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是中國飯桌上最為常見的主食。大米其實也分為好壞的,質量比較好的大米做出的米飯比較白淨,並且會散發出一股米香,吃起來口感也會比較飽滿柔軟。很多家庭在挑選大米上,都會挑選價格比較高的大米,認為價格貴些的大米口感和質量上會比較好。這樣做就真的可以吃到好吃的大米嗎?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挑選大米的方法,其中有個方法最為簡單,只要看到米袋上有這兩個字就可以購入了!
買米時專挑"貴"的?大錯特錯!看米袋上有沒有這2字是"關鍵"。
第一個方法,觀察大米的硬度。大米的硬度代表著大米含有多少的蛋白質。大米的硬度越强,代表和它自身含有的蛋白質含量就比較高。這裡給大家總結三個關於大米硬度的小知識:新米的硬度會比陳米的硬度要硬;水分少較少的大米硬度比水分多的大米要硬;晚米的硬度比早米要硬。
第二個方法:觀察大米的腹白。通常大米顆粒的腹部都會有一塊不透明的白斑,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代表著什麼。其實大米的的中心部位白斑被稱為心白,白斑的外面被稱為外白。通過看大米的心白和外白,可以判斷出大米的質量。外白比較大的大米,代表著大米的成熟度不是很高,可以儘量挑選心白面積較多的大米。
第三個方法:看黃粒。大米變黃是一種常見現象,是因為大米和某些營養成分發生了化學反應。有黃粒的大米吃起來的口感比較差。在日常挑選大米的時候,可以看看袋中大米的黃粒數量多不多,如果黃粒數量比較多,代表著這袋米的質量不是很好。另外,發現大米中混合著青粒的代表著大米的質量很差。
第四個方法:觀察大米袋子是否有GB標準。GB這兩個字是象徵著國家機構準予發佈,代表著大米的質量是合格的,象徵著"安全"。不會分辨大米好壞的人,可以通過觀察大米的包裝袋子上是否有GB這兩個字,如果有,那就是國家準予的合格大米,吃起來也會比較安心。
第五個方法:觀察大米是否有爆腰。大米的爆腰現象是指大米在乾燥的環境中發生即熱,從而大米自身內外失去了平衡結構。這樣的大米營養價值很低,外爛裏生,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米粒上可以看到一條或者是多條的裂紋,這樣的大米就不要購買了。