在直升机教养中,父母却随时准备为孩子做决定和解决问题,虽有较多的控制,但富有情感投入和无条件的需求满足[2]。
//与「小皇帝教育」和「虎妈教育」的区别
小皇帝教育的父母会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享受,对孩子要求少,纵容孩子。虎妈教育则逼迫孩子追求非凡成就,严格控制子女以培养子女的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2]。
直升机教养和虎妈教育一样,基于父母对孩子成功的过度渴望、对孩子的学业/事业的较高期待,但通常会对孩子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和充足的支持[2]。
油管博主TwoSetViolin一期cos典型东亚妈妈监督孩子练琴时必须要打开房间门,期间还会端上水果(图源网络,侵删)
哪些因素会让父母选择直升机教养?
//1.父母因素
调节焦点理论认为,个体有防御和提升两种调节焦点,前者关注预防风险和规避损失,而后者追求进步、发展和成就。
越重视预防(防御焦点)的父母越可能采取直升机教养方式,他们倾向于帮助子女避免生活中的困难,因此会更多地介入子女的生活[2,8]。
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妈妈要求茜茜吃有机蔬菜
(图源网络,侵删)
//2.社会文化
集体主义文化提倡代际间的相互依赖和指导,个人主义文化通常更重视子女的独立性和隐私。相比在提倡独立的环境中,直升机教养可能在重视相互依赖的文化环境中更为常见[2]。
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中,直升机教养除了具有过度介入或过度保护、限制自主权和善意这三个主要特征外,还具有严厉、 过度控制等专制型父母教养的典型特征,这可能与亚洲文化中的孝道和服从父母的权威有关[9]。
直升机教养方式的影响
个人的健康适应和社会功能涉及人类三种与生俱来的需求[2],即自主需求(个体有意志决定自己做什么以及如何做),能力需求(确定自己可以做什么)和联结需求(主动与其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具体来说,直升机教养会影响子女以下方面的发展:
//1.学业适应
父母的直升机教养与子女的学业拖延存在显著正相关,直升机教养程度越高,子女的学业拖延程度越严重[11]。这可能与直升机教养损害子女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主动性有关[2]。
直升机教养下的大学生往往具有更严重的情绪问题和更差的学业适应能力,他们也更容易采取回避型、非理性的决策风格[11]。
比如关于自己大学到底读什么专业,毕业后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面对这样的决策,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既不能独立地作出决策,也无法最终作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图源网络,侵删)
直升机教养水平高的孩子在学习上倾向于追求完美,重视学习表现和恐惧失败,这种非适应的学习动机会对学业成绩产生负面的影响[12]。
//2.人际交往
直升机教养程度高的子女在与他人交往时会表现出更高的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性。他们在面对社交情境时往往手足无措,对社交产生恐惧、不愿面对的心理,在人际关系的经营上可能也会过于敏感。
不仅如此,直升机教养还会降低子女的同伴依恋,使他们难以相信同伴,并且感觉自己与同伴的关系疏离[2]。
此外,子女的直升机教养程度越高,他们就越不喜欢与父母进行互动交流[12]。直升机教养对子女人际交往上的负面影响可能与这种教养方式阻碍子女的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关[13]。
结语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有这样的一句话:孩子以及所有的人需要的,是爱加上界限,而不是只能二选一。
父母可以给孩子能呼吸的爱而不是透不过气的令人窒息的爱,更不是时时盘旋空中的爱,让爱落地,才能让爱生根发芽,繁茂延展。
投票
"
学堂君
学堂君曾看过一个心理访谈节目,小孩为了反抗父母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呆在家不上学。主持人想要劝解他,问:《西游记》里有个情节,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给他画了一个圈,你觉得这是保护还是控制呢?小孩想了下说:是控制,如果是保护,那应该画一个更大的圈。
保护与控制的区别,在于被保护的人是否感到自在。泰戈尔的《飞鸟集》中写道: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希望大家都能拥有这样的爱、也能给予这样的爱❤️
向上滑动阅览参考文献:
[1] 杜宜展, 付鑫. (2021). 亲子关系中的过度教养探析. 教育导刊, (1), 75-80.
[2] 夏宇娟,孔繁昌. (2021). 直升机教养的内涵、影响和后效.心理科学,44(3), 612-618.
[3] LeMoyne, T., & Buchanan, T. (2011). Does "hovering" matter? Helicopter parenting and its effect on well-being. Sociological Spectrum, 31(4), 399-418.
[4] Padilla-Walker, L. M., & Nelson, L. J. (2012). Black hawk down?: Establishing helicopter parenting as a distinct construct from other forms of parental control during emerging adulthood.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5(5), 1177-1190.
[5] 古丽孜娜. (2009). 亲子关系中过度亲职的危害与对策. 当代教育论坛: 学科教育研究, 6, 65-66.
[6] Calafat, A., García, F., Juan, M., Becoña, E., & Fernández-Hermida, J. R. (2014). Which parenting style is more protective against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Evidence within the European context.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138, 185-192.
[7] 祁迪, 林悦, 刘勤学.(2020)."打"出来的手机成瘾? 父母粗暴养育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6),677-685.
[8] Rousseau, S., & Scharf, M. (2017). Why people helicopter parent? An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study of maternal and paternal prevention/promotion focus and interpersonal/self-regre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5(7), 919-935.
[9] Kwon, K.-A., Yoo, G., & De Gagne, J. C. (2017). Does culture matter? A qualitative inquiry of helicopter parenting in Kore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6(7), 1979-1990.
[10] Hong, J.-C., Hwang, M.-Y., Kuo, Y.-C., & Hsu, W.-Y. (2015). Parental monitoring and helicopter parenting relevant to vocational student’s procrastination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 139-146.
[11] Luebbe, Mancini, K. J., Kiel, E. J., Spangler, B. R., Semlak, J. L., & Fussner, L. M. (2018). Dimensionality of helicopter parenting and relations to emotional, decision-making, and academic functioning in emerging adults. Assessment (Odessa, Fla.), 25(7), 841-857.
[12] Schiffrin, H. H., & Liss, M. (2017). The effects of helicopter parenting on academ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6(5), 1472-1480.
[13] Darlow, V., Norvilitis, J. M., & Schuetze, P. (201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pter parenting and adjustment to college.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6(8), 2291-2298.
作者 | 心是孤独的猎手
编辑 | 咕噜咕噜
美编 | Zene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欲擒故纵 | NTR| 男子汉 | 择偶 | 分手
心理绘画 | 心理人 | MBTI | 心理咨询
家暴| 出柜 | 吵架| 童年 | 生育
同性恋 | 抑郁症 | 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